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序号运载火箭名称发射中心发射日期卫星名称星箭分离轨道备注1长征一号酒泉1970.04.24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近地轨道成功2长征一号酒泉1971.03.03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近地轨道成功3长征二号酒泉1974.11.05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失败4长征二号酒泉1975.1126第1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5长征二号酒泉1976.1207第2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6长征二号酒泉197801.26第3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7长征二号丙酒泉1982.09.09第4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8长征二号丙酒泉1983.08.19第5颗返回式卫星近地轨道成功9长征三号西昌1984.01.29试验卫星大椭…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如 《国际太空》2000,(10):6-8
1 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截获敌方雷达、通信和导弹遥测等系统的无线电信号。由于电子侦察卫星运行轨道高 ,特别是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 ,它所接收的地面信号是低轨道卫星的 1/ 5 10 0 ,所以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大型接收天线 ,故又称其为“大天线伞”卫星。美国电子侦察卫星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见表 1)。目前 ,电子侦察卫星有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和大椭圆轨道两种 ,按侦察信号类型分类 ,它们又可分为通信情报侦察卫星和电子情报侦察卫星。表 1 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一览 1 )运行轨道 第一代(60年代 )第二代(70年代 )…  相似文献   

3.
我国月球探测卫星的飞行过程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调相轨道段:月球探测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先围绕地球运行一段时间。通过三次近地点变轨,逐步抬高轨道的远地点。在第三次变轨后(11),卫星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奔向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2) 地—月转移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是一条复杂的曲线,卫星要飞行5~6天,其间根据轨道的具体参数进行1~2次中途修正(13,15),以保证卫星正确进入预定的月球轨道。(3) 环月轨道段:当卫星达到距月球200千米时,卫星进行减速制动(18),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运动的月球极轨道。此后经过两次近月点制动(20,2…  相似文献   

4.
梁巍 《国际太空》2000,(10):1-3
美国目前在轨的照相侦察卫星有 5颗 ,其中高级 KH- 11可见光成像卫星有 3颗 ,“长曲棍球” (L acrosse)雷达成像卫星有 2颗。这些卫星组成星座进行军事侦察 ,以提高时间分辨率。1 照相侦察卫星星座的配置3颗高级 KH- 11可见光成像侦察卫星分布于三个轨道平面。第一个轨道平面为晨昏轨道平面 ,轨道倾角 97.9°,位于该轨道平面上的高级 KH- 11能每天两次对中纬度地区进行重复侦察。1996年发射的美国 - 12 9卫星位于该轨道平面。第二个轨道平面为白天、黑夜轨道平面 ,轨道倾角 98.7°,1995年发射的美国 -116卫星位于该轨道平面内 ,它也能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LEO-LEO掩星事件仿真,分析卫星轨道参数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和卫星间相对角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影响较大的LEO-LEO卫星轨道参数依次为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轨道高度,近地点角距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影响不大;LEO-LEO卫星轨道倾角互补时,掩星事件持续时间最短,为98s;两颗LEO卫星轨道倾角之和或者升交点赤经之差在120°-240°范围内,掩星持续时间约100~150s;两颗LEO卫星轨道越高,掩星持续时间越短;掩星发生时,LEO卫星间水平方向相对角速度最大值约为0.14(°)·-1,俯仰方向相对角速度最大值约为0.078(°)·s-1.   相似文献   

6.
周傲松 《国际太空》2002,(11):23-26
1 引言 □□星间链路(ISL,Inter-Satellite Link)是指在卫星与卫星之间直接进行无线电传输的链路。按照卫星所处的轨道区分,星间链路一般可以分为静止轨道-静止轨道之间、静止轨道-非静止轨道之间、非静止轨道-非静止轨道之间3种类型。 在目前阶段,星间链路的用途主要有3  相似文献   

7.
光压摄动对卫星姿态轨道耦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卫星对地测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卫星轨道的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 目前Topex, Jason-1, Jason-2等一系列海洋测地卫星的轨道计算精度已经达到厘米量级, 相应对卫星动力学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 以Topex海洋测地卫星为背景, 考虑卫星帆板有规律的运动, 将其几何形状简化为高精度轨道计算中比较通用的Boxing-Wing模型, 计算了Topex卫星的Boxing-Wing模型在轨运行中受到的太阳光压力及光压力矩. 考虑卫星姿态和轨道耦合的情况下, 计算了太阳光压力及光压力矩对Topex卫星轨道半长轴和卫星姿态的影响. 通过一个轨道周期的计算可知, 光压对卫星轨道半长轴的影响大约为9cm, 对卫星滚动角和俯仰角的影响在6°左右, 因此, 在高精度的轨道计算和姿态控制中这个影响是应该考虑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目00:55,美国铱星公司正常运行的铱-33(Iridium-33)卫星与俄罗斯报废的宇宙-2251(Cosmos-2251)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km处相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相撞卫星简介1.1铱-33卫星铱-33卫星属于“铱”星系统,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低地球轨道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66颗卫星与11个关口站组成,卫星分布在6个极轨道面,轨道高度780km,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23日,日本“纽带”(KIZUNA)高速因特网卫星(见图1)由H-2A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976km、轨道倾角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星箭分离;3月1日,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经过3个半月的初始性能测试,卫星各项指标良好,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0.
闵士权 《国际太空》2010,(10):26-34
<正>1卫星与地球站发展趋向□□自1965年全球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投入商用至今,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与地球站总发展趋向是大卫星小终端。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2000年用H-2A火箭发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陆地观测技术卫星(ALOS)。ALOS是一颗装有大型单翼太阳电池帆板和天线,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重3900kg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高度为700km,轨道倾角为986,轨道周期为101分钟。它也是自日本1987年和1990年发射海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1992年2月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1996年8月17日发射先进地球观测卫星-1(ADEOS-l),以及1997年发射的一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1999年发射ADEOS-2之后所开发的第7颗地球观测卫星。ALOS载有3…  相似文献   

12.
低地球轨道大气环境对诸如科学探测和对地观测卫星的阻尼作用十分明显,而且阻尼随太阳和地磁活动以及昼夜、季节交替变化范围宽。为了保证卫星轨道精度或飞行状态满足任务要求,需要利用推进系统对卫星受到的阻尼进行实时或间歇式补偿以实现轨道或飞行状态的保持。针对轨道高度220~268km的无拖曳飞行和轨道维持应用,基于卫星轨道阻尼变化和有效载荷指标要求分析,研究确定了离子电推进技术指标、推力调节方案、系统组成、推力控制方案和在轨应用策略,并对推力调节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无拖曳飞行卫星任务匹配的离子电推进指标为推力调节范围1~20mN,推力分辨率优于12μN,与对地观测卫星轨道维持任务匹配的指标为推力调节范围1~25mN,推力分辨率100μN。研究提出的针对超低轨道卫星应用需求的高精度推力连续调节离子电推进技术方案,具有工程任务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 通信广播卫星发展趋势2 .1 卫星2 .1 .1 静止轨道卫星□□商用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大容量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手持机通信用的窄带业务通信卫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用的宽带业务通信卫星。其用途和地球静止轨道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发展方向仍然是大功率、宽频带、长寿命。表 9给出了国际通信卫星 (IS)第 1代~第 5代的性能提高和效益增长情况。从第1代~第 5代卫星性能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及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个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表 9 第 1代~第 5代 IS卫星的性能和效益情况卫星名称 IS- 1 IS- 2 IS…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2014年,全球共进行了23次民商用通信卫星的发射,共计将42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有1颗发射失败。在所有成功发射的卫星中,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23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9颗、中地球轨道(MEO)卫星10颗。共有14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发射了卫星,其中,美国11颗,欧洲12颗,俄罗斯8颗,其他国家共计发射11颗。商业化程度高是通信卫星的突出特点。截至2014年底,国外共有528颗通信卫星在轨,其中商用卫星48 3颗,约占91.5%;民用卫星45颗,约占8.5%。在轨的民商用卫星中,美国数量最多,共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现在轨道上运行的“钻石1A”地球观测卫星的后继星发射工作前景暗淡。钻石1A卫星获得的图像向西方出售,但当后继星发射至轨道的可能性不大时,销售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钻石1A卫星是利用礼炮号轨道站的运载舱改装成的过去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重18.5吨,沿机身侧面搭载两台合成孔径雷达。1991年8月31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至远地点279km,近地点232km的轨道高度。由于轨道高度较低,因此,空气阻力大,大约在1993年3月再入大气层。然而,研制与应用该卫星的战罗斯的南方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星通信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预测21世纪的卫星通信技术发展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的卫星轨道 1.极轨道卫星群,如包含有星际链路相互连接的“铱”卫星系统; 2.大椭圆轨道卫星群,如苏联“闪电”型那样的卫星系统,用于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4月 18日 ,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其迄今最为强大的首枚“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GSL V) ,将 1颗试验通信卫星 Gsat-1送入近地点 180 km、远地点 36 0 0 0 km高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随后 ,Gsat- 1卫星使用其本身携带的燃料使卫星到达最终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但据法新社 4月 2 4日报道 ,Gsat- 1卫星因故障到达了一条周期为 2 3h0 2 min的轨道 )。此举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中国之后第 6个能够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不过 ,仅仅在 2 1天前的 3月 2 8日 ,GSL V火箭在印度 Sriharikota岛的 Shar发射…  相似文献   

18.
海专 《国际太空》2002,(7):14-17
□□2001年12月7日美国发射了海洋地形卫星Jason-1,它是Topex/Poseidon卫星的后继星(这两颗卫星均为美、法合作制造),是美国地球观测系统 (EOS)计划中海洋地形卫星系列中的1颗卫星。 1 Jason-1卫星的技术指标 Jason-1的轨道参数与Topex/ Poseidon相同,轨道高度、截距  相似文献   

19.
“全球星”系统是卫星技术相对简单、卫星数量适中、形成星座复杂程度较低的典型。该系统没有星间链路,在卫星上对通信信号不采用复杂的处理技术,可实现投资低、周期短、技术风险小等快、好、省的目标。“全球星”系统空间部分由在1414km低地球轨道的48颗卫星组成。低地球轨道允许实现类似地面蜂窝电话那种低功率手持机卫星个人通信。1星座参数48颗卫星位于倾角52”的圆轨道上,星座由8条轨道平面组成,每个轨道平面6颗卫星,轨道平面间隔为什”。轨道平面内的卫星间隔为600,轨道平面间的卫星相距7.5“。2系统容量在该方案中,用户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最新消息     
美国火箭发射一挫再挫 5月4日,波音公司制造的新式德尔他-3火箭遭受了连续第2次的发射失败,其第2级火箭出现了故障,把价值2.3亿美元的猎户座-3通信卫星送入了错误轨道。这是美国火箭在1个月之内第4次把卫星送入了错误的轨道。4月9日,1枚大力神-4B火箭在发射“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时,因火箭故障,使价值2.5亿美元的卫星留在无用的轨道上。4月27日,雅典娜-2火箭在发射伊科诺斯-1小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时,因火箭故障使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现无法与卫星联系。4月30日,1枚大力神-4B火箭发射再次失败,未能把价值8亿美元的第1颗第2代“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