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确认,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的“电信星”14R/“南埃斯特雷拉”2通信卫星5月21日发射后北侧太阳能帆板未能完全展开是因为用于固定帆板石墨缆线的一个小电缆夹松脱,导致北帆板几乎完全丧失功能,使卫星所有者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只能完全依靠南帆板来为卫星供电。南帆板已正常展开。  相似文献   

2.
1月17日,加拿大卫星运营商电信卫星公司的股东劳拉空间与通信公司宣布,电信卫星公司已因其“电信星”14R/“南埃斯特雷拉”2卫星2011年5月太阳能帆板展开失败而在12月份从承保方获得了1.327亿美元的部分损失赔付。  相似文献   

3.
在航天飞机第八次飞行中发射的印度卫星-1B,是美国福特宇航公司西部研制实验室为印度研制的第二颗多用途卫星。去年4月10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印度卫星-1A,曾由于辐射计遮阳用的伞状太阳帆不能展开以及姿控系统出故障等原因而夭折。同样,印度卫星-1B在8月31日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之后,也出现了太阳电池帆板被卡住而不能完全展开的严重故障。这颗卫星的太阳电池帆板由五块太阳电池板组成,并均装在卫星的同一侧。在它的另一侧安  相似文献   

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2,(9):12-15
质子号发射SES-5通信卫星7月10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5通信卫星。这是质子号火箭今年拟进行的10次商业发射中的第4次。卫星被送入静地转移轨道,太阳能帆板已展开。由于同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的"国际通信卫星"19于6月1日由海射公司的火箭发射后出现了帆板展开问题,SES-5入轨后的帆板展开情况有些令人担心。"国际通信卫星"19有一侧帆板曾被卡住,虽最终得以展开,但却已受损,丧失了部分供电能力。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和海射公司还在对问题原因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研制中的资源-1卫星洞察资源-1卫星的“五脏六腑”。资源-1卫星做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试验。未展开帆板的资源-1卫星全貌(封三、封四照片均由潘越荣摄制)。有关资源-1卫星详情,请看本月号“跨上我国空间技术新台阶的资源-1卫星”一文。研制中的资源-1 卫星...  相似文献   

6.
5月20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的“电信星”14R/“南埃斯特雷拉”2卫星。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用其1300系列平台建造,发射重量约5吨,载有46路Ku波段固定和可切换转发器(19路可切换),用于取代西经63度轨位上的“电信星”14/“南埃斯特雷拉”卫星,  相似文献   

7.
整装待发的实践-5卫星(详情请看正文)实践-5卫星展开全部太阳能电池帆板后的英姿,它上天后就是这种状态→风云-1卫星、实践-5卫星、长征-4B火箭在一起进行无线电干扰试验。←实践-5卫星进行太阳电池帆板展开试验。(封三、封四的照片均由袁明月拍摄)实践-5:太空“童子军”中的“新兵”  相似文献   

8.
说法国第一颗国内“电信-1”卫星将于1983年7月1日投入使用。共研制三颗卫星,投资15亿法郎,由法国电信总局和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电信-1”卫星发射重量1020公斤,静止轨道重量为550公斤,三轴稳定,波束定向精度为±0.1度。太阳电池帆板功率900瓦,有12台转发器,6台采用4-6千兆赫频率,另6台采用12—14千兆赫。工作卫星将定点于西经10度,备用卫星定点于西经7度。  相似文献   

9.
6月19日阿里安将欧洲气象卫星-2和印度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同时送入转移轨道。27日印度宣布它的卫星已进入同步轨道。但两块太阳电池帆板中有一块未能展开。此卫星自77年开始研制,79年底结束,周期两年多。卫星上装有两台C波段转发器,600条话路;三轴稳定;起飞重量670公斤,轨道重量352公斤;最大输出功率241瓦;EIRP值为31.5分贝瓦。设计寿命两年。为研制此卫星向欧美各国采购的关键设备主要有:行波管(美)、太阳电池帆板(美)、帆板驱动机构(英)、蓄电池(法)、姿控用的动量轮(西德)等。  相似文献   

10.
英国航宇公司为1986年发射的英国直播电视卫星,向荷兰Fokker公司空间部订购太阳电池帆板。这个可以展开太阳电池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高功率、长寿命的飞行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空间飞行器(以下简称卫星)的电源发生器是采用可伸展的、对日定向的太阳电池帆板。这种太阳电池帆板利用的是某些伸缩机构的弹簧激活原理来展开折叠的贴在卫星两侧(或周围)的帆板。通常,折叠在星体表面的太阳电池压板直接为卫星转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言由于运载工具头部的尺寸限制及发射期间的恶劣力学环境,卫星的太阳帆板在发射阶段一般呈收拢状态,直到卫星和运载火箭分离并进入自由飞行轨道后,帆板才展开成伸张状态,以便达到尽可能大的阳光收集面积。尽管展开过程持续时间不长,但帆板展开动作必然会影响卫星的姿态。特别是左右翼反对称展开引起的卫星姿态扰动可能更大。由于地面条件  相似文献   

13.
10月7日,加拿大卫星运营商电信卫星公司宣布,其“兄弟”F2卫星在此前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关机状态后已恢复工作。电信卫星公司称,卫星10月6日进行了一次“例行机动”,但随后进入自动应急太阳捕获模式。此次机动“引发卫星自行进入安全模式,导致卫星自动关机并指向太阳,以保持电力供应”。导致此次异常的软件错误似乎是由卫星制造方近期提供的一项软件升级引起的。“兄弟”F2发射于2004年7月,设计寿命15年。卫星由波音空间与情报系统公司建造,采用702型平台。波音公司正在协助用户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1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4):12-15
日本1月之间两度发射2月18日,H-2A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多用途运输星”(MTSAT)2。这是H-2A自2001年8月首射以来的第9次发射。该卫星造价140亿日元,包括太阳能帆板在内总长约30米,重约4.65吨,是日本迄今发射的最重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它将和2005年2月发射的MTSAT-1R一起执行航空管制任务。在2010年MTSAT-1R正式退役后多用途运输星将正式接手气象观测任务。2月22日,M-5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发射场升空,成功地发射了“天文”F红外天文卫星、“立方体东京工大工程星”和一个太阳帆板展开试验装置“。天文”F发射后两周进…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5日,“铱”系统的首批5颗星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地进人637km高的极地圆轨道。据透露,这5颗星的遥测数据良好,太阳帆板与天线已经展开,地面控制人员计划用两周的时间将卫星送到780km高的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范登堡基地历史上第工次纯商业发射。发射的成功使得“铱”系统在竞争中领先于它的对手“奥德赛”、“全球星”和ICO等,这些系统都计划在世纪之交用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手持电话的全球移动通信业务。“铱”卫星率先入轨意义非常重大,这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投资,其对定于1997年6月份“…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正"联盟"号发射"资源"P3卫星3月14日,俄罗斯"联盟"2-1b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俄"资源"P系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第三颗卫星"资源"P3。卫星入轨后有一块太阳能帆板未能完全展开,但星上各系统的供电水平尚足以保证工作所需。相关专家正在制订解决问题的办法。"资源"P系列卫星由进步中央特别设计局采用"琥珀"平台建造,配备一个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有效载荷,全色和彩色模式地面分辨率分别为1米和3米~4米。星上还配备一个可覆盖拥有216个光谱通道的高光谱成像有效载荷,并携带了一台大视场多光谱相  相似文献   

17.
瑞典空间公司8月10日与法国航宇公司和欧洲卫星公司(由西德、法国、比利时、荷兰几家航宇公司联合成立)签订制造瑞典通信与电视卫星(Tele-x)合同,金额为六亿五千万克郎(折合法郎六亿五千万)。1988年底用阿里安发射。卫星发射重量将是2130公斤,轨道重1200公斤。太阳电池帆板展开跨度19米。定点在东经5度静止轨道上,并由瑞典、挪威、芬兰联合使用,从而成为北欧一颗区域性通信和电视卫星。卫星主要任务将进行直播电视实验、准实用服务以及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证实,其4月22日发射的“新曙光”卫星不仅C波段反射面天线仍卡在叠放位置未能展开,Ku波段天线展开也一度不顺,最初一度遇到同C波段天线类似的问题,展开过程比预计多花了数小时。两部天线展开情况似乎具有相关性。“新曙光”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载有C波段和Ku波段有效载荷,分别同直径2.5米和2.7米的两部天线相连。  相似文献   

19.
正8月25日,印尼电信公司的电信1通信卫星出现天线锁定失灵问题,用户服务中断。该卫星由美国洛-马公司制造,采用A2100平台,于1999年8月12日发射,设计寿命15年,现已超期服役3年。印尼电信公司请求卫星制造方洛-马公司帮助恢复服务,但未能成功。据美方观测,电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21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中心,用阿里安-2火箭成功发射了西德的直播电视卫星。发射后25分钟,展开两块太阳电池翼时只展开了其中一块,另一块被卡住未能展开。 1987年11月30日按照设想的故障,用星上推力器向静止轨道推进时,以“摇动”释放被卡住的机构,未能奏效。12月5日卫星进入定点位置,这块太阳翼仍未展开。现将美英法杂志的有关报道分别译出供参考。美国《航空周刊》1987年11月30日报道,三轴稳定的西德电视卫星重2080公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