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克希德和航空喷气公司的工程师们采用先进的连续混合工艺生产了首批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的推进剂,该工艺过程比常规的固体发动机浇注方法更安全、更快,而且对环境污染较轻。这种连续混合方法不是新工艺方法,航空喷气公司曾在六十年代为海军的“北极星”弹道导弹计划研究过.经洛克希德/航空喷气联合队共同研究后,使得该工艺方法更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1)粘合剂类型;(2)固体含量;(3)氧化剂类型,粘度,配比及含量;(4)金属添加剂;(5)弹道性能剂;(6)推进剂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3.
固体复合推进剂连续混合工艺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了。美国在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连续混合设备。锡奥科尔公司的螺杆连续混合机产量544kg/h,曾用于“潘兴”导弹发动机装药;航空喷气公司的螺杆连续混合机产量1800kg/h,用于“北极星”导弹发动机及φ6.6米助推器装药。洛克达因公司研制出一种用正已烷作载体的液相载体连续混合器,产量2270kg/h;海军推进剂工厂研制出另一种气相载体连续混合器,中试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推进剂混合过程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以立式捏合机混合为实例,分析了扭矩变化规律,得到了混合过程扭矩变化最大值峰出现在固体料加完的工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步;发现了混合机加料过程扭矩随固体含量增加为二次曲线函数,拐点为固体含量85%,超过此值扭矩值变化增长迅速,提出高固体含量配方加料模式;验证了抽真空工艺、固化剂加入前后粘合体系交联反应对扭矩的影响;采用经验公式拟合出扭矩与混合量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与转速呈线性关系来预示需控制扭矩值;以求安全、保质量为最佳混合工艺指导推进剂生产。  相似文献   

5.
固体推进剂由粘度很高的粘合剂与各种添加成分混合而成,混合过程中物料内部产生巨大的粘阻力,且物料主要组分都属于含能材料,混合装备在混合原理、混合过程安全性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根据固体推进剂混合装备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介绍了以立式混合机为代表的有桨批产式设备,以双螺杆混合机、蠕动混合机和多腔混合机为代表的有桨连续...  相似文献   

6.
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调节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硼、AP包覆硼和HTPB胶混合过程中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讨论了镁粉、键合剂对含硼富燃固体推剂药浆粘度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处理,降低了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使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浇注工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希祥  江振宇  张为华 《宇航学报》2010,31(5):1304-1309
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优化设计问题。设计了固体运载 火箭上升段飞行程序,构建了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问题的粒子群算法,通过控制参数 改进和引入函数拉伸策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能有效 解决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问题,优化方案末助推级液体推进剂消耗比原方案减少11.1 %,算法收敛速度快,需设置参数少,易于工程实现。可为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 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控制系统,采用姿控发动机和格栅舵的小型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开展了运载能力分析研究.给出了运载火箭飞行方案,提出了一种飞行程序角的工程设计方法.给出了姿控发动机工作模型,建立了六自由度弹道计算和优化模型,采用混合进化算法进行弹道优化,并给出了仿真算例.仿真计算及分析表明,小型多级固体运载火箭满足发射小卫星的运载能力要求,姿控发动机推进剂分配方案合理,为总体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这项工作是由赫克里斯公司阿里根尼弹道试验室完成的,是为美国海军战术导弹的应用而改进高性能硝酸酯增塑推进剂工作的一部分。总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性能卓越的推进剂,它在舰队防御环境下不会发生脆变。尤其需要一种推进剂能满足或者超过美国海军近代高性能验证发动机(HPDM)计划的要求。方法是将聚乙二醇预聚物用于混合增塑剂(50/50N G—BTTN)作为非脆变粘合剂的主要成分。这种增塑剂系统已在其它的赫克里斯计划中经过验证,与 NG 或 BTTN 晶种接触,即使经过长期的—54℃~—12℃之间的温度循环也不会发生脆变。以1磅规模对固体含量为73%~80%的推进剂进行了试验,以调节工艺性能、力学性能。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能达到 HPDM 计划要求的固体含量为73%的非脆变推进剂。80%固体含量推进剂的研制工作表明,这类推进剂是可行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推进剂系统的设计师们一直在关注着复合固体推进剂压力指数(n)的控制。本文讨论了影响此性能的各种因素及控制复合固体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各种方法。它们包括:(1)氧化剂的粒度、类型及含量;(2)金属类型;(3)氧化剂的包复;(4)弹道添加剂;(5)燃速调节剂及(6)粘合剂等影响。正如所预期的,这些方法均已用来调节压力指数,以适应特殊用途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所需的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将具有颠覆性的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合固体推进剂领域,相比于传统设计和生产工艺,增材制造技术不受装药芯模限制,可设计生产出药型结构复杂、推力可变的药柱,能够大幅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并有望实现一体化打印成型。综述了国内外增材制造用复合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及药柱性能、增材制造工艺、增材制造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由于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的粘性和含能特点,目前大部分研究聚焦在材料挤出成型工艺改进及其相应的复合固体推进剂配方调试、打印药柱的性能提升方面。亟需解决大型复杂药柱配方设计、固化时间长、药柱易变形等一系列问题,以实现复合固体推进剂增材制造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1、引言为了予测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弹道性能,必须要知道推进剂中各组份的粒度或表面积。在塑料型推进剂的制造过程中固体粒子会发生机械破碎,尽管如此,仍发现高氯酸铵的初始表面积与推进剂的弹道性能有关。爆炸物研制公司(ERDE)测量高氯酸铵表面积的作法是采用以空气渗透法为基础的菲希尔(Fisher)筛分机。由于塑料型推进剂中使用的高氯酸铵的比表面积范围通常为1000~9000cm~2/cm~3(0.051~0.46m~2/g),因此,菲希尔法完全能满足这一要求。为了生产较高燃速的推进剂,爆炸物研制公司最近研究的推进剂配方中含有更细的高氯酸铵(9000~10000cm~2/cm~3)。在端羧基聚丁二烯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两种橡胶型推进剂中,即  相似文献   

13.
为抑制高铝含量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物的团聚,研究铝含量为18%、含有机氟化物(OF)的固体推进剂不同燃烧区域中铝粒子燃烧的特性。利用高速摄影系统研究熔铝粒子在推进剂燃面的团聚过程;通过对推进剂燃烧火焰特定位置的低温淬熄,获得终止燃烧的含铝固体粒子,并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使用动态粒径测试系统、激光粒度仪分别对推进剂燃烧火焰区及最终固体燃烧产物的粒子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氟化物产生的气态氟化烃可抑制熔铝粒子在燃烧表面的团聚,可使推进剂火焰中燃铝粒子的尺寸降低约50%,固体燃烧产物中大尺寸(D≥10μm)颗粒的体积分数下降约74.2%。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氟化物使推进剂的爆热及理论火焰温度分别下降9.5%和8.8%,燃速也发生了降低。  相似文献   

14.
推进剂预固化技术与药间粘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室多级推力同心药固体发动机是未来导弹需要的动力源,但是粘结层燃烧特性与被粘结的某种推进剂有差异时,会造成内弹道异常。采用推进剂“预固化”技术是同心药柱装药工艺的有效途径,该技术利用推进剂预固化余留的部分宫能团与第二次浇注的合同固化体系药浆交联成网络,解决两种推进剂间界面粘结的问题。文中探索出的技术途径,不需要增加设备,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可用于同类型复杂的药型装药。  相似文献   

15.
复合固体推进剂整机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复合推进剂界面特性,对实际研制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发动机内推进剂缺陷,采用界面化学反应进行整机修复。提出了粘结模型,介绍了几种粘结配方和整机修复的实例,这种复合固体推进剂整机修复技术能使发动机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内弹道性能,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外关于固体推进剂裂纹扩展的研究现状,总结固体推进剂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归纳影响固体推进剂裂纹扩展的各种因素。分析认为:采用拉伸装置研究有裂纹推进剂力学性能和利用高速摄影系统研究裂纹燃烧和扩展情况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手段;发动机燃烧室内压力、升压速率、裂纹形状尺寸和推进剂燃速是装药裂纹扩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进一步开展各因素和裂纹扩展的定量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锡奥科尔公司开发了含镁洁净推进剂。该推进剂燃气中的Mg(OH)_2中和由AP分解产生的HCl,使其在燃气中含量低于1%。这种推进剂能满足高级发射系统(ALS)的可靠性、成本、性能特征、弹道、力学性能及安全性能的要求。对这种推进剂的可变性和灵敏度的预测表明,该推进剂在可靠性方面与现在含铝的HTPB推进剂相当;弹道可调范围能满足任何ALS的设计要求;由于固体粒子含量低,该推进剂的力学性能良好,生产工艺简单;危险性等级(DoD零卡分级)为1.3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柱结构设计,它具有变直径的中心内孔、后端翼、应力释放/弹道调节槽,能经受发动机工作的恶劣环境,可提供所需要的内弹道曲线.  相似文献   

19.
正《固体推进剂用新型含能物质的制备与应用》是面向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人员和相关含能物质制备人员编撰的一部新著。针对该主题技术前沿,编著者进行了系统全面、严谨的阐述,值得推荐给本刊读者。这样一个主题,前沿性和专业性很强,对选题和著者要求很高。一方面,近年来出版的关于固体推进剂的书籍,主要从固体推进剂的组成、性能、制造工艺等方面总结固体推进剂的研究进展;而含能材料方面的书籍,则主要论述含能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加工工艺等,因此在该书出版之前尚未发现关于固体推进剂用含能物质制备和应用的书籍,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是对该主题的前沿论述,体现了编者的睿智和科学预见性。另一方面,该书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20.
复合固体推进剂浇入发动机时的流变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浇铸时未固化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流动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装药的完整性。增加推进剂的固体含量,可以提高能量特性,却导致药浆的流动性变坏。固体含量高的推进剂呈现非牛顿假塑性流动特性,即表观粘度依赖于剪切应力,以及随着未固化推进剂存放时间的增长,假塑性也增加。本文介绍了在 NASA 主办下进行浇铸研究的一些情况。对浇铸过程中剪切应力的三个明显不同区域和每一区域中推进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讨论。叙述了推进剂组分和工艺条件的变化对表观粘度的影响和浇铸过程中形成药柱缺陷的有关流变性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