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A股市场有四家上市机场公司,分别是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H股市场有北京首都机场、美兰机场两家上市公司。机场业今年6月吞吐量前50家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344万人次,A股四家上市公司上海浦东、广州、厦门  相似文献   

2.
每月要闻     
2000年2月1~29日2月1日股票代号为“0694”的“北京国际机场”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体制改革进程向前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北京机场股票共发行134616万股(H股),每股定价1.87港元,总筹资额为3.5亿美元。该股票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在国际市场上市的机场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7只机场股。2月1日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与美国童达屋酒店集团(STARWOOD)在北京签署了双方大型计算机生机系统联网的正式协议。根据协议,国内5000多家民航机票代理处可以直接预定喜达屋集团在全世界对个国家拥有的700…  相似文献   

3.
2001年2月7日,以原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基础、国内全部20家航空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第一个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有高科技企业,也是继南航、东航和首都机场后第四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民航直属企业。中国航信的成功上市不仅丰富了航空板块和H股公司的内涵,还由于其独特的概念和在二级市场的良好表现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航信,记者近期以书面形式采访了中国航信管理层。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航信首次公开发行的情况?答:经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A股市场第一家“航空运输股”──“东方航空”A股27000万股流通股于11月5日在上海市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标志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继今年2月成为中国民航首家海外上市公司之后再次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国内上市公司,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民航为壮大实力,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迈出的新的一大步。民航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属重点发展行业,发展速度两倍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2000年前,中国民航将新建、改建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机场,逐步实现航行系统现代化。东航作为中国民航首家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得益于中国民航事业迅猛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12月6日-7日,由海航机场集团、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协办的"第八届中国机场发展与投资论坛"在海口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场、工程规划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信息技术提供商、投资融资咨询服务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业内11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美兰机场杨许强副总裁在会上作了《打造南中国通往世界的门户--美兰机场未来定位与方向》主题演讲,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美兰机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及良好的航空市场情况。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应邀参观了美兰机场即将投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06,(7):56-56
5月31日,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发表公报,正式宣布巴黎机场将被部分私有化,其部分股份于今年6月中旬上市。公报说.巴黎机场目前为国有企业,法国政府计划出让约30%的股份,以获得12.1亿欧元以上收益。该收入除一部分上缴财政外,其余将被用于机场扩建。法国政府计划首先转让1540万股巴黎机场股票,将以每股42欧元至48.5欧元的价格向企业出售.私人投资者则可获得每股降价1欧元的优惠。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08,(3):51-51
2月22日,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实现整体上市。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向其控股股东深圳机场集团定向发行2.5亿股股份,每股价格为4.90元。深圳机场集团以其持有的资产及股权按评估值作价认购。  相似文献   

8.
回首1997年,中国民航业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成绩。飞行安全方面,虽然没有能实现第三个飞行安全年,但由于采取有力措施,很快稳定了安全形势,机群保险费率再次下降;机场建设年初确定的8大新建扩建工程全面投产,首都机场扩建进展顺利,浦东机场全面开工,广州新机场获准立项;空管系统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年末北京管制区率先实现雷达管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成功实现海外上市,乐方航A股在上海的上市也取得成功……然而,1997年对中国民航业来说也有一些不尽人意处,如效益不好,客座率、载运率下降,尤其是运输总周转量的…  相似文献   

9.
工业动态     
<正>中航工业创业板"第一股"成功上市8月27日,中航电测(股票代码300114)作为中航工业首只创业板股票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航工业旗下第23家上市公司。中航电测本次共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8000万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中国航信在香港成功上市2月7日,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中国航信本次上市共发行H股31 085.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5%,每股发行价为4.10港元,募集12.75亿港元资金,主要用于建设中国航空及旅游行业新一代的电子分销系统。两家国际领先的旅游信息提供商Sabre、Amadeus及领先的全球航空业网络供应商SITA作为战略投资者各自购买了4 600万港元的股份,国泰航空公司作为公司投资者也购买了4 600万港元的股份。 中国航信是今年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1.
中航动态     
<正>成飞集成获注158亿军工资产近日,停牌5个月的成飞集成披露重组预案,公司将获注歼击机和空面导弹等军工资产,交易估值达1 58.47亿元,而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防务装备核心业务及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公告显示,此次拟注入的军工资产规模达158,47亿元。成飞集成将以16.65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洪都集团定向发行约9.55亿股股份,购买所持3家军工企业100%股权。拟注入的3家企业分别为: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沈  相似文献   

12.
周毅 《民航科技》2005,(2):46-48
本文以机场离港系统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多系统集成的机场离港运作管理系统的设想,并对该系统的具体结构、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航事业更是超常规地发展,有人形象地比喻,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这给体改后的机场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许多大中型机场不断扩建,小型支线机场业务也不断增长。在机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人们常常把弱电系统比喻为“心脏”,而离港系统DCS(Departure Control System)则是这个“心脏”中的“心脏”。所以,离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机场的生产、运营和服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机场进离港系统运行的研究通常只停留在系统输出流量的分析上。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DEDS)的机场离港过程排队论模型,结合统计中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实现离港过程的仿真。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离港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简化模型下各阶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张进 《大飞机》2021,(12):60-64
2021年6月24日,上海机场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上海机场集团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桥公司")、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物流公司")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的相关资产.这意味着,时隔多年后,上海机场启动了新一轮的资产重组工作. 在经过5个多月的等待后,11月30日,上海机场通过公告正式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在这份重组方案中,上海机场拟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机场集团持有的虹桥公司100%的股权、机场物流公司100%的股权以及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资产合计约191亿元.如果交易顺利完成,意味着上海两大机场将基本实现整体上市,而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也将同归一家上市公司运营,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6.
综合简讯     
上海虹桥机场建成集中监管创储区Integrated Warehouse Established at ShanghaiHongqiao Airport上海虹桥机场集中监管仓储区最近投入运行。集中监管仓储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取代了原来散落在机场附近的56家监管仓库,机场空港货物抵港后“一站式”办结海关通  相似文献   

17.
国内机场采用主机集中式的离港系统,而且不同厂家的前端系统能够打印各个相同的登机牌格式,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打印驱动程序。本文以杭州萧山机场离港系统为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VB实现离港系统中值机终端登机牌的打印驱动。  相似文献   

18.
<正>7月30日,海航集团与私募股权基金PAI Partners在瑞士苏黎世签署了收购Swissport公司100%股权的协议,交易规模约为175亿元人民币,将有助于完善海航现有的机场、物流和旅游服务。Swissport目前为全球约700家航空公司客户提供机场地面和货运服务,业务遍布48个国家的270个机场,年保障旅客约2.24亿人,处理货物约410万吨,年营业收入约194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空》2009,(4):66-66
3月18日,装备RNPAR导航设备的南航空客A330-300飞机,在拉萨贡嘎机场上空顺利完成了试飞和验证飞行。空客A330飞机成为全球首架用于RNP验证飞行的宽体客机,南航也成为全球第一家成功使用大型宽体飞机将RNPAR技术运用于高原机场的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20.
《航空港》2010,(9)
<正>8月10日,虹桥机场公司与沪港机场管理公司举行了沪港机场委托管理合同签约仪式,虹桥机场公司总经理孙立、沪港机场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李佳蕙代表双方签署了委托管理合同,标志着沪港机场管理公司已正式受托管理虹桥机场公司的相关区域和业务。集团公司领导吴念祖、何卫国、李德润、汪光弟,上海市有关委办局、民航华东管理局、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以及沪港两地机场相关领导共70余人见证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