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患反馈校验指令控制系统中,执行码采用占有独立付信道的单音码完成指令的输出控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指令格式。本文介绍了该类指令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息流程和操作程序,讨论了指令控制全过程的性能,并给出概率分析。利用本文给出的方法和结论可以完成对系统性能的评价和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指令的特性出发,研究了指令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特性,提出了单故障相关指令对的概念,分析了单故障相关指令对的性质,提出了单故障相关指令集生成算法,讨论了不同类型指令在单故障情况下的效应,并作了初步分类,最后提供了部分故障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卫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在分析小卫星遥控指令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小卫星自主指令设计,把以往多条独立的间接指令组成封装系列指令,星上可以自动判断指令的执行条件,发现指令执行异常时进行处理,从而简化了卫星遥控操作。封装系列指令可以由程控指令以及星上自主产生的事件启动,文章所设计的自主指令已在多颗小卫星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智能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资源,确保故障工况下的业务连续性,在系统层面实现高可靠开关指令发送控制。在设备内冗余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电子系统内设备间冗余,有效提升了可靠性。该方法发送开关指令时,需实现多设备间同步。针对这一需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同步1553B协议的指令协同管理方法。在星载软件中进行分布式指令协同管理,将指令发送与指令执行排布在不同通信帧内。星内总线控制设备负责分发开关指令给指令执行设备,各指令执行设备基于帧同步信号实现指令同步发送。经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该方法在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下,均能正常输出脉冲宽度满足指标要求的开关指令。目前已在多颗智能卫星上得到应用,可为后续航天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执行元件,速率模式是反作用飞轮一种工作模式,提高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的性能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详细讨论了反作用飞轮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设计.实验飞轮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能够抑制飞轮内部干扰和噪声,精确复现速率指令.灵敏度分析证明飞轮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执行元件,速率模式是反作用飞轮一种工作模式,提高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的性能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详细讨论了反作用飞轮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设计。实验飞轮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能够抑制飞轮内部干扰和噪声,精确复现速率指令。灵敏度分析证明飞轮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反作用飞轮力矩模式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颢  葛升民  刘付成  倪祖良 《宇航学报》2006,27(6):1248-1253
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执行元件,提高飞轮系统的性能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反作用飞轮力矩模式反馈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建立了反作用飞轮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摩擦力矩干扰和速率测量噪声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馈补偿控制的设计。理论分析证明,应用反馈补偿控制的飞轮系统能够精确复现力矩输出指令。运行结果表明,在复现力矩输出指令精度方面,应用反馈补偿控制的飞轮系统优于电磁力矩控制的飞轮系统。特别在克服过零力矩干扰上,应用反馈补偿控制的飞轮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Alr.  J.  尤伟亮 《上海航天》1989,(4):24-32
论述综合比例导航指令制导导弹系统最小脱靶距离估值的一种简明理论技术;指出参数对系统脱靶距离的影响同拦截距离有关.该技术能使系统设计人员和分析人员对系统性能进行量化,并系统地了解指令制导系统在每一拦截距离上的性能限制.以伴随理论为基础的新的解析方程用来研究指令制导系统因存在目标机动、距离、伺服、闪烁和大气噪声而产生的统计脱靶距离.推导出能得出最小统计脱靶距离的最佳总系统时间常数;研究了对可获得的最小系统时间常数的实际约束条件.推导的最佳总系统时间常数方程的价值在于系统设计师可根据系统参数、限制和拦截条件来使脱靶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遥控指令错误概率的讨论中 ,提出了一些误指令概率近似计算公式 ,文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推敲 ,在概念上作了清理 ,分析它们各自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 ,并用实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也提出一种近似计算公式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将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手臂控制等其它柔性控制系统的输入指令整形减振技术移植到转台应用中, 对这种技术的减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并对输入指令整形器的设计方法、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进行了探讨, 最后以M254 -90A电动三轴飞行仿真转台的中框为对象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输入指令整形器以前馈的形式作用于飞行仿真转台的控制系统时, 既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又可以很好地抑制飞行仿真转台的机械谐振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7,(4):85-90
针对卫星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性、适应性、好用易用及批量生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能够同时适应脉冲编码调制(PCM)遥控体制和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分包遥控体制的两种标准;并且配置了两种输入接口,既能直接接收地面发送的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又能接收星载计算机发出的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配置的与星载计算机的接口以及具备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非常适用于有智能化自主运行管理需求的卫星。该译码器通用性和适应性强,非常适用于高集成度的抗辐照专用集成电路(ASIC)器件研制,以及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产品的批量生产。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已在新遥感平台及相应的卫星研制中得到验证。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的功能、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装配指令管理系统立题的必要性;对装配指令做了简单介绍;论述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系统功能及分配、系统数据流和软件结构;还论述了系统的性能及特点,并对试行及结果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以再入段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RLV再入姿态的气动舵面与反作用力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优化控制选择配置算法把控制力矩指令配置为末端执行机构指令,分别由气动舵面与反作用力控制系统执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法可以弥补某些情况下气动舵面控制的不足,能很好地实现RLV姿态控制,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强耦合和强不确定性特点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特性的新型鲁棒姿态控制律。首先,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并基于反步法思想转化为误差动态模型;然后结合干扰观测器提出基于耦合特性的飞行器鲁棒控制方法,并设计滑模补偿项保证姿态角渐近收敛到跟踪指令;最后基于绝对误差积分(IAE)指标从理论上证明本文方法相对于未考虑耦合特性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保证系统渐近稳定性和强鲁棒性,而且将耦合特性考虑进控制器设计中,进而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数值仿真考虑气动参数拉偏以及实际的执行机构幅值和速率限制,仿真结果校验了本文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弹体动力学,讨论了防空导弹运动的可控性及其条件。采用以速率陀螺为敏感元件与伺服系统构成的速率反馈回路,以及为适应静不稳定弹体的气动特性引入的具复合反馈的稳定回路,以使弹体的跟踪过程有较佳的动态响应,并分析了两种回路的特性。讨论了导弹非中立稳定、中立稳定等状态的控制,以及控制系统的响应。研究表明:具复合稳定回路控制系统的弹体运动稳定和指令控制的鲁棒性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大型航天器组合体设备之间指令传输实时性,对设备之间指令的协议和转发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发流程每个环节相关的时间延迟,并针对不同环节提出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优化方法:在数据链路层采用解析流程和总线消息反馈过程优化;在物理层采用总线消息发送序列优化。该方法已应用于某大型航天器组合体,通过某舱段真实指令管理设备的时延测试,验证了对于提升指令转发实时性的实际效果。经过优化,指令一次转发的最大时延缩短了65%。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于大型航天器指令管理设备软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董朝阳  路遥  王青 《宇航学报》2016,37(8):957-963
针对含有不确定扰动项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滤波器的反演控制方法。将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划分为航迹角子系统和速度子系统并表示为严格反馈形式,采用动态逆方法设计反演控制中每步的虚拟控制量,并对指令滤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利用指令滤波器获取虚拟控制量的一阶导数,解决了反演控制方法中的“微分项膨胀”问题,同时引入虚拟控制量和实际控制量的幅值、速率和带宽约束。采用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对模型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和补偿,保证闭环系统在存在参数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飞行器总体参数和气动参数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该方案能够实现对速度和航迹角参考信号的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用m序列的平移等价序列做指令的遥控系统。利用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有双值特性的这一特点,可使指令自动纠错,而不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文中对系统的理论根据作了说明,列出基本公式。然后介绍工作原理,给出有关电路,用7级移住寄存器集成电路产生同一m序列的7个平移等价列序,各寄存器的输出端按7条指令的规律连接、收端用7个匹配滤波器做相关器,通过判决电路进行择大判决,并输出相应的指令至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19.
对遥控指令错误概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指令错误概率测试验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期发现在一些有关文献中关于遥控指令错误概率的计算公式相互矛盾 ,其计算方法也很难认为是正确的。文中分析了这些问题 ,邀请测控界的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进行讨论 ,以期集大家的智慧 ,给这个问题一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