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调频式激光雷达、调频连续波测距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了目前激光雷达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在国内外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测量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美国空军正开始积极地把其先进技术基础转向航天领域,以便为21世纪更加一体化的航空航天作战行动建立新的技术基础。航天系统在美国空军所承担的使命和全球作战行动中已变得十分重要,因而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把美国空军的名称正式改为美国航空航天部队(U.S.Aer...  相似文献   

3.
正空中客车集团(Airbus,以下简称空客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防务集团,在宇航系统制造领域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是欧洲航空航天防务产业的代表企业。空客集团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快速发展,能够与美国波音公司(Boeing)、洛马公司(LM)等并驾齐驱,不仅在技术和产品上具  相似文献   

4.
先进制造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由于科技发展及各类不同学科新技术的渗透,传统的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从设计和成形方面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分析,指出了先进制造技术不同于传统制造技术的本质特点及该领域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 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息与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自动化工程、流体力学和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可靠性工程与失效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文章。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民用方面以及具有航空航天工程背景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也在本刊优先考虑之列。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商业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微重力3D打印机在"国际空间站"依照美国航空航天局从地面发送的设计文件打印出套筒扳手。3D打印机未来有望用于制造"国际空间站"30%以上的备用部件。近年,美、欧、日等国家或组织积极开展了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尽管目前在太空中进行3D打印尚处于试验验证阶段,但已规划与实施的诸多在地面上进行增材制造的项目表明:3D打印技术已在卫星与火箭等航天制造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应用潜力。调查显示,其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应用份额已占全部应用领域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  相似文献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3(4):F0003-F0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  相似文献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  相似文献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4(1):F0003-F0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  相似文献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內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內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论文作者及内容1.1本刊面向海內外所有学者。1.2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航空航天系统的研制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微处理机计算速度和容量的迅速提高,使得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数据的存储和检索等各个领域都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也极快。此外,结构、结构力学、热物理学及气动热力学的分析和试验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工程技术新成果已经应用于飞机、航天  相似文献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特制定本简则。1 论文作者及内容1.1 本刊面向海内外所有学者。1.2 主要刊载与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及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宇航科学与工程、信息与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自动化工程、流体力学和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可靠性工程与失效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文章。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民用方面以及具有航空航天工程背景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也在本刊优先考虑之列。1.3 本刊只接收学术及科研论文,不刊登研究简报和快讯。2 来稿要求2.1 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2.2 论文为原创作品,尚未公开发表过,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9,(8):8-9
中国航天三院306所成立于2002年6月7日,主要承担以三院项目为重点、立足航天科工集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特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新工艺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任务,具备完善的复合材料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及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先进加工技术、板料成形技术、机械学和机器人技术以及表面工程五个研究中心。部分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空间机器人实验平台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开辟了生物制造与微米/纳米制造技术;表面工程研究中心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同时具有大功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及激光等设备的实验室。建设期间合作完成的“中华Ⅰ型数控基本系统及其典型系统的开发研究”、“大中型注塑件/模具设计、制造集成系统”、“北京柔性制造实验中心系统”的研制和“某发动机热能静压FGH95粉末涡轮盘研制与应用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三院306所成立于2002年6月7日,主要承担以三院项目为重点、立足航天科工集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特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新工艺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任务,具备完善的复合材料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及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西德道尼尔设备公司,从西德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DFVLR)获得有关研究与制造空间用的X波段成象雷达(X-SAR)的合同,包括搭载在航天飞机上的实验装置制造和应用在内,总合同金额为5500万西德马克。 X-SAR是专门用在航天飞机或卫星上的能以高分辨率观测地球表面的合成孔径成象雷达,这种雷达不管云和地球表面的昼夜状态如何,都能观测。预定90年代初在航天飞机上实验。因为此雷达是由美国航宇局(NASA)和西德研  相似文献   

18.
增材制造(AM)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合金构件的加工制造,而很多增材制造合金构件承受循环载荷,疲劳失效破坏十分普遍。通过建立考虑增材制造过程影响的疲劳损伤模型,计算了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给出了弹塑性本构模型和考虑增材制造过程参数的疲劳损伤模型,进而给出了疲劳寿命计算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增材制造金属材料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并从疲劳数据的分散性及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内部的孔隙率2个方面分析了计算误差;讨论了体积能量密度比对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评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最近提出了一份题为“90年代的关键技术”的报告。报告强调,航空航天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继续保持优势对于增加美国的人员就业、创收、理顺贸易关系、促进经济繁荣和加强军事实力都有重要意义。报告指出,美国当前的问题是,美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已逐步减弱,现有的航空航天产品很多是用阿波罗时期,即60年代的技术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6月29-3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洛马公司全球视觉中心举办了"改变游戏规则"(GCD)计划的工业日活动,以加强NASA与政府部门、企业和高校在太空探索创新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本次活动聚焦于学术界、商业界和工业界可能感兴趣的先进技术,展示了该计划所支持的下一代生命保障系统、人机系统、机器人卫星服务、先进近净成形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化显示与环境感知系统、块状金属玻璃齿轮、纳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