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星 《太空探索》2013,(9):34-37
经过多次推迟,2013年7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2(P S LV-C22)成功发射了其"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A,成为继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之后,世界第六个拥有自制导航卫星的国家。发展计划多年来,印度一直很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运营,以期更快提高国防军事  相似文献   

2.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RNSS)是印度近年重点推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运行能力的区域性军民两用卫星导航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可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的、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并且系统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未来与GPS、"伽利略"(Galileo)等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IRNSS系统建成后,可帮助印度军方对印度次大陆的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区域以及印度洋地区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2017年,发生了2件可能影响未来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发展的大事件,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与"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先后发生大规模的星钟故障,6部氢钟、6部铷钟共12部星载原子钟先后发生故障,涉及5颗Galileo卫星、1颗IRNSS卫星等6颗卫星,其中1颗IRNSS卫星的3部铷钟全部发生故障,印度计划2017年下半年发射补充卫星;欧洲航天局(ESA)也将原计划于2017年8月进行的Galileo卫星发射暂时推迟到了11月。  相似文献   

4.
赵爽 《国际太空》2013,(11):31-34
2013年7月1日,“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由印度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成功发射升空。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6个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对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是我国自行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它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目前系统服务区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可以保证我国重点用户在导航定位方面不依赖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印度时间2016年4月28日,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IRNSS)第7颗卫星,抢在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初始运行能力部署之前,完成了由7颗卫星组成的IRNSS系统空间段的部署,使印度成为全球第4个完成卫星导航系统部署的国家(位列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跻身卫星导航大国行列,拥有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能力的梦想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徐菁 《国际太空》2013,(1):2-10
2012年年底,"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区域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对我国和周边地区将会有怎样的重要影响?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星座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星座相比存在哪些特点和优势?"北斗"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实现国产化有什么重要意义?未来"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以下简称谢总)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2016年国外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国外共进行8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成功8次.其中美国1次,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2F (GPS-2F);欧洲2次,成功发射了6颗"伽利略-全运行能力"(Galileo-FOC)卫星;俄罗斯2次,成功发射了2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M(GLONASS-M);印度3次,成功发射了3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截至2016年底,国外在轨运行导航卫星85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66颗,其中,美国GPS系统31颗,俄罗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11颗,日本"准天顶卫星"(QZS)1颗(主要提供GPS增强服务).  相似文献   

9.
徐菁 《国际太空》2015,(2):50-55
<正>2014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均有新的卫星发射。中国正在加紧研制"北斗"卫星,将于2015年进行全球系统卫星的首次发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或将无法按期完成星座组网。1 GPS系统现代化进程受阻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GPS星座有32颗卫星在轨,其中工作星31颗,分别是GPS-2A卫星4颗、GPS-2R卫星12颗、GPS-2RM卫星7颗、GPS-2F卫星8颗。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8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第4颗卫星IRNSS-1D,使该系统达到了初步投入使用的在轨卫星数量要求,为实际验证系统方案创造了条件。卫星被送入近地点282.5千米、远地点20644千米、倾角19.2度的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随后将利用星上的液体远地点发动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初步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截至2012年2月已成功发射了11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菁 《国际太空》2013,(4):26-3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第三步,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目前,"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拥有14颗卫星在轨运行,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对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者,特别是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者而言,是个不一般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多颗卫星连续跃上太空,在属于它们的轨道上安家。经过这一密集发射组网阶段,中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将在太空中初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年底,"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将有力促进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5月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在武汉召开,为了配合这届年会的召开,特别策划出版了本期卫星导航专刊,介绍、分析和论述国内外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飨读者,希望能对"北斗"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产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期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产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冉承其介绍说,到2012年底前,我国还将有约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届时将按计划完成北斗区域系统的组网建设。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系统组网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世界用户提供全面覆盖的无源导航服务,并为我国及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有源定位和短报文服务。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走出国门到服务世界,"北斗"已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又一张国家名片。那么,这张"国家名片"都包含哪些内容,"北斗"为走出国门又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呢?  相似文献   

17.
赵爽 《国际太空》2014,(3):24-29
早在20世纪中叶,美俄就开始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目前,全球一些主要的航天大国都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已建或在建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日本的“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以及印度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
  如此之多的卫星导航系统出现,必然会引发不同系统间兼容、互操作、频率资源分配、市场竞争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述七大系统所代表的国家和组织积极开展了交流、协调和磋商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为建立一个多系统协调并存、稳步发展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国际上几个主要航天国家和机构都建立了或即将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27颗星组成)、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世界导航卫星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菁 《国际太空》2014,(2):32-37
2013年全球导航卫星的发射数量较少,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1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和1颗“印度区域导航系统卫星”(IRNSS)。但是,几个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或地区都在加紧卫星导航星座的研制和部署,不约而同地将全系统升级换代或投入运行的目标定在了20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夏光 《国际太空》2010,(5):1-10
2010年5月19―21日,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包括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在内的7家单位主办,旨在搭建一个开放、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社会和学术界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参与度,凝聚导航精英,活跃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氛围,促进全球卫星导航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北斗"应用产业蓬勃发展。从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领导、专家、代表,以及国外卫星导航专家,共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