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是雷电。人们把静电作为科学进行研究和探索,已经有两千多年,但是,人类对它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静电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年来,静电在军工生产,尤其是电子产品、火工品(例如:炸药、雷管、导弹等产品)生产过程中,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造成许多重大损失,静电已经成为一种“隐形杀手”,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简要介绍了静电产生的机理,分析了装备生产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提出了预防和解决静电问题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降落伞常用尼龙、聚酯类和芳纶等材料,在开伞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静电并具有保持静电的能力,分析和计算了静电对降落伞开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在轨出舱作业时,其穿戴的航天服面临空间尘粒污染的静电吸附增强效应问题,空间尘粒污染会对航天员的健康及仪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文章分析了空间站–航天服静电起电模型,研究了污染物粒子带电机理及带电尘粒在电场作用下的静电吸附过程;在此基础上搭建空间站–航天服电场的静电吸附效应地面模拟装置,并开展了4种航天服表面典型材料对空间中尘埃粒子的静电吸附效应试验验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后续应在航天员出舱活动中设计静电消除装置、处理航天服主体材料表面保持航天服洁净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5.
静电防护是卫星总装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航天器总装过程的静电控制水平,文章以某型号卫星为例,针对卫星总装实施特点,对卫星的总装过程进行了静电防护的相关试验和分析研究.首先使用FMEA分析表格,提出静电防护的关键项目,再利用静电检测手段,对这些关键项目进行静电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数据分析,查找出卫星总装过程中静电防护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静电控制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为航天器总装静电控制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对航天器总装过程静电防护深入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降落伞常用尼龙、聚酯类和芳纶等材料,在开伞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静电并具有保持静电的能力,分析和计算了静电对降落伞开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静电损伤双极肖特基TTL接口电路,失效的隐蔽性很大,对高可靠的电子设备固有可靠性带来了潜在性的危害。通过对静电损伤失效的接口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系统地介绍了静电损伤的机理、失效分析技术、静电分布和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静电防护的概念、成因、机理及危害,针对产生环节和机理,探究了技术防护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从质量体系系统策划、技术选型、设计加固、质量保证过程、生产加工过程方面,分别提出了过程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航天遥感器研制过程中的防静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 ,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10.
魏虎章 《航天制造技术》1992,(1):60-60,F003
半导体器件的组装中,由于静电的影响危害器件质量的事例很多,因此采取各种工艺措施消除静电,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以充分注意,是提高电子设备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某数字单元测试仪在测试固体发动机安全机构过程中由于受到静电放电(ESD)干扰导致的测试终止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了测试仪的静电兼容能力,通过采取低通滤波器可靠接地、测试线绞合、操作面板增加防静电网层等技术,对测试仪进行了抗静电加固.改进后的产品在静电直接放电作用时可耐受8 000 V静电,耦合放电时10 000 V测试仪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卫星AIT过程静电的产生与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AIT过程静电防护的工艺措施和不足,对现行机械损伤风险防护手段带来的静电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IT过程静电防护的建议,为卫星AIT过程的静电防护与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在大气中飞行会使箭体、发动机等表面带电,当静电累积达到一定量级并产生静电放电时,可能对箭上电气设备造成灾难性后果。在众多起电原因中,文章重点研究发动机喷流起电和摩擦起电过程,提出这2种起电方式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相关静电测量试验,确定这2种起电方式的等效充电电流,定量分析火箭最大静电带电电位,为指导单机设计及系统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两个失效分析案例,阐述了其中元器件因静电损伤而导致整个系统功能失效的原因及分析过程,并对实际工作中静电敏感器件的设计、防护、工艺控制、使用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6,(1):25-30
静电加速度计是低低跟踪(SST-LL)重力测量卫星的关键载荷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地球重力场空间变化率的测定结果。为了确保静电加速度计长期在轨工作,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应用动力学方法确定静电加速度计校准参数的算法。首先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及K频段测距(KBR)系统的量测模型;然后将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和静电加速度计观测数据代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方程中,将KBR系统观测数据代入观测方程中,建立静电加速度计在轨标定模型。数学仿真结果表明:静电加速度计的标度因子和零偏估计误差均在0.2%以内,实现了卫星静电加速度计较为精确的标定。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静电的机理,分析了发动机在系统中的电磁环境,同静电起电有关的位置环境,提出了发动机发生静电激发点火的模式。以复合材料壳体并装有丁羟推进剂药柱的固体发动机为例,对其静电发火可能性及防范措施作了分析。按照有关的静电感度标准和试验方法,对发云南壳体,药柱,片状或粉状推进剂和火工品,进行了静电特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结构航天器静电防护特性相对于金属材料结构航天器而言呈现出较大差异。文章针对新型天地往返无人航天器,研制了高温条件下材料电阻率测试专用探头和测试系统,并从材料静电特性、静电防护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复材结构航天器静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冷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导静电型材料,可以满足防静电需要;在航天器地面着陆后,可通过导静电轮胎将飞行器冷结构上的静电释放至大地,实现对航天器着陆后的静电防护;采用局部静电消除的方法,可消除热防护绝缘材料上的静电,将航天器热防护材料表面静电降低至安全范围内,保证再入返回着陆后人员的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针设计与研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月球环境地面模拟实验室中,月表土壤的模拟带电情况测试需要用到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针。文章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针,利用压电陶瓷外加驱动电压可产生形变的原理,以正弦电压信号驱动压电陶瓷周期振动,引起陶瓷片与被测带电体表面间电容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对感应电流的测量计算得出被测表面的静电电位。在实际工作中,其测量范围可达到0~4000V,测量精度优于5%。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表面静电带电测量及其他空间静电带电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19.
粉末涂料及其静电喷塑工艺是继水溶性涂料之后在涂料工业和涂装行业上的又一次的技术革命。该项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喷涂设备:有喷粉枪(高压静电喷枪或摩擦式电离喷枪)、高压静电发生器(配静电喷枪)、供粉器、喷粉室和回收装置;喷涂用粉末有环氧型和聚酯一环氧型;三项主要工序是前处理、喷涂、固化;还包括对工艺参数中影响质量诸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静电对产品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文章在分析了静电和静电放电的产生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卫星AIT(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装配、总装及试验)阶段的静电防护措施,并据此制订了卫星AIT阶段静电防护具体方案,为卫星AIT阶段的静电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