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9年4月14日,被以色列各界寄予厚望的"创世纪号"月球着陆器坠毁在月面上,这宣告以色列冲击"世界上第四个月球软着陆国家"的努力失败了。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最终导向成功的失败才有意义。如果详细分析"创世纪号"的飞行过程,可以发现问题还是不小的。如果SPACEIL公司和IAI公司继续按照这样的模式来研制后续月球着陆器,未必能走向成功的终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麻省光球研究小组2008年2月28日发生地点:波兰北部的什切齐内克乡村发生日期:2003年8月11日发生时间:4时35分~4时50分最初目击者:莱赫翻译者:莱丝·霍顿采访日期:2006年10月和2007年2月2004年4月26日,在Rense.com网站上刊载了一篇布赖恩·维凯的"与第三类亲密接触"的文章。令我非常感兴趣的是,目击者发现当UFO离开时,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最受欢迎的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已经新鲜出炉。在2009年的十大科学发现排行榜上,巨蟒、长着透明脑袋的鱼、"幽灵船"残骸以及一些最终被我们吃掉的稀有动物纷纷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官网近日发布消息称,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MAVEN)最新探测发现,火星拥有"隐形"的磁场尾巴(磁尾),且与太阳风相互作用而发生了扭曲。MAVEN项目科学家、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吉娜·迪布拉西奥表示:"我们发现,火星的磁尾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它与在金星上发现的磁尾不同,因为金星本身没有磁场;也与  相似文献   

5.
近日,金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铁龙等与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的磁场探测数据,首次在金星的诱发磁层中发现了磁场重联现象,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4月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一发现对金星大气演化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5月24日,欧空局宣布结束对"斯基亚帕雷利"火星着陆器去年在降落过程中坠毁事故的调查工作,并公布了调查总结报告。作为欧空局同俄罗斯合作的"外空火星"项目的第一步,随"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发射的"斯基亚帕雷利"在去年10月19日实施着陆时在超音速降落伞展开后出现问题。调查发现,着陆器上的惯性测量单元向制导系统发送了错误的姿态数  相似文献   

7.
众眼看宇宙     
<正>土星上神秘的六角形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旅行者"探测器经过土星的时候发现土星上的云层呈现六角形形状。2007年,绕土星运行的"卡西尼"探测器利用红外波段拍摄了图片中的奇异的云层纹路。这张图片侧面表示了自从"旅行者"探测器观测之后,六角形结构稳定的存在了至少20年。与地球上个别形成的六角形云不同,土星的云层纹路有着6条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在征服海洋的同时,也发现许许多多的海洋之谜令人费解,美国的一位学者总结出地球上存在12个"魔鬼三角区"。不过,近代人们议论最多的莫过于"百慕大三角区"和"日本本州南部三角区"。就在不少报纸杂志不厌其烦地讲这些地区如何如何神秘的时候,中国南海也凭空冒出一个"南海魔鬼三角区"来,一度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云山雾罩。说的是1979年5月中旬的一天,  相似文献   

9.
<正>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22日报道,随着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迎来夏至,该星球变暖,神秘"魔幻岛"浮现。这是科学家2013年通过"卡西尼"号探测器的雷达图像做出的新发现,刊登在22日出版的《自然-地学》杂志上。鉴于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之一,因而人们对其新的发现较为关注。"惠更斯"号着陆探测土卫六在已知的62颗土星卫星中,土卫六是最早被发现的,也是体积最大的。这颗亦称"泰坦"的卫星距土星122万千米、直径5150千米,在太阳系众  相似文献   

10.
<正>从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到暗物质和暗能量,哈勃空间望远镜揭开了许多的宇宙奥秘。鲜有科学实验能在25年的时间里不停歇地做出发现、源源不断地产出成果。然而,这仅仅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简称为"哈勃")卓著的成就之一。"哈勃"的观测不仅改变了我们几乎所有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观念,与之有关的航天飞机维修升级任务以及它对世俗文化的影响也使得"哈勃"在科学史上具有独有的地位。"哈勃"的科学成就是如此之多,要列出其中的所有大发现并非易事。因此,在下面所列出的条目仅代表个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     
<正>俄库存"质子"号火箭发动机有缺陷上世纪60年代末首飞的"质子"号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火箭,但近年来该火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发射失败,出现质量控制危机。针对俄航天工业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拟供"质子"号火箭使用的库存发动机几乎全都存在缺陷,71台发动机需彻底大修,其中大多数拟用在"质子"号的第二和第三级上。大部分维修工作可在今年完成,但有些需要拖到明年。(小默)俄空间站舱段出现问题原本计划在2007年加装到国际空间站上的俄制"多功能实验室舱"(MLM),由于各种问题而一直留在地面。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极地着陆器激光雷达实验首席研究员佩尔辛博士声称,他发现火星表面存在着与远古生命体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色素。这是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在美国太空船上进行实验。  此项发现对于外空生物学研究来说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火星上可能至今仍然存在有机生命体,而且,这些物质可能与24年前吉尔伯特·列芬和帕特里夏·安·斯图拉特博士通过“海盗”号太空船在火星表面发现的是同一物质。假如火星上一度存在海洋、湖泊和河流,当时的太阳辐射则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类似地球蓝藻细菌的生命体的存在,而蓝藻…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担心主发动机出问题,NASA将让"朱诺"探测器继续留在53天的长周期轨道上。"朱诺"去年7月抵达木星,进入周期为53天的一条初始轨道。它原定10月份利用其主发动机进入周期为14天的预定科学轨道,但在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其推进系统存在氦阀门打开过慢的问题后,NASA在预定变轨时间到来前几天决定推迟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4月,在第33届太空论坛上,美国航宇局(NASA)的一个新想法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5个航天局代表的支持:为了探索火星,人类需要在月球上"练手"。这或许意味着载人火星探索开始回归比较现实的想法了。不过和其他国家相比,NASA的计划还是有所不同。NASA并不打算再次送人登上月球,而是打算在地月空间做一番文章,搞一个用于任务中转的前哨站。  相似文献   

15.
<正>在6月28日下午,罗贝特骑着摩托车去了"木质头颅"现场。当他走入首先形成的"凯尔特十字"圈时,他再次注意到一种"能量"的存在;于是他到后面形成的"思想泡沫"圈中,并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到"凯尔特十字"圈里,并在圈中心发现了更多的白色粉末。罗贝特很清楚当他下午第一次到这个圈时并没有看到这些白色粉末,而且在他发现这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为什么要说印度的这次任务总体上失败了呢?看起来这样的评价有些苛刻,因为这次印度成功地把探测器发射到了月球转移轨道上,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还成功实现了轨道器与着陆器的分离。着陆器似乎是在最后一刻才失败的,像是万里长征只差最后一步的样子。然而假如我们对比"月船1号"的任务,可以发现,印度这次不能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随后,"玉兔"月球车从着陆器上"走"出来,和着陆器一动一静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共搭载8台尖端科学载荷,用以完成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10,(3):28-29
<正>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及"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将执行5次飞行任务,以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基本建设任务。这些航天飞机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集体退役。  相似文献   

19.
<正>有媒体这样宣称:世界各国注意了,你们知道你们手中的月球石是真的还是假的吗?最近荷兰国家博物馆发现一块所谓的月球石竟然是假的,这对世界上的130多个国家应该是一个提醒。1969年进行的"阿波罗11"号任务和3年后实施的"阿波罗17"号任务收集到的月球石,被当做礼物送给了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20.
迟惑 《太空探索》2014,(1):30-32
<正>最近中国航天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宇航题材电影上。以往,这类电影只在小部分爱好者中传播。但《地心引力》的引进,让普通中国观众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神舟和天宫在国外已经这么有影响力。本片一出,引起了各路影评人和航天人士的大量评论,一时间引发了"大家来找茬"的热潮。应该说,片中的技术硬伤不少,例如碎片轨道问题、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