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燕 《国际太空》2005,(9):17-19
自从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以来,研制什么样的“载人探索飞船”(CEV,又译为“乘员探索飞行器”)及其运载器,已成为世界航天工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张宇 《国际太空》1995,(2):11-12
NASA打算研制两种商业用的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载器(RLV),一种用于运载小型载荷,另一种可能取代航天飞机。与NASA以往采取的单纯采购截然不同的是,NASA这次将成为研制RLV样机的工业界的合作伙伴,而非用户。这两种RLV样机一种被称为X-33,另一种被称为X-34。它们完全不同,X-34比X-33小。目前,NASA已做好有关RLV的经费预算,以便为签定合同作充分准备和表示其作为工业界合作伙伴的认真态度。NASA官员1994年10月1日在向工业界做这一计划的说明时提出了RLV逐年的详细经费计划…  相似文献   

3.
小号 《国际太空》2007,(3):16-16
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07年2月1日与设在芝加哥的行星航天公司(PlanetSpace)和佛吉尼亚州的运输航天公司(T/Space)签署协议,支持这2家公司进行可运送航天员及货物运载器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国外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近期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志杰 《国际太空》2005,(11):20-27
2004年以来,国外有关航天运输的新计划、新构想和新方案纷纷出炉,令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研制活动新意倍添、亮点不断.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全球共发射了 60个运载器 ,其中包括用于进行 X-4 3 A验证机飞行试验的改进型“飞马座”空射火箭。由于此次发射任务属于非常规有效载荷发射任务 ,因而进行航天发射市场数据统计时将不把它作为统计内容。已发射的 59个常规运载器共把 70多个不同种类的有效载荷送入了  相似文献   

6.
针对验证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控制技术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STM32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闭环仿真系统。基于该套平台,对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开发及设计进行了重点论述,实现了箭上测量单元、计算机单元、执行单元及地面测发控单元的模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完成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导航及姿控算法等关键控制技术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闭环仿真系统设计合理,系统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可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型试验奠定基础,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氢氧发动机参数选择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性能的影响,基于氢氧发动机参数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入轨飞行过程的计算模型,包括运载器运动方程、飞行控制条件和质量模型,研究了发动机混合比对运载器飞行参数和运载器质量的影响规律.在运载器总质量恒定的情况下,随着发动机混合比由4增大到14,推进剂质量和发动机质量先减小后增大,储箱质量减小,三者的综合效果使得有效载荷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7,(9):16-19
航天员太空扔“垃圾”;海射火箭10月恢复发射;进步号飞抵国际空间站;印2009年进行可复用运载器亚轨试飞;印5年内将使发射次数翻番  相似文献   

9.
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采用了两种方式降低航天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一是改进以阿里安-5为主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二是研制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及其相关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空局(ESA)协调各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RLV的研制活动,从未来欧洲空间运输研究计划(FESTIP)、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到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PEARL),直至目前的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  相似文献   

10.
周以蕴 《国际太空》1996,(11):12-13
当1996年初轨道科学公司和洛克韦尔国际公司取消了与美航宇局(NASA)之间的合作合同时,这两家公司就停止研制X-34小型可重复使用的带翼运载器。但是美航宇局官员并不愿意放弃。美航宇局已于今年6月上旬从9个投标者中选择了轨道科学公司制造的一种尺寸更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国抛出的航天运输系统新方案很多,但实际研制进展缓慢,仍普遍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许多研制计划被迫取消或推迟,使研究方向转向下列4个方面:(1)首先突破关键技术;(2)重视验证演示试验;(3)深入进行方案论证;(4)开展比较研究,包括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研制先进、高效、实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尤其是火箭动力单级入轨运载器。1.美法德日俄继续研究高超音速技术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空天飞机实现较难,为期尚远,各国均已将重点转向研究高超音速技术,并倾向于开展国际…  相似文献   

12.
近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将完全利用本国技术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拟在2021年后开始发射。准备研制的该型火箭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2。按照设计方案,该三级液体火箭高50米,最大直径3.3米,重200吨,能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现有的KSLV-1火箭(又称“罗老”1)为液体和固体发动机混合设计,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为期30年的美国航天飞机项目宣告终结。后航天飞机时代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将如何发展?美国已进行了两次X-37B小型无人航天飞机演示验证试验。英国也不甘人后,2011年7月上旬,英国喷气发动机公司(REL)宣布"云霄塔"  相似文献   

14.
航天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把卫星送入太空已经不在话下,载人航天乃至“嫦娥奔月”也早已成行,但要论经济性和便捷性,航天运载器与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空间宝贵资源、或实现人类上天日常观光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人们期待着能够在地球与太空之间快速往返飞行、经济上更为便宜的航天运载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载器运载任务,以三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计算,分析为基础,以运载器的结构干质量为优化目标,对三组元发动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对应于最小运载器干质量下的发动机最佳参数与发动机最佳模式转换时间,为将来的发动机详细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表示,该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拟在2014年发射,但要在“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再成功飞行两次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7.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大包线再入过程中,广泛存在模型不确定与外界干扰,会给姿态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案。基于时标分离原理设计了快、慢双回路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自适应律,用于在线估计模型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力矩,并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仿真验证表明,RBFNN 自适应控制器能良好地完成姿态跟踪控制,有效地抑制干扰力矩对姿态控制的影响。自适应律能够在线估计真实的飞行器动态和外界干扰力矩,控制器具有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简爱 《国际太空》2002,(6):8-10
1 美国1 .1 航天飞机□□美航宇局 ( NASA)将航天飞机作为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目前仍在服役的航天飞机有哥伦比亚号、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 4架。自从 1 981年航天飞机首次发射之后 ,美国的航天飞机已完成了 1 0 0余次发射任务。2 0 0 1年 ,航天飞机共执行了6次国际空间站发射任务。虽然航天飞机的发射价格昂贵 ,但它在国际空间站发射任务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此 ,NASA在开展第二代可重复运载器计划时 ,还继续实施了航天飞机安全改进计划。 2 0 0 1年 7月 1 2日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时 ,首次使用了2台改进的 BLOC…  相似文献   

19.
波音一次性运载系统公司的德尔它4H/4050H重型运载火箭2004年12月21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鉴定飞行。但由于火箭第一级推进系统过旱关机,重5993千克的“验证星”模拟有效载荷(又称“重型运载器实用发射业务验证有效载荷”,即HLVOLSDP)以及由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亚利桑那纠1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共同研制的各重15千克的技术试验卫星“三角星”(3CSat)1和2都未能进入轨道。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存在模型不确定和外部干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干扰观测器的递归积分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姿态运动模型,建立了面向控制的模型;其次,设计了自适应滑模干扰观测器,以精准估计和补偿由模型不确定和外部干扰构成的复合干扰;然后,基于递归思想设计了一种新型递归积分滑模控制器,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