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DS-B(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是基于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控技术。ADS-B系统应用于无雷达地区的远程运行监视,与传统的雷达监视技术相比,ADS-B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精度误差小,监视能力强等明  相似文献   

2.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如在无雷达覆盖地区提供ATC监视,机场场面监视及未来空一空监视等应用服务。中国西部地区地势情况复杂,不可能用传统的一二次雷达对整个区域进行覆盖。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对空管监视能力及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ADS-B技术在中国民航未来空管监视系统中的地位将越发重要。下面将首先介绍三种ADS-B技术,随后介绍基于1090ES的ADS-B在成都九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引言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空管监视技术,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ADS-B确定为未来空管监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民航局空管局也大力推动ADS-B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并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航天器数据监视需求的分析,指出了智能监视是航天器数据监视的必然趋势,并对航天器数据智能监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航天器数据智能监视系统(SDIMS)方案。  相似文献   

5.
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Wide Area Airborne Surveillance, WAAS)系统因其良好的隐蔽性和动态监视的实时性、持久性及大面积覆盖,已成为情报监视侦察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文章结合典型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系统(如自动实时地面全部署侦察成像系统 ARGUS-IS)的特点,从光电传感器设计、数据传输与信息处理等方面阐述被动成像WAAS的系统特点及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分析了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实现方式、海量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智能分析等制约被动成像WAAS性能的瓶颈技术,为被动成像WAAS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ADS-B介绍ADS(自动相关监视)的基本原理是飞机(航空器)通过数据链自动发送和接收机载设备所提取的监控信息,如识别位置(高度、经纬度)、速度及意向信息等。最初,"ADS-协议(ADS-C)"技术非常引人注目,它通过地址点对点的数据交换使飞机与地面使用  相似文献   

7.
卫星遥测数据通常有2种手段获得,一种是卫星经过地面测控站下传的实时遥测和延时遥测;另一种手段是通过数传分系统下传的全球遥测。全球遥测作为监视卫星载荷健康状态的主要手段,存在数据量大、文件数量较多、人工处理和判读工作量大等问题。针对该情况,提出准实时在轨健康监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具备遥测源码定时获取、有效载荷遥测数据提取和解析、遥测数据存储、遥测数据自动判读和特征统计、超限报警、曲线显示和数据输出等功能,可对卫星有效载荷的健康状态进行准实时、自动化的监视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ADS-B系统的应用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即航空器自动广播由机载导航设备和GPS定位系统生成的精确定位信息,地面设备和其他航空器通过航空数据链接收此信息,飞机以及地面系统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空对空、空对地以及地面的一体化协同监视。ADS—B的精度和数据更新率比雷达高,除高度和速度信息外,ADS—B还提供经纬度和飞行意向等信息,尤其适合于西南地区的山区、高原、边远机场等不宜建设雷达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ADS-B在美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先行者之一。继1991年,瑞典首次成功利用飞行座舱显示器(CDTI)演示ADS-B功能之后,美国从1992年就开始在芝加哥的O’Hare机场开展ADS-B技术的早期应用研究。进入21世纪,美国首先在阿拉斯加地区通用航空飞机上推广应用ADS-B技术。2002年,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终于出台了ADS-B数据链发展政策以及支持ADS-B技术发展的规划蓝图。一、美国的AD S-B技术发展规划(一)近期规划:(2002年—2006年)(1)定义ADS-B最初发展阶段的国内技术系统底层结构;(2)允许“袖珍型”(不具备上行广播…  相似文献   

10.
一、空管监视系统空管监视系统一般包括空管自动化系统以及航管一、二次雷达和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国际民航组织(ICAO)明确提出新航行系统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1995年1月,  相似文献   

11.
海外同行     
又有6家航空公司加入EUROCONTROL的ADS-B实验近日,法国航空、地中海航空、意大利Air One航空、土耳其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和德国大众航空已经加入了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先驱航空计划。该计划是由EUROCONTROL于2006年发起的,  相似文献   

12.
ADS-B技术作为新兴的监视手段在新航行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多种数据链路并存但又互不兼容,而形成极大的"信息壁垒",成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三种不同体制、不同标准且又互不兼容的数据链路技术共存,已严重影响基于航空器之间的空空监视效果,制约着空管飞行流量和飞行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将ADS-B技术用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可以在无法部署航管雷达的大陆地区为航空器提供优于雷达间隔标准的类雷达管制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测信息自动监视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卫星遥测信息主要依靠人工监视处理的现状,为及时准确地判断卫星运行状态,文章提出了遥测信息自动监视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卫星运行控制计划,进行遥测仿真,通过遥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分类比较,实现卫星状态自动预警、报警,生成遥测监视报告。  相似文献   

14.
ADS-B数据链应用技术的综合评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采用全向广播方式,主要采用空对空报告,供空对空自我相互监视,起到了延伸驾驶员"肉眼视程"的作用,有利于实施"见到后避让"原则。近年来,国外多次试验表明其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通过美国发射的典型技术试验卫星和空间监视装备总结出抵近详查卫星、广域监视卫星、子母卫星3个天基空间监视系统发展的方向。详细介绍了典型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SBSS)、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空间增强型同步轨道实验平台卫星(EAGLE)、快速在轨空间技术和评估环(ROOSTER)。阐述了4种先进空间监视系统的基本信息、任务需求及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德国陆军启用了首个卫星监视系统——卢皮(SAR-Lupe)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监视系统。该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由5颗卫星组成,卫星质量770 kg,外形尺寸为4 m×3 m×2 m,功率250 W,设计寿命10年,采用肼推力器。卫星可提供分辨率0.5 m图像,星上存储器可储存10幅SAR图像数据。该系统能进行多角度监视,具有穿透云层和夜间监视的能力。该系统于2008年夏季开始运行。2008年12月4日,制造商OHB系统公司正式向德国陆军交付了卢皮系统。该系统的地面站设在Grafschaft。据介绍,从卫星到达指定位置上空到图像编辑完成,只需10 h即可获得任意地区的监视图像。卢皮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未来德国将不再需要依赖美国提供数据信息。德国可与法国共享由太阳神Ⅱ军用卫星提供的日间图像数据信息。(肖择)德启用卢皮(SAR-Lupe)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监视系统@肖择  相似文献   

17.
近日,曼彻斯特机场集团选择Era公司生产的MSS系统给英国东美兰机场。MSS是Era的广域多边定位和ADS-B监视解决方案,它不仅将对机场的环境管理程序提供增强的监视信息,还能通过扩展配置使该系统支持包括机场场面和进近区域的空中交通管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运输的力学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地监测及分析航天器运输过程中的力学环境,提出了使用移动数据记录仪实现数据的本地自动采集和存储方法,可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自动批处理进行参数的时域及频域分析,分析后结果可直接反映与力学环境要求指标的符合性;另外,可将采集的GPS信号与力学数据匹配进行多维分析,以指导后续航天器同路线的运输。  相似文献   

19.
在轨卫星综合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卫星在轨相关数据(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查询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管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分类处理的方法,即利用遥测数据变化缓慢的特点采取变化存储的方法,压缩遥测数据的存储量,同时图形查询遥测数据时使用特征值提取算法快速完整地绘制遥测曲线;对于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采用数据类型描述的方式实现多类型数据的统一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类型扩展困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卫星在轨综合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20.
海上侦察与监视是夺取海战场信息优势,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敌制胜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未来海战对海上侦察监视系统的挑战和要求,提出加强海上侦察监视系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