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经典的控制理论来设计直升机飞控系统便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模糊控制恰好在某些方面能弥补经典控制的不足。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发展,重点阐述了模糊控制在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现状。最后展望了直升机模糊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昶  郑贤芬 《飞行力学》1994,12(3):15-23
就近年来战斗机敏捷性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如横向敏捷性尺度,敏捷性与飞行品质之间关系,大迎角下俯卸载尺度以及敏捷性战斗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并得出了结论:(1)横向敏捷性以空战效益的影响比俯仰和轴向敏捷性的影响大;(2)空战中下俯敏捷性与上仰敏捷性同样重要;(3)敏捷性与飞行品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4)敏捷性战斗机在初始设计阶段,必须考虑飞机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5 有关飞行控制自动化的争议 前10年内飞行控制自动化领域出现过两次较大的争论。 5.1 飞行控制自动化导致设备复杂化,是否影响了驾驶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影响了飞行安全?或者说飞行控制自动化是否过头了? 当时从人机接口关系上曾提出过一些正面教学的观点: (1) 自动飞行方式过多,在某些方式的自动过渡中易使驾驶员模糊或误解; (2) 某些驾驶员过分依赖自动化,造成盲目的安全感而导致意外失控; (3) 驾驶员长期依靠自动化系统而缺乏手动操纵实践,技术熟练程度逐渐下降和荒废,当出现某些意外时,将手足无措,不能操纵改出; (4) …  相似文献   

4.
飞行模拟器的飞行仿真软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培 《飞行力学》1994,12(3):81-87
在简要地叙述了飞行模拟器的特点和构成之后,着重对飞行模拟器使用的实时飞行仿真软件的结构设计在开发设计中所应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任务分析,功能分解,子系统的划分,模块式分层结构的建立等进行了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飞船再入制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祥 《飞行力学》1997,15(4):48-54
在配平迎角飞行的合理假设下,建立了描述载人飞船再入飞行段弹道的数学仿真模型。在飞船再入标准轨道设计和再入机动边界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标准轨道法的飞船再入飞行制导规律。六自由度飞行弹道的数学仿真证明,设计的制导律能满足飞船再入飞行制导和定点着陆的要求,同时还得到了飞船再入飞行的某些运动规律和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适航性条例、飞行品质规范和设计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世界各国民用飞机适航性条例概况。分析对比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适航性条例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讨了民机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民机适航条例、军机飞行品质规范和某些特定的设计准则的原则以僦新一代民机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飞行品质问题。指出:我国新一代民机的设计,应满足CCAR的各项要求,参考军用飞机飞行品质规范,并借鉴世界各航空公司制订的设计准则,以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民机飞机品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MF-1是我国的首次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研究模型飞行试验。本文研究建立了MF-1试验飞行器弹道设计与拉偏仿真数学模型,开展了MF-1弹道设计和拉偏仿真计算。对结果分析表明,对于MF-1这类无控飞行器,某些条件下可能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滚转共振现象,导致飞行总迎角迅速发散,气动过载显著增加,飞行弹道严重偏离设计弹道,甚至可能出现解体风险。通过严格控制飞行器加工和安装偏差,有助于降低滚转共振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在某些方面,仪表飞行比自视飞行容易,但有时仪表飞行驾驶员的工作量较大,而单人仪表飞行更是如此。特别是在情况不正常时。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对商用航空公司的规定,在载客条件下进行仪表飞行时,机上须有两名驾驶员;如果是单人,则至少还要有一部自动驾驶仪。进行仪表飞行时,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可以分担工作和交互检查。那么,在单人仪表飞行中如何保证飞行安全呢?根据FAA航空安全计划而举办的单人仪表飞行研习班提出了十条行之有效的策略。一、自我评估单人仪表飞行的第一个策略是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  相似文献   

9.
夏开瑶 《飞行力学》1995,13(2):13-17
在研制飞行模拟器时,飞行模拟器的设计和性能数据是必需的。这些数据不仅是形成满足飞行模拟器各种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基础,而且也是构成模拟器逼真度要求的基础。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要求,初步讨论了编制飞行模拟器设计和性能数据要求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荷兰国家宇航研究所关于研究类的飞行模拟器的三个例子,即电子飞行仪表、飞行方式管制板和飞行管理系统的模拟,阐述了研究类的飞行模拟器技术。这些例子体制了一种硬件简化、软件智化的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可作为研究类的飞行模拟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概述了飞行控制律设计的几种主要方法。通过对比自适应飞行控制律和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总结了处于飞行控制器设计领域主导地位的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并就程序调参技术在现代飞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某先进飞机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现代飞机的飞行特点,展望了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段富海  陈钢  韩崇昭 《飞行力学》2002,20(4):36-38,43
应用无DGKF简化条件的非线性H∞控制器设计方法,为某型飞机设计了非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在大迎角和两种飞行条件下,将非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与线性H∞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闭环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H∞控制可使飞机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且可保证飞控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我军新型主战飞机换装,促使我军国产飞行保障装备较之过去有了长足发展。我军已装备如斯太尔飞机加油车、中环飞机牵引车,斯太尔消防车、飞机管道加油车、苏-27飞机抽油车和伊尔-76飞机机场升降平台车等飞行保障装备,基本上满足了我军训练和战时飞行保障装备的需求,其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有了明显跃升。但从整体上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飞行保障装备研制与开发进展慢、设计不合理、故障率高,一些飞行保障装备科技含量低、配套能力差。与一些发达的军事强国相比。差距很大,不能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需要,难以达到快速、机动性能强的要求。因此,积极探讨我军国产飞行保障装备的发展思路,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飞行试验中,需要对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备进行状态设置,飞行试验结束后,要读取已经存储的数据记录参数,这就需要设计一套数据库系统专门上述两个问题进行管理和设置,本文对飞行试验图形监视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数据库管理界面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组合,工作原理,对火力控制系统进行了解算,并以某型飞机为例,对其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及仿真。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飞行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忠俊 《飞行力学》1995,13(3):24-28,44
原理性地给出目前常用的几种非线性飞行控制方法,即:数值优化法,动态逆设计方法,微分几何法和滑态变结构设计方法,指出了非线性飞行控制提高战斗机机支动性和敏捷性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介绍了这几种方法在非线性飞行控制中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引言随着我国民航事业迅猛的发展,航空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一年的某些时期内、在一个星期的某些时间内和在一天的某些小时内,某一空域、某一航线上的飞机过于集中和拥挤或因气候等其他原因造成某一空域的空域管制中心的管制能力无法应付的局面,为此,往往通过流量控制的方式解决问题。随着国内飞行量的增加,因流量控制造成的航班延误量日益增加,流量管制原因和流量管理诱发的其他原因已成为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流量控制措施常常导致在起飞前的飞行延迟、飞行中的等待、使用不经济的飞行高度层、改…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协调配合的方法,按MUL-F-8785C品质规范要求,设计了J7L飞机纵向电传系统控制律。文中针对原型机某些缺陷采用陷模型跟踪最优二次型方法,设计FBW纵向基本控制律,并用常规方法设计动态补偿器,指令通道等环节,从对该机主要飞行状态的评价来看,均达到了MIL-F-8785C规范的一级飞行品质要求,由此可见,这种协调设计方法,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运用飞行平台进行卫星空中发射具有的优势,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的几种设计方案、发展趋势及我国对卫星空中发射飞行平台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编队飞行问题初探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朱战霞  袁建平 《飞行力学》2003,21(2):5-7,12
回顾了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无人机在军事、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单架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面临的问题和编队飞行的优势,介绍了国内外在无人机编队飞行方面的研究状况,同时对保证无人机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