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供稀土剂”种类繁多,国内外主要采用稀土氧化物与稀土氯化物。稀土—其他元素共渗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一类化学热处理,其工艺以气相法、离子法应用最为广泛,因它具有节能和工艺容易实现微机控制全过程等优点,是国内外重点发展与研究的方向。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具有显著的活化催化作用,并有效地改善了渗层组织和性能。稀土的晶界吸附与表面吸附效应,电负性效应和稀土表面效应——提高空位浓度,构成了稀土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模具进行渗硼处理能大大提高模具寿命。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可行的工艺,包括渗硼前处理,最佳工艺参数的选择,渗硼强度应视材质的不同而控制在850~1000℃之间;渗硼后处理。提出了模具渗硼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3.
采用920±10℃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回火小尺寸、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处理温度高、零件变形量大,因此废品率高。改用AC_1以下氮碳共渗、淬火、时效复合强化处理工艺后,由于处理温度低,相变仅发生于表面,零件变形量均在0.02以下,渗层高硬度层厚度增加,梯度平缓,无硬度突变现象,具有耐磨、耐蚀、抗咬合、和低磨擦系数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高速钢(W18Cr4V)进行了稀土多元渗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离子质谱仪等对共渗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层的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高速钢经稀土多元渗后表面形成了FeS、Fe_3(CN)等化合物,共渗提高了其硬度和耐磨性。高速钢刀具经稀土多元渗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产品的热处理中,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是获得表层硬化的最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通过工业的和科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使这些工作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文中指出了它们在工艺开发、探测装置和控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渗氮新技术该工艺能在真空炉内相当低的温度下进行渗氮,使用在低压渗氮气氛中辉光放电将氮渗入金属部件表面以形成氮化物层。这种工艺能使用等离子工艺进行渗氮处理的金属种类比传统的渗氮工艺更为广泛、等离子渗氮技术处理的部件表面具有挠性和韧性,因此、处理后...  相似文献   

7.
铝合金在盐浴炉或手工钎焊并经过热水洗、化学洗后,经过一段时间常见焊缝处腐蚀。经试验对比,用滴定法检测氯离子,证明焊件降温至100~150℃时于~85℃热水中冲洗4h可清除大部分残余焊剂,又在6个化学清洗方案中优选出2~#、3~#方案并据此拟出二项工艺流程与原来应用的流程一并作对比试验,从中优选出在硫酸溶液中作阴极电解清洗的工艺流程B,并确定在去离子水中用超声波清洗2~3min。由于宇航产品要求铝件的表面保护层应具有导电性,为此又采用导电氧化、镀银或镀银+镀铍作表面处理并分别进行盐雾、潮湿、室外暴露和镀银层抗变色试验,从而优化工艺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1 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热处理工艺的发展,概括地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一步挖掘材料潜力,科学地修订传统的热处理参数; b.离子氮化、多元共渗、流态床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等工艺在应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 c.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热处理等新型表而强化热处理技术已在生产中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践中总结了如何应用超因瓦合金制造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的谐振腔体。根据超因瓦合金的物理及工艺特性,合理地安排机械加工与热处理工艺过程,并阐述了电解镗磨原理,影响因素及工艺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厚膜工艺的特点和微波电路的要求,采用了厚膜工艺和薄膜工艺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制作厚膜微带电路的工艺技术途径,并对其膜层的致密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研制的样品在11GHz下进行微波性能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锌白铜材料为基体的继电器支架零件表面电镀10μm银层,经点焊后,焊点周围镀银层起皱、起泡或脱落,通过对缺陷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在电镀工艺上将氰化镀铜时间由5min缩短至1min,电流密度由0.5A/dm~2减少到0.3A/dm~2以减少渗氢量,氰化镀银前又增加了预镀银工序,提高镀银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又从生产实际出发改进镀银层结合力的检验方法,完全消除了点焊后银层脱落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对铝及铝合金阳极化染色—电解着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丰富了阳极化着色技术种类,并对铝合金阳极化工艺参数及染色—电解着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使其工艺过程稳定,着色色调丰富,制备出的染色—电解着色膜经耐磨性、耐腐蚀性、耐光性试验证明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铝合金铸造及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型壳体铸件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ZL114A铝合金铸造特性,研究并确定了ZL114A大型壳段铸件铸造及热处理工艺方案,为大型铸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深孔电解去毛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液压汕路中铝合金零件孔小且深,不易去除毛刺的问题,进行了试验。采用电解加工去毛刺的方法解决了铝合金零件小深孔中细小毛刺的去除问题。并且对电解加工的原理、特点,对电解液的选择及电压、电流、时间等工艺参数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45钢冷拔模稀土粉末渗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45钢冷拔模经稀土粉末渗硼的工艺方法及性能试验。经实际应用,稀土粉末渗硼改善了冷拔模表层的组织与性能,增加了模具表面的滑化效果,提高了拉拔钢管的表面质量,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陶瓷膜层,研究了不同无机盐添加剂对膜层热控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钴盐、镍盐和铁盐多种无机盐复合微弧氧化工艺。研究了钨酸钠浓度和微弧氧化时间对膜层厚度、粗糙度、结构及热控性能的影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太阳吸收率为0.93、发射率0.88的微弧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17.
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陶瓷膜层,研究了不同无机盐添加剂对膜层热控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钴盐、镍盐和铁盐多种无机盐复合微弧氧化工艺。研究了钨酸钠浓度和微弧氧化时间对膜层厚度、粗糙度、结构及热控性能的影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太阳吸收率为0.93、发射率0.88的微弧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空间碎片表面材料发生镜面反射时的光谱特征,采用光纤光谱仪联合高精度测角光度计,测量了4种典型空间碎片材质在多种入射角下的可见-短波红外光谱反射率,发现三结砷化镓电池片和聚酰亚胺包覆膜的镜面反射光谱在近红外波段(1 000~1 800 nm)出现了明显的等倾干涉光谱条纹。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光谱条纹由空间材质本身的多层工艺结构特性引起,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建模计算求得砷化镓层厚度为5.518 9μm,近红外折射率为3.472 4;聚酰亚胺层厚度为24.210 6μm,近红外折射率为1.707 4,反演结果与材质标称参数相符。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谱段镜面反射光谱特征可用于多层结构的空间碎片材质的厚度、折射率等工艺特性反演,该方法可为卫星材质精细辨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集成电路多层铜布线平坦化中,CMP工艺参数的配置是决定抛光表面状态和平坦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碱性介质下铜CMP机理,深入分析了CMP系统中影响抛光表面状态的诸多工艺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层铜布线CMP工艺的优化实验,有效地解决了划伤,蚀坑等表面缺陷问题,实验测定表面粗糙度数据较为理想,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 言 真空镀膜工艺是真空技术和涂料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工艺是:在制品的表面先涂复一层涂料作为底漆以改变制件的表面状态来提高蒸发金属膜的光亮度和结合能力,采用真空蒸镀一层金属(常用的有铝和铜),再在金属膜层上涂复一层保护涂料。这样在制件表面获得一种金属感强烈、美观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膜层(实物照片)。它的结构见图1。 这种工艺具有无环境污染,简单易行,成本低,用途十分广泛的特点(金属、非金属-塑料、陶瓷、木材、石膏……等等均可应用)。 本试验是在广泛应用的ABS塑料上,用北京仪器厂生产的真空镀膜机,采取蒸铝法,选配多种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