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猛发展,飞行流量呈现跨越式的发展,给民航空管系统的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民航空管主要依靠甚高频通信和雷达监视系统作为管制服务保障手段,但其在全国范围通信和监视设备数量不足,质量缺失,尤其是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无法有效覆盖。典型的航路航线比如: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3.
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及测试平台,从而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于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与测试平台,以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该成果可以配合飞机研发过程中的试验和排故,并为适航验证工作提供有力的准备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在国际民航新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NEWCNS/ATM方案中,其新的监视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实施自动相关监视(ADS)功能来实现对飞机的监视和指挥。它是一项空中交通管制应用,因此,自动相关监视的实施,是以ADS为基础的ATC(ADS-AT)系统,即具有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和通信设备并依靠不断刷新的ADS信息来提供飞行监视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根据各个国家空域结构的不同和民用航空飞行量的增加,特别是在海洋空域内,为满足增加飞行容量和缩小飞行间隔的需要,一些国家已经实施ADS管制服务。我国虽然没有较大的海…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动相关监视(ADS)数据对空域内的飞机实施监视和管制,是未来新航行系统(FAN)及有效的空中交通管理(ATM)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为了解国际上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探讨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和保证手段,提高对使用ADS、VHF、卫星通信及区域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的认识,寻求向新航行系统过渡的实施方案和方法,中国民航总局空管局曾在去年3~1O月,在首都机场组织进行了自动相关监视演示飞行试验。除空管局外,民航华北空管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波音公司、联合航空公司、雷神公司及  相似文献   

7.
简讯     
民航广州地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RadarManagementCarriedoutinGuangzhouArea民航广州地区于2000年元月5日零时(北京时)起正式实施了雷达管制。整个飞行管制服务区实施雷达管制在中国民航尚属第一次,这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几代空管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中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经过多年对管制区域航路和航线进行调整,对管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扇区,对管制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强了管制人员模拟机雷达管制的培训,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多雷达处理系统和基高频通信设备,为实施雷达管制做了充分的准备。雷达管制是目前世界上空管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8.
陈荣宇 《民航科技》2006,(2):19-19,21
二次雷达(英文缩写为:SSR)作为现代航管监视系统,主要提供飞机的航班号、高度、方位、距离等信息,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民航通信导航雷达事业的迅速发展,在飞行繁忙的地区和航线将从程序管制逐步过渡到雷达管制,雷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班流量持续增长,在我国现有空域管理体制下,有限的民航可用空域资源与持续增长的飞行流量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发突出,给民航空管运行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保证飞行安全,降低冲突调配难度,在航路运行中,空管部门往往利用搭建空中立交桥的空域使用手段来缓解管制运行压力,降低管制运行风险,但立交桥的固化使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域资源的使用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空管部门提出了应用单向循环进行航路改造的思路。本文从空域管理视角阐述空中立交桥的概念、成因、利弊以及单向航路改造对空中立交桥所产生的影响,以期更多人能对该问题有所了解,并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面临的管制体制不合理、运行规章滞后、设施配备类型参杂、管制队伍技术水准不够稳定等,是制约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安全、稳定、可靠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目标。一、加快实施“空管一体化”体制几年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空管体制改革的步伐已经加快,比如,京一广一深、京一护、沪一稳航路先后移交民航直接管制,对减少环节,加速飞行流量,提高航路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仍有一些不便之处,例如,遇有特殊情况绕飞,临时增加、变更计划还必…  相似文献   

11.
S模式应答机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擎 《国际航空》2006,(8):83-84
新航行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球推广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其监视系统的发展方案是二次雷达监视(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虽然A/C模式的二次雷达使用比较广泛,但它存在很多缺陷,ICAO把发展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视方案推广,机载应答机也正在逐渐改装为S模式应答机.  相似文献   

12.
直升飞机已成为渤海湾石油开采船(平)台运输人员和补充供给的主要交通工具。近几年,在渤海湾低空空域出现了多次潜在飞行冲突。ICAO推荐的新监视系统将在航空监视领域产生根本性变革,ADS—B是解决非雷达空域监视问题的好办法。依据渤海湾地区地理特征和目前石油开采船(平)台的分布,提出在渤海湾地区应用UAT方式的ADS—B系统建议,提出了四站式和两站式ADS—B系统地面站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空域监视是保障飞行安全、提高空管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空域监视系统已具备场面监视、机场终端区监视以及航路航线监视等一系列完整的空域监视能力。随着空域分类管理和低空开放的新需求,新的监视技术和手段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就空域监视技术的演进过程、空域监视技术在低空空域监视中的应用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空域监视技术的发展作一展望。一、空域监视技术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AnAnalysisoftheMinimalReportRateinADS一、简介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一种新的监视手段,受到各国普遍重视。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由空地数据链、导航数据源和先进的地面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组成。机载导航设备获得的信息佳少包括飞机识别和四维位置信息),以适当的位置报告率通过地空数据链传送到地面,在自动相关监视终端上形成空中交通信息,为管制员提供伪雷达显示。ADS系统可以为飞行在雷达覆盖区以外,特别是海洋和荒漠空域的飞机提供监视手段;能够及时检测到航路点引入差错和ATC环路差错;…  相似文献   

15.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是目前国际民航界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监视技术。要顺利实施ADS—B,信息安全问题是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几种影响ADS—B系统应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航新航行系统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民航各地区有关领导和空管专家60余人参加了会议。新航行系统是利用高新技术适应未来空中交通管理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减小飞行间隔,更有效地利用空域,提高管制的实时性、应变性和精密定位能力,从程序性管制过渡到战术性管制,实现四维导航和区域导航,扩展短捷直飞航线,扩大飞行自由度,节约飞行时间和燃料。它是一个以星基为主的全球通信、导航、监视及自动化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所采用的新技术是利用卫星技术,从陆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过渡,开发利用数据键,实现空对地、地对地…  相似文献   

17.
终端区战术管制辅助决策系统是通过科学的算法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合理控制的方法,它的最大好处是帮助管制员避免飞行冲突,减少航班延误国内外现状近年来,伴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很快。现有的空域结构、航线、航路的网络布局、通信导航设备等管制条件难以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在我国的某些机场、终端区及航路交叉点出现了较为频繁的飞行冲突,管制员的工作也变得十分紧张、繁重。特别在北京、广州、上海机场和进近区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终端区战术(流量)管制是指在终端区内空域同时存在多个航班…  相似文献   

18.
张川 《民航科技》2005,(4):31-33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都是沿用传统的程序管制手段,管制员对航空器的方位信息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被动地接收机组位置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各大机场纷纷装上了二次雷达(SSR)对空中交通实施监控,并逐步实施了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在雷达监控条件下实施必要的主动指挥,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空通话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这既是顺应空管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空管部门向雷达管制过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18日,随着成都—拉萨航路开始实施ADS-B实验运行,我国民航空管新技术应用领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成都—拉萨航路作为我国首条应用ADS-B技术的航路,从此彻底结束了通航46年来没有雷达覆盖、没有监视手段的历史,开启了我国以新技术手段实现对空管制监控的先河。2011年6月16日,南中国海三亚情报区内的L642和M771  相似文献   

20.
根据澳大利亚航空服务局公布的资料,澳洲全境有23处航管雷达设施。除西部珀斯和北部的达尔文两个终端区各装备两套雷达以外,其余19处雷达集中分布在东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地区,雷达覆盖区域还不到全国空域的1/3。澳洲中部广袤的无雷达区域,以往空中交通管制只能采用程序管制方法,管制效率十分低下。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仅投资1,000万美元,把全国高空航路管制间隔缩小到5海里,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但是澳洲人用三年多时间把它变成现实。这不是神话,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合理地应用了“广播制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