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陆军拥有各型装甲车辆1500多辆,包括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弹药输送车、装甲指挥与侦察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架桥车和战斗工程车等,海军陆战队拥有两栖输送车、装甲登陆车和两栖突击车等。这些车辆大部分是外购的,小部分由中山科学研究院、兵工厂或借助民间科研单位自行研制。  相似文献   

2.
榴弹发射器是一种以枪炮原理发射小型榴弹的轻武器。因其外形和结构酷似步枪或机枪,故人们也常称其为“榴弹枪”或“榴弹机枪”,也有的与迫击炮相似,又称“掷弹筒”。在实战中,榴弹发射器主要用于填补手榴弹的最大射程和迫击炮最小射程之间的火力空白区。它是提高步兵分队面杀伤火力密度、增大火力控制地带、迅速而直接地提供火力压制和支援、提高步兵与多种目标作战能力的一种利器,有“步兵火炮”之美誉。目前,除步兵使用外,自动榴弹发射器还装在攻击直升机、海军江河巡逻艇、陆战队两栖运兵车和装甲战车上,是攻击和压制有生目标和轻型装甲目标以及自卫的有效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行榴弹炮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靠自身动力运行的榴弹炮。它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作战力强,便于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协同作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步兵被誉为“战争皇后”,在古战场和近代战争中,它以冷兵器和轻火器为主战兵器、以徒步战斗方式、采取近距离格斗的战法,长期主宰着陆战场。进入20世纪后,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中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的步兵,以崭新风姿出现在陆战场——乘装甲战斗车辆机动和战斗,单兵轻武器与车载重武器打击相结合,既可乘车战斗,  相似文献   

5.
装甲兵是以坦克为基本装备,主要执行地面突击任务的兵种,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中国陆军装甲兵自1945年12月成立第一支坦克部队,1950年9月成立装甲兵领导机关以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由初创时单一的坦克兵发展为以坦克兵为主体、包括自行炮兵、装甲步兵、导弹兵、防空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工兵等诸兵种合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具有强大突击力和战斗力的高技术兵种。  相似文献   

6.
枪榴弹是用枪和枪弹(或空包弹)发射的一种超口径弹药,在结构上与尾翼稳定式炮弹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用于发射的尾管装置。单兵火箭则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攻击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军事器材和野战工事等,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它战术任务。  相似文献   

7.
“防御并不是一面简单的防盾,而是一种良好指导的防御所构成的防盾”卡尔&;#183;冯&;#183;克劳塞维兹。坦克的装甲与反装甲武器之间的发展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装甲与反装甲技术一时之间可能是某一方领先。竞争是永无止境的,然而就其基本逻辑而言,装甲相对却是居于劣势的一方;反装甲武器顺攻击之时总是集中破坏一处的装甲,但装甲却必须防护全车,正所谓备多而力分。幸好反装甲武器哑袭的方向并不平均,过去的作战记录显示,45%的攻击来自正面左右各30度的范围,无怪乎坦克常在车体与炮塔下面提供最厚重的装甲保护,不过,这种传统的装甲防护模式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是北约的重要组成国,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一直依靠美国提供军事援助,后由于美国对外军事战略的改变,意大利于1982年启动“陆军再装备计划”,陆军采购经费增加。意大利陆军放弃了原定购买“豹”2坦克和其他国家先进步伐战车的计划。决定自主研制成龙配套的装甲战车。由此,意大利坦克装甲车辆进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建立完整的陆军装备体系。仅用10年左右时间,意大利就相继研制出了“公羊”主战坦克,“半人马座”轮式装甲车,“美洲豹”轮式装甲车和“标枪”步兵战车。它们构成了意大利陆军“装车部队现代化计划”的核心装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军装甲骑兵团最初的作战任务是在军级部队进攻作战时。首先深入敌方区域,与敌防御部队进行先期接触.以探明对方的火力部署。同时,根据情况,占领前进基地.为军主力部队快速展开进攻提供保障。如果敌装甲部队开始反击,装甲骑兵团将依靠自身强大的火力对敌先头部队展开猛烈攻击:而敌方按兵不动并实施防御作战时,装甲骑兵团则采取非接触战场监视.并不正面与敌交火,等待后续装甲师的增援。一旦主力部队完成集结并发起进攻后.装甲骑兵团负责掩护己方装甲师薄弱的侧面或迂回到敌侧面实施攻击。在冷战时期.装甲骑兵团被称为“军长的手臂与耳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步兵具有无与伦比的作战弹性,而这也是其最大的优势。和其他兵种相比之下,步兵仅需最低限度的补给便能够在极端恶劣的天候和崎岖地形中持续作战,并且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对敌侧翼及防线后方进行渗透和奇袭。在攻势作战中,训练有素的步兵特遣队能于攻击发起前先行渗入敌后进行侦搜,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情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配合大部队的行动发起在敌后方进行交通线破坏或摧毁敌指管通情的重要据点;而在防守作战中,步兵部队更可以利用地形特性,配合伪装和欺敌佯动,再加连打带跑的游击战术运用,以小吃大,迟滞敌军攻击势头,削弱其部队士气,以争取时间纵深,形成对己有利的作战态势。  相似文献   

11.
ZSL90式轮式墟甲车(简称90式)是WZ551最列的原型车.其总体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通用性和经济性原则.90式轮式装甲车采用了铁马SC2030型汽车的动力传动和操纵系统.安装了与89式厘带装甲输送车通用的25毫米机关炮.使用了86式步兵战车上鞭成熟的超压式半自动集体三舫系统战斗室抽风机、潜望铺劓击孔球形座:并借用了63式水陆两牺坦克上的电动排水装置舫浪板传动箱以及其它成熟车型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2.
在80年代先后问世的几种步兵战车中,瑞典的CV90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CV90车族是为了满足瑞典陆军的需求而于1984年开始研制的;1989年开始样车试验;1993年1月第一批CV90-40步兵战车交付瑞典陆军;在1994年竞争挪威陆军步兵战车招标中,CV90-30N力挫德国的“美洲狮”、英国的“武士”、西班牙和地利联合研制的“阿斯科德”及美国的M2A2等步兵战车而获得了104辆订单。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载军的发展趋势和经常性地区冲突的加剧.要求现代战车必须具备全装甲防护、良好的机动灵活性,其式器装备要能够有效地完成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各种作战任务。轮式装甲车最能适应这些要求,因此许多先进工业国家都大力发展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俄罗斯也不例外,其BTR系列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不仅装备数量多,而且形成系列。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最新研制的BTR-90(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经过工厂和作战使用试验,目前已投入生产,将成为21世纪装甲部队的重要装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末是东西方冷战高峰期,西欧国家对华约的装甲突击力量倍感恐惧,为此大力开发各种反装甲武器,并吸取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武装直升机的经验,开始研制反坦克直升飞机,以此来抵消华约的装甲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替换一系列赶不上现代战场的反坦克武器(包括沿自俄式RPG-2及RPG-7系列的单兵火箭发射器,以及过去大量装备到营级步兵单位的无后坐力炮)解放军引进了口径达120毫米,有效射程800米的PF98反坦克火箭系统,以大幅加强步兵的反坦克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台湾军方在2003年的春节战备加强活动中,驻湖口的装甲部队对媒体首度正式公开两辆配备有反应装甲(ERA)的CM11“勇虎”坦克。该坦克装备反应装甲套件虽然只是试用性质,不过仍颇受注意。  相似文献   

17.
国产新型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于1999年12月20日出现在驻澳部队轻武器装备中,并于2003年8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驻港部队武器展示会上闪亮登场,令观者驻足,引起各方人士的极大关注。该武器系统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步兵反坦克武器,主要装备我军步兵作战分队,用于攻击敌坦克、装甲车辆、自行火炮,  相似文献   

18.
美国空军的空地勤组员,齐聚在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Hill AFB,utah)中队的任务提示室中监视器屏幕前面。在这监视器的屏幕上,一辆遥控的坦克沿着碎石子路而下,后面还用一条200尺长的钢缆,拖着一辆空的装甲步兵战斗车(APC)。标定器显示屏一直显示这辆坦克与装甲运兵车的全景,并辅以由坦克往后看装甲运兵车的情景,以及由坦克驾驶手往前看的情景,让这批“观战者”能清楚的看清战场状态。这两部车子持续在碎石子路上前进,既不壮观也不像是有什么值得这样吸引众人目光之处,但是围在监视器旁的空地勤人员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的屏幕看。突然一个深色的目标物从屏幕右边一闪而入,接着该物体在装甲运兵车旁边约0.92米之处激起了一片烟云与尘土,这批观众则顺势发出了喔、啊的惊叹声。  相似文献   

19.
一场激烈的对抗演习正在进行之中。我军坦克和步兵战车向“敌人”发起猛攻,并迅速在其阵地中撕开一个“缺口”。随即,我后续部队利用突破口进入战斗,向“敌人”纵深阵地进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突然在纵深阵地前起爆了临时反坦克壕,我坦克和步兵战斗队形前进受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说起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许多读者朋友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红箭-73”和“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两者分别是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上坦克装甲防护技术的提高,主动防护装甲的出现,使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效能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