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准国际化是助推中国航天国际化发展战略转型重要途径。针对航天器声试验技术成果,通过积极推动其向国际标准转化,最终使其立项并成为ISO 19924《空间系统——声试验》的国际标准。该标准是在航天器环境试验领域首个由中国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文章将介绍声试验技术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的过程和方法,以分享经验,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9月,我国新增两项ISO立项标准ISO 24411 《航天系统—微振动试验》和ISO 24412 《航天系统—热真空环境试验》。截至目前,我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ISO/TC20/SC14)共22项,其中12项已发布标准见表1, 10项在研标准见表2。  相似文献   

3.
ISO 21494《航天系统——磁试验》规定了实施系统级和分系统级航天器以及航天器部组件磁试验的方法。该标准的发布对于增强我国在航天系统环境试验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ISO航天标准的概况,ISO 21494标准的制定背景,总结了有关航天技术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的过程和标准编制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主导或参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4,(10):5-5
日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提出并起草的《空间系统——声试验》国际标准提案,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SC14技术委员会各成员国广泛支持,以高票被批准为新国际标准项目,并正式立项。这实现了该院在ISO技术类国际标准制订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SO/TC20/SC14第四工作组拟制定的《材料辐射试验的空间环境模拟》系列国际标准的总体思路,概述了空间环境因素模拟项目的确定要求和对应模拟的参数、标准的制定步骤以及俄罗斯对编制该标准内容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声振响应预示时完整考虑空间相关的声场载荷施加方法,并基于MSC.Nastran软件进行算法研究及二次开发,编制形成软件并预示航天飞行器噪声试验声振响应;预示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解决了传统中高频响应预示方法不能给出局部结构振动响应的问题,为航天飞行器力学环境预示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冯铁惠 《航天标准化》2011,(3):39-40,43
简要介绍2010年ISO发布的有关空间系统风险评估、空间材料、空间碎片减缓、运载试验、卫星处置以及项目管理等12项国际航天标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空间材料安全性及相容性系列国际标准的概况,分别介绍了ISO14624系列国际标准及标准草案的适用范围及方法原理、试验所需硬件等,提出了将该系列国际标准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ISO/FDIS 14 3 0 0 1《空间系统 项目管理 第一部分 :项目结构》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内容 ,强调了项目管理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有效管理模式 ,简要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内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我国小型企业实施ISO 10012国际标准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并结合企业实际,介绍和分析了天华公司认真实施 ISO 10012,把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作为建立质量体系的突破口,制定《计量管理手册》,明确责任和权力,使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成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ISO/DIS 14622《空间系统-结构设计-载荷与诱导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制定的目的及意义,着重介绍了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和强调的几项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一、草案出台背景2015年12月,英国政府发布了第一份国家空间政策。当时的英国商业部秘书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历史上看,英国不曾是空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这项空间政策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尽管英国的商业航天发展不是非常的顺利,但英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已经坚持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英国政府在2011年3月的《增长计划》中阐明了成为"欧洲太空旅游"和"混合型太空飞行器"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国家标准委确定了5年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的转化率要达到70%的工作目标。按照ISO 、IEC 标准的年平均增长率,到2005年年底,ISO 、IEC 标准总数预计达到21000项。国家标准委经对各有关技术委员会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上报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经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制定了2002年至2005年国际标准的转化计划。具体安排是,2002年~2003年度国际标准转化项目1921项,2003年~2004年度国际标准转化项目2110项,2004年~2005年度国际标准转化项目2062项,2005年~2006年度国际标准转化项目2188项,共计8281项。根据《采用国际标准产…  相似文献   

14.
《防御日刊》1983年2月9日报道:美国陆军进行了试验性的HOE(Ho-ming Overlay Experiment暂译为“覆盖层寻的试验弹”)的发射试验。这是陆军的试验性HOE外大气层非核“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系列发射试验中的第一次。星期一,HOE截击导弹从夸贾林珊瑚岛发射,拦截一枚专用靶再入飞行器,该飞行器是从4200英里以外的加利福尼亚  相似文献   

15.
应日本九州工业大学航天器环境相互作用实验室主任Mengu Cho教授的邀请,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冯伟泉研究员于2009年10月26日至30日参加了ISO/DIS11221标准第五届国际研讨会。标准名称是《空间系统—空间太阳帆板—航天器带电引起的静电放电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空间飞行器的遥测系统,是获取飞行器在飞行期间各部位参数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对飞行器设计的改进和故障分析具有特殊意义;也可以说,对飞行器的“诊断”,遥测系统的作用是唯一有效的。这就对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0,(6):7-7
10月19日,国际空间站多边协调委员会(MCB)批准了一项空间对接系统标准。该国际标准;肾为未来航天器的通用链接接口提供指导方针,范围从载人飞船到自主飞行器,从近地轨道任务到深空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近十年来,空间遥测系统在导弹武器、空间飞行器、元器件以及其他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之下,有较大的进展。大体说来,遥测系统发展的趋势是:第一,提高灵活性、自适应能力与实时性能,以适应多种飞行试验任务的需要;第二,与其他测量、  相似文献   

19.
彭惠  熊智  刘建业  王融 《航天控制》2012,30(2):69-74
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高动态性特点,能实现精确打击,要保证其高精度,导航系统是关键。惯性导航技术具有可靠性好、输出连续的优点,是近空间巡航飞行器的核心导航系统。本文利用Simulink与M语言结合完成对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的仿真研究。构建了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对静基座下的惯导导航误差进行分析,验证了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对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航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了飞行速度对向心加速度及哥氏加速度的影响,对开展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跨域空间飞行器气动参数非线性严重和具有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器离线参数辨识与在线自适应控制的方法.首先,临近空间飞行器进行风洞试验吹风得到的气动参数是典型的输入输出非线性系统,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离线训练建立气动数据的辨识模型;其次,根据气动数据的辨识模型计算实时舵效变化参数,飞行器控制的增益根据舵效变化完成在线自适应调节,实现飞行器的自适应姿态控制;最后,进行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飞行器姿态控制中,能够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说明BP神经网络具有优良的逼近性能,最终提升了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提高了智能化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