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与铁路都是我国当前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针对二者的竞争态势,本文从旅客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各自优势,提出采用"空铁联运"模式来协调民用航空与高速铁路的发展,从而优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空铁联运"模型。  相似文献   

2.
高铁VS民航     
刘宇 《今日民航》2009,(5):26-27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中,速度快者取胜。高速铁路是对民航最具竞争力和替代性的运输方式。铁路大面积开行动车组列车,民航与铁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航空与铁路是主要的中长途运输方式,一直存在较强的相互影响。二者之间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促进,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考察了1980年以来全国航空与铁路旅客运输客运量的相互影响,发现铁路客运量对民航客运量有明显的影响,而反之则不成立,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航空公司航线进入后的运营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基于生存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航线运营持续时间的因素,从成本和供给特征、航线和机场特征、市场结构特征、航司合作类型和时间异质性5个方面选取关键因素,以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美跨大西洋市场为实证对象,研究年份为2003—2021共19年,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构建威布尔参数生存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与航线运营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航司在欧美航线的平均运营持续时间为5年,持续运营超过10年的航线占比为16%;(2)距离、航司投入总运力、航线结构、端点机场类型和竞争程度、航司类型及所属区域和联盟对航司航线运营持续时间具有显著影响;(3)联盟和代码共享独立变量和交互变量均对航线生存产生显著影响,星空和天合联盟成员的航线运营持续时间更长,联盟成员在代码共享合作时承担不同承运人角色对航线退出风险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运用规模可变的CCR-DEA模型和规模固定的BBC-DEA模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2007-2014年间的9家中国枢纽机场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三方面进行机场运营效率的分析,并通过投影分析对无效机场进行相应的改进。最后,总结分析结果,确定制约我国枢纽机场运营效率的因素,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民航飞行学员培养过程中的招生、教学、管理、外训四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民航飞行学员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招生过程中学员之间文化基础差异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外训时间的安排及境外航的学员管理存在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腾飞与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曾经"高贵"的飞机如今已日渐走向平民化,并迅速的拓展着市场空间。然而,由于受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旅客对空中服务高期望值等因素的影响,民航企业要想"生意兴隆",提升空中服务质量是一个关键的"卖点"。本文从我国民航运输业空中服务状况入手,着力分析空中服务对民航经济的影响,并对改善空中...  相似文献   

8.
民航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示范性行业,随着历次改革持续放松管制,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呈现繁荣景象.随着去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对管制性行业的反垄断调查, 《反垄断法》适用于民航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民航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保持与《反垄断法》协调一致,继续以破解行政垄断难题,放松和改进市场管制,提供技术性服务等为要点,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和自身职责制定和执行民航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9.
关注     
《今日民航》2013,(10):21-22
<正>国航在西部推出"空铁联运"近日,国航联合成都铁路局,在西部地区率先推出"空铁联运"产品,首期开通成都至重庆、达州、南充以及达州至南充往返线路的联运产品。"空铁联运"产品将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决捷的运输服务,在航空和铁路运输平台上,一次性完成航空、铁路之间不同运输方式的行程规划、行程预定等工作。通过铁路运输网与国航航空网的衔接,为旅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旅客在购买"空铁联运"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民航空保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民航空中安保工作需求的实际出发,提出航空安全员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厘定了包含知识基础、身体素质、意识品格、应急处置4个层面所对应的10个不同维度、31个基本要点,构建了航空安全员职业核心素养的3层同心圆结构模型,以期为民航安保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照准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