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包为民院士、宋征宇院士曾为本刊创刊30周年时提供专稿文章,将自已在多年航天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设想等和读者分享。今年,宋院士又为我们带来了"考虑成本效率的航天运输系统研制"。他通过分析总结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的航天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行了探讨。本刊特设"专稿"栏目,为在航天控制领域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平台,利用他们的学术创新带头示范作用和科研实践经验总结指导,从控制系统各领域基础理论延伸到工程试验可靠性操作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航天控制》2013,31(2):3
本期刊登了2篇专稿,1篇是包为民院士写的"对航天器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另1篇是宋征宇院士写的"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航天控制系统综合技术",后一篇作者已在上期进行了介绍,本期将介绍包为民院士。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航天控制》2013,(1):1
<正>《航天控制》创刊于1983年,迄今已整整30周年。在创刊30周年之际,为给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本刊将不定期邀请航天控制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专稿,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推动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本期我们邀请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副总师宋征宇撰写的《从准确、精确到精益求精——载人航天推动运载火箭制导方法的发展》一文。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拟于11月12日-13日在北京(暂定)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年会将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有关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等相关领域。两院院士、航天及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将就航天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梁思礼是我国著名近代学者梁启超之子,是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宇航联副主席,中国航天部总工程师。他是我国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是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刊编辑部最近就信息时代与制造业、航天技术与制造技术等问题走访了梁思礼院士,梁老的看法颇有见地,现将梁老的谈话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航天器环境工程》编辑部一行于3月10日拜访了曾参与该项工作的的戚发轫院士。82岁的戚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深情地回忆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始末,并对后来的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过戚院士本人校对,其中"编"为本刊编辑,"戚"为戚发轫院士。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总会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王希季院士。王院士是我国空间技术与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主持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工作。1975年,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更好地宣传和引导航天标准化工作,促进各单位在航天标准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总结《航天标准化》期刊2009年以来的编辑出版与通讯工作,交流航天标准化宣传及通讯工作经验,本刊于2012年4月20日至22日在厦门组织召开了《航天标准化》理事会会议暨第13届通讯工作会议,并举办了国际标准化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9.
正2月8日,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的以"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想"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和中科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院士专家们共聚一堂,就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航天元器件的质量与管理水平决定着航天型号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为加速我国航天元器件和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为未来航天型号用元器件的跨越式发展出谋划策,将设立航天元器件发展论坛,本论坛为高层论坛,将邀请重要领导和知名院士/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8日,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祖国不会忘记——献给共和国的脊梁们》大型画册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了首发仪式。该画册是"群星灿烂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献礼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的重要作品。画册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已故的、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和航天领域的院士的风采;记录和宣传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15,(4):489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同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3,(3):47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活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于年会期间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龙乐豪同志是我国优秀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参加和主持过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期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引下,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最近,《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我国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等为题,走访了龙乐豪院士。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87年创刊,航天信息中心主办,以成为中外航天界进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宗旨。主要栏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系统与技术、空间探测、导弹及其它武器系统等。网址:www.spacechina.com。《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1988年创刊,航天信息中心主办,跟踪报道军民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和市场热点。主要栏目:专稿、业界动态、航天与航空、船艇、汽车与车辆、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企业访谈、经典案例等。网址:www.chinatoptech.com。《航天工业管理》:1983年创刊,航天信息中心主办,介绍国内外国防科技工业科…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2,(1):10-11
2011年11月22日,“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在这项活动中,航天领域院士专家走进各地大中小学校进行百余场科普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空间探测"、"载人航天"、"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科普园  相似文献   

19.
正质量是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命线,计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坚强基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曾在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的讲话中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航天计量检测技术是航天企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航天型号发展的重要支撑。计量检测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工艺技术进步、工艺流程再造和质量体系的提升。航天的质量控制理念是"万无一失",航天的质量控制模式是"百分百受控、百分百检测",  相似文献   

20.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航天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专家在航天标准化工作中的技术咨询和把关作用,国防科工局批准成立了航天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月17日,标技委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国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标准化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包为民院士作为标技委主任委员主持会议,科工局杨洋副处长宣读了标技委成立文件和标技委委员名单。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