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载火箭制导系统惯性器件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对运载火箭制导系统惯性器件的各项主要误差在飞行中进行实时补偿的方法,以提高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的精度。文中以中等精度惯性器件为例,对运载火箭计算其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冗余惯导系统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鹏  张洪钺 《宇航学报》2006,27(5):1076-1080
为了验证奇异值分解法(SVD)存冗余惯性组件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实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沿正十二面体对称侧面配置的六陀螺冗余惯件组件为平台,对2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相心的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故障下的故障诊断效果及其原因。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2种疗法均可以正确的诊断出故障。奇异值分解法中的方法2不仅可以检测一个陀螺的故障,还可以检测2个陀螺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有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精度是战略导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将余度技术引入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组成了余度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然后采用适当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惯性仪表冗余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大幅度减小了惯性仪表的测量误差。介绍了分析仪表误差对导弹命中精度影响程度的方法,最后的实例也证明采用余度技术后,制导误差确实大大减小,是提高导弹命中精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导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数据融合设计方案,并结合卡尔曼滤波法对冗余数据的融合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数据融合技术在提高导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渝召开惯性器件制导精度的鉴定与分析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由航天工业部一院十三所承担具体会务工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船舶工业总公司和高等院校等所属的21个有关单位的四十名代表。 会议领导小组的相畅同志致开幕词,他着重指出惯性器件制导精度的鉴定与分析在研  相似文献   

6.
联邦滤波器在卫星姿态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凯  张洪钺 《航天控制》2004,22(1):3-10
本文介绍了由惯性器件、GPS姿态传感器、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组成的卫星姿态测量系统 ,利用联邦滤波器对载体姿态进行分散化估计 ,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不仅有与集中滤波器相当的精度 ,且容错性好。在本文给出的系统中 ,选取不同的信息分配因子进行联邦滤波器的设计 ,可以获得不同的子滤波器性能 ,以利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伶 《航天控制》1998,16(2):2-9
采用冗余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根据我国现有惯性器件的发展水平,挠性陀螺速率捷联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利用挠性陀螺速率惯测组合组成双捷联冗余控制系统是目前实现冗余的可行之路。目前广泛使用的挠性速率惯测组合是某些型号所采用的“五表”组合,本文对以其构成的双捷联冗余系统,进行了加速度计及陀螺仪判别方法研究,并探讨了惯性组合采用非平行安装的方案。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速度计及陀螺判别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冗余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某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速率陀螺冗余方案,并描述了仿真试验中出现的速率陀螺故障累计次数偏多,可能造成故障误判,导致系统发散的问题.然后根据各惯性器件的测量方程和冗余判据,通过公式推导,分析出造成了基准信号与速率陀螺信号之间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惯性器件的安装位置不同,敏感到箭体的局部弹性不同.平台安装处的振型斜率大于2个速率陀螺安装处的振型斜率,提出利用数字滤波技术,对基准信号中的弹性分量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降低平台微分信号中的弹性分量,分离出对冗余判据有利的基准信号,解决了故障累计次数过多的问题.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吴风喜  刘海颖  华冰 《宇航学报》2015,36(2):173-178
为了满足低成本、高性能惯性导航要求,解决传统单一主惯导系统的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利用低成本MEMS惯性传感器,采用传感器斜装冗余配置,在最优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传感器的最优信息融合技术,简化了测量系统的动态模型,减小计算的同时提高了测量精度。将斜装冗余惯性测量节点安装在载体的不同位置构成基于斜装冗余传感器的分布式导航系统,分析了分布式结构,利用基于虚拟传感器的等效模型,设计了分布式导航系统的测量融合系统。通过仿真试验,校验了基于虚拟传感器的最优信息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基于斜装冗余传感器的分布式导航具有较高的导航精度,同时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抑制载体局部随机扰动对导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导弹大部分是以惯性制导为主,一般通过提高惯性器件水平来提高导航精度.而减少引力计算误差,也是提高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定量计算了引力计算误差对导弹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弹上实时计算的引力高精度快速计算方法及实施流程,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捷联挠性惯性测量组合(简称惯组)为例,探讨了一种在惯性仪表冗余条件下,利用飞行试验遥测数据分离惯组误差系数,检验惯组误差天地一致性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遥测数据分离惯组误差参数的方法和判断天地一致性的方法,然后从参数间的相关性、分离精度两方面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实例分离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外测精度难以满足惯导系统误差系数分离精度要求、用遥外速度差分离误差系数时参数间强复线性相关的困难,能可靠检验惯组误差的天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余度技术是提高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的惯性传感器多余度配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MEMS惯性器件构成的微型余度配置惯导系统,分析了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和误差特性,并经过测试分析,建立了惯性传感器的误差模型。针对余度配置系统静态标定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六位置转动标定算法,该算法只需要一个单轴速率转台就可以标定出IMU误差参数,并对采用低精度陀螺的惯性系统标定具有通用性。经过实际系统测试分析,误差补偿后的微型余度配置惯导系统的系统导航精度明显提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惯组信息的运载火箭主发动机推力故障在线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运载火箭基于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的主发动机故障下的推力在线辨识问题,仅基于导航敏感器件的惯性测量信息,利用多信息融合的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发动机推力大小的在线实时辨识,通过辨识的推力大小进而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辨识出发动机推力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航天惯性器件领域中测试设备实现规范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惯性器件测试设备设计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惯性器件测试设备方面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建议,以促进惯性器件测试设备的规范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轴旋转的光纤捷联惯导系统误差特性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枫  孙伟 《宇航学报》2010,31(4):1070-1077
针对惯性器件偏差是影响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到多种误差源对调 制型捷联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四位置转停的误差调制方法。分 析了调制型捷联系统的误差特性并建立了四位置转位方案模型。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光纤 捷联惯导系统分别进行IMU静止和四位置转位运动下的长时间导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 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控制方案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04,22(1):31-35
介绍了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特点采用异构捷联 /导航卫星 /星光 /雷达高度表组成的制导控制系统方案 ,并对惯性器件配置方式 ,导航卫星定位、测姿精度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概述铍材惯性器件在国防领域的重要作用,简介铍材特性及其在惯性器件上的应用,分析铍材惯性器件标准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全捷联惯性/星光复合制导是运载火箭空间快速响应发射的重要途径.针对捷联惯性制导系统中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初始调平对准误差及惯性器件漂移等3类主要误差因素,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数字平台基准偏差模型和导航误差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双星修正策略方案.数值仿真分析了各误差因素对捷联惯性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该复合制导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星上惯性姿态敏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惯性姿态敏感器是卫星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测量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在进行大量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陀螺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对,最后得出各类陀螺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前景,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MEMS惯性测量装置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EMS惯性测量装置(MIMU)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为解决MIMU的热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MIMU温度控制方法,即根据大环境温度和被控对象温度合理选择温度控制点、控制方式和控制算法。研究了有温控和无温控对MIMU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对MIMU进行精密温控,改善了惯性器件的热环境,抑制了外界温度变化对MIMU的干扰,提高了MIMU的综合性能,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