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郦冰 《飞碟探索》2008,(4):12-13
在阿尔弗雷德·沃特金斯发现雷伊线的秘密之后,人们便开始对巨石建筑拥有的能量进行了研究。 沃特金斯甚至认为,这些雷伊线通过的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宇宙能量,所以农作物与动物的生长情况较为良好。也许正是因为雷伊线附近特殊的能量,才使得作物田上不断出现神秘的圆状圈!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14,(1):65-65
所有的光都具有波粒二相性吗?那灯泡里面的光子是怎么跑出来的?为什么灯泡的光不热,太阳的光就热呢?  相似文献   

3.
@陈清贫在我们赖以生存和栖身的太阳系内,其千古不解之谜可谓多矣,随便举几个例子:为什么在九大行星中间,在原本“应该”有一颗行星的地方,却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为什么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自转,唯独金星是反方向?为什么木星和土星的好几个卫星的公转方向,与其他卫星...  相似文献   

4.
敬告读者     
云南读者李季问飞机为什么不能上太空?;北京读者王宇强问火星为何比地球红得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眼里,“用进废退”是一个相当直观的现象。不是吗?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发达,久卧病床的人肌肉萎缩。问题是,这后天获得的性状能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尽管现代生物学发现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区分,已一再证明不能改变基因的后天获得性无法遗传,许多人仍然天真地相信“用进废退”是遗传、进化的一个机理。以前就有人问我,如果“用进废退”是错误的,为什么生活在黑暗溶洞中的鱼的眼睛退化?最近又有人问,人的尾巴为什么消失了?难道不是因为尾巴对我们没用,我们不用它而导致的吗?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托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有人曾经做过统计,人的一生中,做梦的时间加起来约有6年。那么人为什么会做梦?梦的机理和实质又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年红外材料在空间生长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涵盖熔体、气相、液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等生长方法及各个方法生长红外材料的基本原理,在地面生长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进行红外材料生长的优势.同时基于中国利用熔体法在天宫二号上已经进行的ZnTe:Cu晶体的空间生长科学实验及地基实验结果,通过对空间和地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分子束外延方式生长高性能、大尺寸红外材料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红外材料生长的研究方向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实言 《国际太空》2002,(12):3-10
□□人们不会忘记,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后不到4年,加加林就于1961年4月12日乘飞船登上太空。美国也类似。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卫星早在1970年就腾空而起,但直到20世纪的日历全都翻完,中国的航天员仍然没有起飞呢?这一两步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一走就是30年?  相似文献   

9.
云也无常     
《飞碟探索》2008,(12):56-56
云并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阴雨天那乌黑的都称为云。它们让天空变化莫测。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野人不可能存在?为什么某一支猿人的队伍在进化进程中不可能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而停止其向现代人的最后冲刺,以保留其丑陋古朴的尊颜繁衍至今?我们找到了狼和狗、猫和原猫、野猪和家猪同时代生活的实例,这不禁使我们在那林中怪影一闪而过之后对野人与我们同在的命题幻想得心跳。我们丰富的是幻想,而缺乏的是证据。  相似文献   

11.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7,(9):32-32,33
八、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动物也有意识吗 一种被称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人唯一独有的领域,其他动物没有意识,它们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装置。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9):5-5
基因决定命运?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奇迹 《飞碟探索》2008,(2):18-19
罗得人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尊巨大的太阳神像呢?这使人们想起了2300余年前罗得人民的一场反侵略斗争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50,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Kepler),从而揭开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新篇章。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怎样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开普勒”具有哪些技术特征?下面就这些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09,(12):27-27
张展赫:2009年10月《飞碟探索》杂志中,一个关于飞碟调查的有些问题的调查结果的百分数的和为什么不是100%?顺便问一下,贵刊的“星空顶报”栏目使用的软件是什么啊?  相似文献   

16.
神示的文明     
奇迹 《飞碟探索》2005,(6):22-23
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曾有130亿吨的石头从一个地方被搬到另一个地方.这些石料足以建起一座像伦敦这样的城市。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巨大的建筑呢?是什么力量驱动着这些建造者?在这些神秘的古迹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去南极?在我出发去南极之前,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答案啊答案,在无知的风里。又或许,藏在十万里外从未解冻的冰雪里。  相似文献   

18.
陈丹 《太空探索》2004,(1):46-47
2003年,我们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最灿烂的火星。8月27日,火星运行到接近地球到地球至5576万千米的位置,这段距离大约是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时火星的亮度大约是-2.9等,散发着红色光辉,闪亮得非比寻常。此时在南方文件夜空,火星以外的明亮星星还有南鱼座的北落师六(约1.2等)和天蝎座的心宿二(约1.0等)。换句话说,接近地球的火星,成为2003年夏季夜空中最明亮灿烂的星星。什么叫火星冲?什么叫火星大接近?为什么说今年是火星的超大接近?为什么类似的超大接近,往前推,只需要等待284年,而往后推,则要迫测大约6万年?您可从以下风幅科学图解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陈文敏 《飞碟探索》2009,(10):34-35
《通典·乐典》说:“蚩尤率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作龙呤以御之。”这里的“帝”可能指黄帝,也可能指天帝(九天玄女)。“吹角作龙呤”就是用号角吹出龙呤一样的声音。那么,为什么模仿“龙呤”就可以抵御蚩尤呢?为什么蚩尤就这么害怕“龙呤”之声呢?首先我们须知道“龙”是什么?笔者研究认为,中国上古之龙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生物之龙,日本大阪市浪速区瑞龙寺所藏龙标本很有说服力,加上商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龙的雕像等都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红色的火星上,“勇气”号和“机遇”号两部火星车还在继续探测着,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尽管“勇气”号的车身上有许多灰尘,“机遇”号身上却十分干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火星人在帮忙“擦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