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11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6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一次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
正1967年11月9日,美国的土星5号火箭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发射,把阿波罗4B无人飞船送入太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超级火箭从此诞生了。土星5号后来因为多次成功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为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和天空实验室计划屡建奇功而举世闻名。相比之下,美国的另一个超级火箭——"新星"却鲜为人知。事实上,新星是一项更宏伟的火箭计划,它和土星5号一起堪称火箭星空中两颗最耀眼的"巨星"。  相似文献   

3.
博引 《太空探索》2011,(10):37-39
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作技术准备,美国研制和发射了"双子星座"系列两舱式飞船,用于突破和掌握太空行走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1966年3月,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由"阿金纳"火箭末级改装的目标航天器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交会对接。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指令舱与登月舱实现了首次月球轨道人控交会对接。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晓帆 《国际太空》2010,(2):15-18
50多年来,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航天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演变并没有遵循稳定的发展路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主要经历了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太空探索新构想"。目前,奥巴马政府又计划出台新的载人航天政策,可见,演变过程与总统制的决策制度以及美国保持航天技术领先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时隔58年,人类再次吹响远征月球的号角,这不管怎么说都是激动人心的。回想阿波罗计划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改变,如果真的能建立月球村、实现长期有人值守,就真正向"多星球种族"迈出了第一步。延续阿波罗精神今天美国商业航天界的诸多头面人物在回顾自己如何走上航天路的时候,几乎都会提及阿波罗计划,其中包括马斯克和轨道科学·ATK公司的总  相似文献   

6.
正如我们现在知道的,"阿波罗"计划中所用机器的设计图纸丢失,包含有首次绕月飞行的遥感资料及高质量视频资料的"阿波罗11"号飞船数据带丢失.而且有证据表明, "阿波罗"计划失踪的数据带上还有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任务名称是阿波罗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阿波罗计划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8.
美航宇局月球基地工作小组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说,美国可以在15—20年内实现月球基地着陆计划,建立月球基地所需费用和阿波罗月球着陆计划的差不多,或者说低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阿波罗计划费用约是250亿美元,相当于1984年美元值的750亿美元。美国198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3万亿美元,百分之一为330亿)。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美国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50周年,在航天领域,要提美国的"阿波罗",就必须要说苏联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而要说"联盟号",就不能不说苏联航天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航天领域赢在了"起跑线"上的苏联渐渐感觉到了危机:一是屡败屡战的美国逐渐追了上来,二是自己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从1965年上升2号载人飞船升空并返航后,直到1967年都没有再发射  相似文献   

10.
本列表包括了所有与NASA的"阿波罗"计划有直接关系的航天员.共有29位航天员在"阿波罗"计划中执行过任务,24名曾接近或者真正登上月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