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2):144-144
NASA网站2020年1月15日报道,根据NASA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分析.2019年全球地表温度创下继1880年有记载以来的第二高记录,仅次于2016年。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的研究人员发现,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98T。利用气候模型对全球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气温上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8月9日北京时间19时40分,归航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此时,美国肮空肮天局(NASA)地面控制中心播放了一支欢迎曲《来吧,艾琳》,这是一首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流行歌曲。大家都知道,这是NASA在向“发现”号女机长艾琳-柯林斯致敬。正是由于她和另外六位航天员的出色表现,NASA才摆脱了“哥伦比亚”号失事的阴影,顺利完成了重返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3.
正NASA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利用Aura卫星搭载的微波边缘探测器(MLS)数据,分析了2005-2016年冬季期间(7月上旬至9月中旬)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变化。在此期间,南极温度非常低,臭氧层被破坏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氯的含量,适合测量臭氧消耗。研究发现,2005-2016年南极冬季期间,臭氧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4.
纪舟 《飞碟探索》2005,(6):40-40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土卫六是太阳系60余颗卫星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但NASA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发出消息说,正在土星轨道进行探测活动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在两次掠过土卫二时竟然发现,这颗小卫星也拥有大气层。  相似文献   

5.
朱鲁青 《国际太空》2011,(11):27-3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已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于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9月23日坠入地球大气层。该卫星国际编号为1991—063B,已于2005年报废。  相似文献   

6.
行仁 《国际太空》2003,(11):27-32
□□2003年9月21日,美国 “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如期坠入木星大气层销毁,从而完结其14年的太空探索使命。这也是美国自1999年以来首次控制探测器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坠毁。 美国航宇局(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  相似文献   

7.
杭仁 《国际太空》1997,(4):16-16
据美国1997年1月6日至12日的《空间新闻》报道,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新的一份报告说,NASA在发射载人火星航天器之前,至少还需花10年时间,在地面上进一步研究深空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这份题为“辐射对行星际航天员的危害:生物学问题及研究对策”的报告指出,NASA在对辐射危险及其对健康的有害影响获得更深人的了解之前,应当立即增加生物学和空间辐射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经费,并推迟行星际飞行器辐射屏蔽的设计。在地球大气层和磁层外飞行的航天员受到两种辐射源的高强度辐照:一是太阳粒子事件;二是连续的高能宇宙射线。据认为,长期…  相似文献   

8.
9月7日NASA宣布,其庞大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预计将在9月底或10月初无控地再入地球大气层。这颗重6.5吨的卫星的大部分将在再入过程中被烧毁,但有些部分预计会存留下来,并落到地面。NASA称,现在说卫星具体将在何时再入和哪个地区将受到影响还为时过早,但该局正在密切监视这颗卫星,并将向公众通报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是世界上最大的空间开发机构,2008年10月1日NASA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日子。从航天飞机、“哈勃”空间望远镜到“国际空间站”,等等,NASA始终走在世界空间开发的前列。但是,在NASA成立之初,却是其冷战对手苏联占尽了先机。1961年,为了尽快超过先行一步的苏联,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了“10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宏伟目标。到1966年,NASA得到的资金便占到了美国国家预算的4.4%。  相似文献   

10.
<正>NASA网站2017年8月15日报道,20世纪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从干旱中恢复过来的时间越来越长,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尚未从一次干旱中恢复便又遭遇干旱。这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可能导致树木死亡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上。研究人员利用泰拉卫星(Terra)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地面测量仪测算了不同地区的干旱恢复期,发现全球所有陆地地区的干旱恢复期都变得更长,尤其是在热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  相似文献   

11.
<正>NASA网站2017年6月17日报道,2013年发射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探测器自2014年9月进入火星轨道以来,已经绕火星飞行了1000天。MAVEN任务对火星高层大气开展了详细探测,揭示太阳如何剥离火星的大部分大气,使一个曾经适合于微生物生存的星球变成贫瘠的沙漠世界。为纪念MAVEN在轨1000天,NASA网站列举了MAVEN迄今取得的如下10大科学发现。(1)火星大气层持续受到太阳和太阳风的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的换代型号,4月份“猎户座”的一个全尺寸模型在佛罗里达中部东海岸外的大西洋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是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飞船研制以来首次进行全尺寸飞船海上试验。潜水员和工程师们演练了回收方法,并试验了飞船在开放水域中的性能。与阿波罗飞船一样,“猎户座”将在防热罩的保护下再入地球大气层,并采用降落伞进行水上溅落。NASA目前计划在2015年进行“猎户座”飞船的首次正式飞行。首次载人月球飞行拟在2020年前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NASA网站3月15日报道,美德合作的重力勘测和气候试验(GRACE)任务迎来发射15周年。GRACE于2002年3月17日发射,开创了空间遥感的新领域——跟踪水的运动,其获取的科学数据改变了科学家对地球上水的运动和存储的认识。GRACE迄今取得的重要研究发现如下。(1)地下水消耗加剧。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GSFC)的研究人员利用GRACE研究地下水的消耗,发现过去10年里地下水抽取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总统1997年2月6日向国会提交的1998年预算要求,NASA的预算在未来3年中将逐年减少:1997年为137亿美元,1998年为135亿美元,1999年134亿美元,2000~2002年保持稳定在132亿美元。若按1997年不变美元计算,NASA1997年经费比7年前减少了20亿美元;按实际美元衡量,NASA经费在4年中减少了大约10亿美元。晓春摘自1997-02-10~16空间新闻》 美国NASA经费预算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龚燃 《国际太空》2014,(8):29-3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颗专门用于探测二氧化碳的卫星——轨道碳观测-2(OCO-2)于2014年7月2日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OCO-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ESSP)计划中的一项任务。主要用于观测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水平,进一步了解人类在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正回顾美国航宇局(NASA)在2015年的成绩,可以说,这是NASA取得大丰收的一年。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2015年是美妙的一年,我们离火星更近了一步。我们为商业合作伙伴取得的进步喝彩,他们很快就能够将美国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我们也为那些能将我们送往深空、改善航空系统、探索宇宙和地球的新技术和新任务取得的进步而喝彩。"2015年NASA大丰收NASA网站于2015年12月22  相似文献   

17.
未来航空燃料原料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未来航空燃料原料可持续性。以传统石油基航空燃料为基准,分析未来8种航空燃料原料(煤、天然气、能源藻、麻疯树、大豆、棕榈、油菜籽及亚麻荠)的可持续性。评价路径包括原料阶段、燃料阶段和应用阶段。原料阶段考虑基础设施消耗,燃料阶段考虑因电能消耗嵌套引起的碳排放。评价指标不仅包括能量、化石能源、水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GHG)排放,而且包括了环境污染雾霾中的主要成分PM10和PM2.5排放。本文为选择航空替代燃料原料来源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结果表明,在原料阶段,生物基温室气体排放相比石油基均降低,其中大豆油碳减排最明显,麻疯树基航空燃料PM10和PM2.5排放量大,因在种植过程中加入大量化肥。在燃料阶段,煤基费托过程能量消耗大,碳排放高。通过全生命周期分析,煤基费托温室气体排放高,大豆温室气体排放较低,其次是能源藻。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不占用耕地的能源藻具有可持续大规模制备航空替代燃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2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战略规划2018》(以下简称《规划》)。基于特朗普总统签署的《空间政策1号令》和国家空间委员会的愿景,提出发现-探索-发展-实现四大战略主题,明确NASA在2018-2021年及更长远未来的战略方向、目标和优先事项,为在美国领导下重返月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美要在2024年登月,2033年登火星4月2日,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布莱登斯坦说,要在2033年实现登火星。NASA可以通过加快登月进程来加快登陆火星。月球是试验场。3月26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宣布把送人重返月球的时间表前提4年,即提前到2024年。2024年将会是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的最后一年。但很多专家和议员担心NASA无法达到这一期限要求,尤其是鉴于其由波音承造的"航天发  相似文献   

20.
老诚 《飞碟探索》2010,(9):46-47
在美国,NASA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中,在火星不远处发现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