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员》2009,(2):4-4
近日,凤凰卫视等10余家华人媒体机构主办的“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揭晓,在2008年9月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团队获得该项大奖。神七任务航天员代表刘伯明、景海鹏参加了3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的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2.
黄伟芬 《航天员》2013,(5):31-33
杨利伟首飞距今已整整十年,“十”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字,但它却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辉煌历程中的每一次突破。回首神五任务,当年的一切似乎仍历历在目,仍激动人心。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十周年之际,我们特邀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她是当年第一批航天员及神五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此,让我们随她一起来重温首飞时有关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09,(5):4-5
2009年9月22日,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邀请,美国航天基金会代表团抵京访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     
《航天员》2010,(3):6-8
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圆满完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4月30日报道.历时近50天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五发发射场合练任务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2.航天科技发展驶上新航程,第四次工作会描绘美好蓝图。 3.宇航发射11战11捷创新高,“委星一号”拓展整星出口新领域;4.导弹武器研制成果喜人,多个重点型号取得重大突破;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航天第一炉”引领煤化工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     
《航天员》2013,(5):8-9
神十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 据载人航天工程网8月20日报道.20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颁奖授称大会在京举行。7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张晓光、王亚平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7.
吴国兴 《中国航天》2003,(11):30-3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很有特色: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就事论事,除了对技术原因进行分析以外,重点对美国航宇局的载人航天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什么是载人航天文化?在《调查报告》中先后出现“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和“载人航天文化”三个相关联的概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航天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因为美国航宇局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府组织,因此在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10月 16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成功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终于从梦想成为现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85 11研究所经过 10年的奋斗 ,出色地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参加单位之一 ,85 11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陆伯祥同志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飞船应用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另外 ,李明同志被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郑婕  相似文献   

9.
杨利伟 《航天员》2013,(5):26-29
十年前,他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完美执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中国载人航天首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我们一起重温十年前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10.
孙自法 《中国航天》2009,(10):16-1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9月21日透露,根据“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进入第二步第一阶段,已成功实施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和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行试验,紧接着要开展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即将迈人正样研制阶段。中国载人空间站等后续工程的实施方案正在立项审批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木木 《航天员》2009,(6):38-39
一、质疑方观点 1.奥巴马政府及其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和研发费用的持续增加,曾表示大力支持“星座计划”的奥巴马政府质询NASA:“为什么在已拥有两种可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运载系统的情况下还要开发新一代载人航天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8,(3):5-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11):37-37
历经多次推迟后.由10人组成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终于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题为《寻求一个大国应有的载人航天计划》,共155页。评审委员会称.NASA应考虑采用商业飞行器来帮助实现其目标.或许应取消打算用于发射未来载人飞船的“战神”1火箭。  相似文献   

14.
安全问题对载人航天的成败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美国NASA在载人航天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标准和管理文件.文章也不排斥人的安全意识对载人航天的安全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5.
"神七奋起凌云志,天苍地阔两相知。犹忆奥运惊四海,秋风华夏企旧时"(张磊峰作)。奥运盛事刚过后的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太空出舱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人向着浩渺的宇宙迈出了第一步,撼天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步等待了千年。五年前,航天英雄杨利伟代表中国人执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这一步,我们等待了千年。而今天,神舟七号完成太空出舱,实现了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这一步,我们同样等待了千年。  相似文献   

16.
庞之浩 《航天》2012,(8):36-39
2012年6月16日~29日,中国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后中国还将发射货运飞船、天宫二号和三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建造60吨级大型空间站,并正在论证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安全返回,世人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这次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现可圈可点,堪称完美。那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黄金三人组合是如何从航天员大队优中选优、以毫厘之胜而执行神七飞天任务的?我们有幸约请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杨利伟、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一起为我们解读神七飞行乘组的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9月2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中心与媒体见面.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下是三名航天员的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3,(6):41-42
聂海胜、张晓光出席四川科博会开幕式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0月15日报道,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