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张黑洞照片吸引了全球目光。在智利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主任王仲向新华社记者解答了照片诞生过程中的国际分工和技术难点。他说,没有各国协同努力,就不可能有这项重大科学成果。王仲曾在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工作20多年。他首先解释了黑洞照片的概念。这里的照片指的是事件视界的毫米波射电图像。黑洞的引力非常强,以至于光在其周围一定区域内也无法逃逸,这一区域被称为事件视界。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00,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协调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已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杂志以特刊形式通过6篇论文发表了这一重大结果。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 87(M87)中心黑洞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黑洞”,自从它在200余年以前被预言存在开始,就让多少人为此振奋不已,浮想联翩,许多科学家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者,相继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观点、新理论。尤其是在20世纪,爱因斯坦笔下计算出“时间曲率”所衍生的“黑洞奇点”,  相似文献   

4.
0纪70年代,霍金提出了“黑洞不黑”的原理,这是说黑洞并非只吞食物质和辐射的“天体”,它同时也蒸发出粒子和辐射,此称霍金辐射。霍金在黑洞理论上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原初黑洞。黑洞不光是大质量恒星燃尽核燃料后的归宿,它也可能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一个瞬间。当时有一部分物质在巨大的压力下,被挤压成极其微小的原初黑洞,它们迄今仍飘流在空间各处。现代理论学家认为从原初黑洞中可诞生出许多东西。他们说,这是可测得的,但也十分困难。使用高技术可以捕捉到一个闪光的原子,其光谱类似于钙原子,但专家们感到有些不带…  相似文献   

5.
晓东 《飞碟探索》2011,(4):53-53
5.迷你黑洞 如果关于引力的一个新的激进理论“膜理论”是对的,那么会有数千个微小的黑洞分散在我们的太阳系.这些小黑洞都只有原子核的大小。和它们的大个同胞不同,这些迷你黑洞是大爆炸产生的,并且对时空的影响不同,因为它们和第五维时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晓月 《国际太空》2005,(7):29-29
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5月10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成功地通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X射线观测卫星——“雨燕”(Swift),观测到了2个密度极大的质子星相撞的事件,而相撞的结果就是在宇宙中诞生一个密度相对较小的黑洞。两星相撞的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γ射线。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认为,宇宙只是一个大仓库,用来容纳行星、恒星等天体。有一种理论却认为宇宙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多元宇宙正在设法达到一个“目的”,而黑洞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理论就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客座教授、圆周理论物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斯莫林提出的“宇宙自然选择论”。他认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黑洞生成器,或者说一个不停制造新的婴儿宇宙的优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金牌黑洞     
康旻 《飞碟探索》2012,(3):15-15
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是哪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质量相当于100亿颗太阳的“巨兽”级黑洞。它们那张连光也吞掉的大嘴,足有整个太阳系的5倍大。  相似文献   

9.
“黑洞”很容易让人们望文生义地想像其是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强得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它能吸引周围任何物质,无论是哪种物质一旦掉进去.就再不能逃出。你知道吗?这种威力强大的家伙.也可以应用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10.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1,(8):6-7
【2011年6月20日】 [天文]天文学家日前“目睹”了一个大质量黑洞吞没并撕裂一颗恒星的过程。地面上的科学家接收到了这颗遭遇厄运的恒星在生命最后一刻发出的强烈辐射。这些电磁波穿越了38亿光年的广袤空间。抵达地球。这是黑洞吞噬一颖恒星的示意图,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08,(6):5-5
2008年12月,一个由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尼·科莫萨领导的天文学家小组通过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仪,观测到在一个遥远星系,一颗恒星由于偏离了正常运行轨道,靠一个特大质量黑洞过近,导致自己被撕裂。在被黑洞吞噬前,这颗恒星释放出一道光,同时发出最后的“尖叫声”,这声音在整个星系中慢慢回荡着。  相似文献   

12.
庄林 《飞碟探索》2003,(1):48-48
根据2002年10月16日从法国巴黎传出的消息称,一个潜伏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规模的黑洞吸引了一颗星球,并使之以每小时1.8亿千米的速度在变形的轨道上运行。这颗星球的照片已经被欧洲天文学家拍摄到,而这个新的发现则被认为是第一次证明了在银河系中心有超大规模的黑洞存在。天文学家们认为,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洞,这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大能量之所在。同样,在理论中我们的银河系也存在一个黑洞,但在此前,这个理论上的假设一直没有得到验证。“我们的发现证明,在我们生存的银河系中心的确存在超大规模的黑洞物质。”德…  相似文献   

13.
91什么叫泡泡宇宙论?什么叫泡泡宇宙论?2我们知道,黑洞的边界叫视界。视界是光线能否逃逸的分界线。在视界以内,由于光线不能逃出,所以看不见,得不到内部的任何讯息。视界正是表面逃逸速度达到光速的星体尺度。经过数学技巧上的简化这个尺度r=2M为天体的质量。如果太阳的半径缩小到3千米,地球的半径缩小到1厘米,那么,它们表面上逃逸速度就达到了光速,即光线也不能逃逸出来了。由于这是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在1915年首先计算出来的,所以叫史瓦西半径。在我们的宇宙中,光有一个能达到的最大距离(目泡泡宇宙是由暴涨宇宙理论产生的多宇宙…  相似文献   

14.
杨武 《飞碟探索》2003,(2):23-23
常听人们谈论到我们周围的“黑洞”:美国的赤字,俄罗斯的经济。我们将一个地方称为“黑洞”,是说在那里物质看上去大量地消失不见而又不留任何痕迹。自从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创造了这一词汇以来,它就被用来描写一个引力异常庞大,可以吞噬它周围一切东西,甚至是光的物体。这个异乎寻常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现在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当记者和普通百姓轻松地使用这一词汇时,天文学家却在严肃地探寻这个真正的东西。到目前为止,人们所找到的证据尽管详细,但却令人对黑洞的结论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10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评选出2010年十大太空探索发现,包括“适居行星”、“怪异极光”、“最大满月”、“预测时间尽头”、“黑洞内可能存在宇宙”以及“宇宙之外可能存在未知结构”在内的发现纷纷榜上有名,其中的“黑洞内可能存在宇宙”问鼎2010年最大太空发现宝座。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探测黑洞这里只说恒星级黑洞和星系中心巨型黑洞的探测。它们不向外辐射电磁波,因此无法用各种望远镜对其直接进行探测。但它们总是要“进食”的,这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探测机会。许多恒星级黑洞都有巨大的伴星(它们原先是双星,后来其中一颗变成了黑洞),它是黑洞的食物来源,黑洞的强大引力猛烈地将伴星的气体吸引过来,离黑洞越近,速度越快。不过,被吸引过来的气体并不直接落向黑洞,而是绕黑洞旋转,形成一个旋涡,叫“吸积盘”。盘的外边缘的气体温度较低,在旋转着靠近黑洞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接近落向黑洞的内边缘时,达到几亿度。还…  相似文献   

17.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2,(4):6-7
【2012年2月22日】 [天文]如果美国科学家最近进行的黑洞合并电脑模拟所呈现的景象在现实中出现,那么银河系周围可能存在数百个“流浪黑洞”,每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千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实验——美国海军费城实验简介》,提供了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4):28-28
李雪麟:外星人到底在宇宙的哪个角落呢?我认为在黑洞里!首先,那里是整个宇宙中唯一我们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地方;其次,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几乎把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探寻过了除了黑洞内;再者,如果外星人不在我们最先进的仪器能探测到的范围之内,它们不可能那么快、那么频繁地拜访我们,地球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UFO事件,  相似文献   

20.
图说黑洞     
陈丹 《太空探索》2007,(1):62-64,F0003
黑洞是科学新闻中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哈勃空间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和XXM-牛顿空间望远镜等空间天文台发射升空,并投入观测以来,有关证实,发现和找到黑洞的报道,层出不穷。今天,对公众来说,“黑洞”已不再是陌生名词,但离真正理解它的科学含义,还是一定的距离,笔者尝试以科学图片来诠释黑洞的方方面面,希望此文对读者读解有关黑洞的科学新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