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2月30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为借力飞行绕道木星,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成就了一段共同探测木星的佳话。 该联合探测计划名叫“木星千年飞行”,从2000年10月1日持续到2001年3月31日,离木星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14,(9):13-13
用发臭来形容这里简直太轻描淡写了,这根本就是恶臭!如果你哪一天真闻到了这里的一个臭气泡。你就明白我所说的意思了。就是臭鸡蛋的味道,到处都是一样。自从我踏上木星的小卫星木卫一以来,这种气味就一直刺激着我的鼻黏膜。  相似文献   

3.
美国时间2016年7月4日,美国“朱诺”(Juno)木星探测器历经近5年的飞行,终于成功抵达木星并进入木星轨道,总飞行距离达到2.83×109km。美国时间2016年7月1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朱诺”传回的首张照片。“朱诺”进入木星轨道后,将在木星大椭圆极轨道上工作约20个月,围绕木星飞行37圈。按NASA目前的计划,“朱诺”将于2018年2月结束任务,届时将离轨并撞向木星表面。  相似文献   

4.
正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木星探测器终于在美国独立日当天、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23时53分(北京时间7月5日11时53分)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总飞行距离达到28.3亿千米。它将花费大约20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这颗巨型气态行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探测木星厚厚云层下方的极光现象,并对木星的起源、内部结构、大气以及磁场等相关数据进行探测,2018年2月结束探测。飞行历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将监测彗星撞向木星1994年7月中旬,一颗冰块彗星Shoem-aker—Levy9将与木星相撞,进入木星大气层。这是第一次预测到的天体相撞,因此,在太阳系飞行的航天器和地球上的大型望远镜都瞄准木星。美国巴尔的摩空间科学院的一位天文学家韦沃说:“...  相似文献   

7.
飞行途中的探测 在飞往土星的途中,"卡西尼"号探测器也有惊人之举,进行了一系列探测,包括对处于火星和木星间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木星.  相似文献   

8.
最新消息     
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13日升空它成功施放了价值3.3亿美元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G。该机于7月22日返回地面。“伽利略”探测器于7月13日向木星释放了一个重340千克的圆锥形小型再入探测器它将于今年12月7日触及木星大气的边缘,然后在降落伞的作用下缓缓落向木星表面,首次在木星大气中作化学构成和大气动力学测量。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创下一系列新记录该机于7月7日返回地面。阿特兰蒂斯号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223吨复合体飞行5天,这无论从规模上讲,还是从两者保持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上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朱诺"(Juno)是美国的木星探测器,是继"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后的全球第二个木星探测器,于2011年8月5日由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任务目标是研究木星的起源与演变,探测木星大气、引力场、磁场以及磁球层,调查木星上是否存在冰岩芯,确定木星上水的含量,并寻找氧气。"朱诺"采用了先进的太阳电池阵技术,是在以往探测过木星的深空探测器中首个使用太阳电池阵的探测器,在采用太阳电池阵的深空探测器中飞行距离最远。此外,"朱诺"探测器还针对木星严苛的辐射环境,首  相似文献   

10.
正木星探测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在地球上我们借助望远镜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它的带状表面、大红斑以及它的几颗卫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而且卫星众多,截至2018年,已知卫星数量至少有79个。  相似文献   

11.
去年的“挑战者”号事故影响了行星探测计划,原来“伽里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的飞行计划是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人马座上面级发射,1986年12月穿过小行星Amphitrite,1988年12月到达木星,开始为期20个月的探测。现在航天飞机推迟到1988年飞行,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又被取消,因而不可能再使用现有推进系统将探测器直  相似文献   

12.
<正>在40年的漫漫征途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可谓将这些行星"一网打尽"。对几大行星的探测1.木星1979年2月25日,"旅行者1号"发回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木星的大红斑。它是一个在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了很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自1830年开始,已经被持续观测了187年,但这次我们看到的是高清!第一位看见大红斑的人一般被认为是罗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这个斑点;然而,虎克所  相似文献   

13.
行仁 《太空探索》2003,(12):42-45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的“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木星专用探测器,它曾经完全改变了科学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认识。今年9月21日,它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坠入术星大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福星     
中国古代把木星叫做“岁星”,是因为木星绕太阳一周大致为12年。它每年在绕太阳运行的黄道上移过的角度约为30度,是一个圆周的1/12,30度相当于一年。中国有12生肖,按木星在天空的角度位置,可以推断出一年是12生肖的哪一年,例如鼠年、龙年或者其他什么年。由于木星身躯十分庞大,西方把木星称为朱庇特,他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又把它说成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化身,宙斯统辖着神仙和人类,是众神之父,万人之王,威力无比,神通广大。如果把九大行星比做兄弟的话,那么,木星无疑是长兄。靠近太阳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较小,基本上都是以固体为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28日21时10分~15分,这是一段不寻常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目击了UFO。当时,我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听见奶奶在喊我。于是我急忙跑了出去,跑到院子里后,奶奶指着天空说:“看,那儿有一个东西。”我一看,果然,在头顶的天空中,有一个白色光团。这个光团看上去像罩了一层“雾”,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它比满月略大,而且中心不发光,呈暗青色,也就是天空的颜色。奇怪的是这片不发光的地方也像其他部分一样,像罩着一层“雾”。此外,这个飞行物体飞行时没有声音,光团飞行的速度很缓慢。当光团…  相似文献   

16.
综述美国航宇局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经过一年半的漫长飞行,行程六亿四千万公里,于今年3月5日掠过木星,对木星及其十三颗卫星中的五颗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探测,获得了大量探测数据及照片。仅照片一项,每天向地面传送1,500~1,800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未来木星系探测任务需求,初步设计了任务轨迹。以目前的发射能力,要实现木星的环绕探测必将利用行星借力,需设计借力轨迹。首先将脉冲变轨的轨迹设计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在满足2029—2032年间发射并且飞行时间不超过7年的约束条件下,使用PSO算法对发射时刻、借力时刻、深空机动时刻、到达时刻等参数进行优化,使得探测器需提供的总速度增量最小。探测器进入木星系后,利用木卫3借力捕获至环木大椭圆轨道,又利用木卫4构造共振借力,最终捕获至木卫4的环绕轨道。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天王星飞越的拓展任务,天王星探测器在到达木星时与木星系探测器分离,利用木星借力可无消耗飞往天王星,并在2043年完成天王星的飞越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目击实录     
发光的“蟠桃”  2000年5月15日晚21时,晚自习下课,我与同学宋鸣等人一出学校便骑车往西走。骑到离学校门口50米处,突然在天空看到了一个UFO。于是我大叫起来:“看,天上那是什么东西!”它发出不很耀眼的白色光芒,形状像一个蟠桃,飞行速度非常快,比我看到的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快多了。当时它往西南方飞去,自身慢慢旋转,所发出的光芒也随之转动。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它飞行时没有任何发动机的声音。大约两三秒后,此飞行物飞远了。我和宋鸣拼命追赶,但再也没有看到UFO的身影。这时再看表已是21时04分。  陕西兴平平晨曦…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1997,(2):16-17
1989年10月1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空中成功地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释放。美国航天界一片欢腾,高层人士称“伽利略”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航宇局空间探索的“第2个黄金时代”。 “伽利略”号是所有进入外行星轨道的探测器中最复杂的一颗。受“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等事件的影响,它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年。为慎重起见,航宇局决定取消大约2年直飞木星的计划,而改为借力飞行以6年的时间飞抵木星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12月 8日下午 15时左右,我上完实验课,刚走出实验楼,就看见正东方的天空中有一个飞行物由北向南飞行。一向喜欢看飞机的我马上就看出不对劲,此飞行物呈碟状,在阳光下发出银色的金属光泽。更奇妙的是,此飞行物一边飞行一边旋转,且速度较慢,肉眼可以看清旋转的过程。   过了两三分钟,此飞行物又向相反方向飞行,并且越飞越高。在飞行过程中,它不但闪着金属光泽,而且自身发出忽明忽暗的红光,酷似警车上的报警灯。最后,此飞行物在飞向北方几分钟以后,在半空中停下来旋转了一会儿,接着突然消失在天空中,就像什么也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