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恐龙是生命演化史上极为精彩的一章,它们演化出不同的形貌来适应环境,有些身披铠甲,有些头顶犄角,有些硕大无朋,有些则凶狠无比。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却在6500万年前的某个意外中,退出了地球的舞台。而曾与它们同时期生活的不少动物,如空中的翼龙,海中的蛇颈龙、沧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都随之销声匿迹。据科学家推算,在这场大灭绝事件中,全球有超过75%的物种都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种的进化,加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动物在不同的时期从进化环节中消失.许多动物种类被生物学家宣判了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正飞行是进化最激动人心的成就。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受到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它的基因又恰好发生了一连串偶然的突变,于是获得了向天空发展的机会。陆地生存的困难由此得到缓解,物种延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环境的选择下,这些动物向天空进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昆虫、鸟类始祖逐渐掌握了一些的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它们不断调整自身,越来越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最终成为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飞行动物。  相似文献   

4.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7,(10):28-29
九、人类是否还在进化?基因库和人类进化基因库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物种所有存活个体含有的基因总和。根据基因库,科学家对人类是否还在进化,大致有两点看法:第一点,在道德和智力的提高方面,人类肯定还在进化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在非洲的3次发现像冲击波一样.震撼着整个人类学的领域,它们向那些长期受重视的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一次是在肯尼亚.在一个地层下面发现了属于280万年前的人的头盖骨和骨头.第二次是在南非,在斯威士兰和纳塔尔之间的边境发现一个洞穴曾有近代类型的人栖居过一时间约在公元前10万年.第三次在坦桑尼亚,发现了据称是375万年前的人的牙齿和颚骨.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阿卡捷米克·杜加尔·吉克索恩的《人类之后,未来的动物》一书,把读者带到了5000万年之后的地球——动物世界中去……就其体裁而言.这是一部非常接近科幻小说的书,但实际上它是作者根据今天科学研究的结果,对人类因某种原因突然消失后.未来地球上动物的进化情况进行的一次颇为有趣的描述。 这位地质学家预测,在将来的某个地质时问,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域会逐渐缩小,最终将在海洋中露出一条宽大的峡带,把亚洲与大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46亿年的发展史中,最具影响的物种只有恐龙家族及人类.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这两个种物种都很不完美,也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没有人希望见到任何一种植物或动物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不管该物种是如何低等和多么不引人注目.但是,直到80年代末,每个小时就有一种物种消失,到2000年,地球上的500~1000万物种中就要消失掉100万种物种.令人伤感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如何拯救所有这些行将灭绝的物种,因为我们现有的资源甚至于无法解救这些濒临灭绝物种中的一小部分.摆在我们面前棘手的问题是,凭借我们并不充足的资源,决定哪些物种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得到登上这艘“诺亚方舟”的允许.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这颗星球已经历经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很遥远的事,与现今的人类社会文明演化无关。譬如,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突然集体大灭绝,这次典型事件也造成了地球其他物种的大毁灭,而人类先祖的出现只是几百万年前的事。现在许多人猜测,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在其几十亿年的演化史上可能多次进化出过智慧文明,只不过都遭受了无  相似文献   

10.
正头足类属于软体动物门中的头足纲,因为头的四周有许多触手,最初人们以为只是用来走路的,故称其为头足类。它们与腹足类同在一个动物门内,某些方面还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大区别,在兴衰道路上更是不同。头足类与腹足类是亲戚?过去认为头足类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后经中国学者研究,才确定它最早始于晚寒武世(距今约5亿年)。但它是由何种动物进化而来的,与腹足类一样仍是个谜。头足类只生活于海里,卵  相似文献   

11.
白剑 《飞碟探索》2011,(3):42-42
按进化论观点,如果人类由猿进化成人,其时至少要经历200万年~300万年。有学者认为,猿分野时代出现在250万年前。也有认为在600万年。500万年前。也就是说,猿们的生存时代及向人类进化的过渡时期,至少要经历数百万年。同时,也必然要遭遇数十次冰川与洪水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澳洲大陆的有袋类以其集中于有胎盘哺乳类而著称于世,其中大多是袋鼹、袋小鼠和袋猫之类,也有一些集中于袋鼠类,它们与鹿的进化地位相近.这就使得澳洲大陆没有“袋虎”或其它大型有袋食肉动物格外令人惊奇.难道在第一个欧洲探险者登上这块大陆前.这些动物就已完成了进化并灭绝了吗?  相似文献   

13.
钱丹 《飞碟探索》2011,(9):32-33
会会点37:欢迎剩余的真核生物!时间:可能在20亿年前。地点:海洋中。加入者:50000种现生的物种,包罗广阔,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动物、真菌、植物和绿藻及红藻有亲缘关系。我们还不清楚它们各自加入到朝圣队伍的时间顺序,只能假设它们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之前已经结成一队了。它们中包括寄生的贾第虫、带壳的有孔虫、具有可爱小壳的放射虫、光合硅藻、眼虫和所有的褐藻。  相似文献   

14.
船舷 《飞碟探索》2014,(12):24-25
说到生命和进化,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但有谁能想到,枯燥的数字也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呢?数字进化的发现者、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克吉斯·阿加米说,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别看它们是些无声又无形的家伙,可在复制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奇本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5.
正尽管现代生活的喧嚣充斥着人们的日常,但人们仍然与自然世界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联系。野生动物和植物启发了人类的历史、神话、语言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野生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带来欢乐,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每一次的物种灭绝,意味着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家园,将有可能是一个孤独和寒冷的世界。科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地球上将有超过100万种动植物物种灭绝,其中有一半是昆虫。它们的消失可能对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例如,近年来蜜蜂数量快速减少,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从达尔文时代至今,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研究很多,人类是怎样走出非洲的,能人和直立人是如何进化的……甚至尼安德特人是否长有红头发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相对而言,人类的未来何去何从却关注较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自身的生物学进化其实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这篇文章认为人类文化进化影响甚至限制了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袁泉 《飞碟探索》2014,(3):44-45
英国《自然》杂志2014年1月16日发表文章称,德国马克斯一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位于西班牙的“骨坑”(Sima De Los Huesos)遗址中,解读出距今约40万年的古人类线粒体DNA序列。这项研究对于揭示人类进化历史和进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不需要神经元,因为它们不必移动就能生活下去。但大多数的动物类群都有神经元。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可能老早就“发现”了神经元。后来被所有的类群继承了下来;也有可能是分别几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这就恰恰说明了恐龙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和动物都需要睡眠,睡眠几乎是所有动物共有的行为,如果破坏睡眠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方面的缺陷。尽管可能有很多因素导致睡眠缺失,但是我们对睡眠和感官处理间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还知之甚少。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墨西哥洞穴鱼,以期弄清其调节睡眠缺失的进化原理。他们在研究睡眠是如何进化的,实验以墨西哥洞穴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