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飞碟探索》2014,(5):18-19
我们邻居的表面正在发生着什么?再远一些,有没有另一些人居住在类似地球的地方,他们也在向天空张望?哈勃空间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审视着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记录着宇宙冲撞的破坏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乔尔丹诺·布鲁诺在1584年写下这样一段话:"宇宙中有无数的恒星和无数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着它们的恒星旋转,旋转方式与我们太阳系的七大行星完全一样.我们只能看到恒星,这是因为它们是最大的天体而且发光;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的行星,这是因为这些行星很小且不发光.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并不比我们的地球更糟糕,而且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居住."  相似文献   

3.
齐锐 《太空探索》1999,(3):22-2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这颗美丽的行星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那么其它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周围,是否会存在行星呢?如果存在行星会不会有一颗行星的环境与地球近似,而适于生命的形成呢?近一时期,各国天文学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利用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搜索太阳系外的行星。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带给我们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3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  相似文献   

5.
79宇宙中有哪些暗物质?宇宙中有哪些暗物质?广义的暗物质是指不发可见光的物质。那么,除主序恒星外的其它天体都是暗物质,其中包括已死亡的恒星,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的小恒星,如褐矮星,棕褐显以及行星、彗星等。宇宙尘埃  相似文献   

6.
1961年,科学家建造了一个巨大而且灵敏的装置,用于接收广阔太空中的各种无线电波,希望能从中发现某些智慧生物的电信号.那次偿试失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类实验一定能够成功.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这样确信外层空间有智慧生命存在呢?首先,现代恒星形成理论认为,几乎每一颗恒星,都有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行星环绕.就目前我们所知,宇宙中的恒星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7.
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仅银河系就有 1500亿个。然而,无论哪一个恒星,它即使有自己的行星系统,也不能永远与之安然相处。一些恒星放出的巨大热量足以把它的行星烧成灰烬,而另一些恒星甚至无力把它的行星烘热。尽管如此,科学家仍然推测银河系有 1%~ 2%的恒星可能会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而且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着生命。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呢?在长篇幻想小说里,游来荡去的总是一些以原子能为食的金属生命,或是存在于宇宙间的思维晶体,或是硅三角之类,不一而足。我们无意与作家争长论短,只想用科学家的眼光观察一下邻近的星球…  相似文献   

8.
夏峰 《飞碟探索》2002,(1):48-48
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仅银河系就有1500亿个。然而,无论哪一个恒星,它即使有自己的行星系统也不能永远与之安然相处。一些恒星放出的巨大热量足以把它的行星烧成灰烬,而另一些恒星甚至无力把它的行星烘热。尽管如此,学者们仍推断银河系有1%~2%的恒星可能会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而且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着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呢?在长篇幻想小说里,游来荡去的总是一些以原子能为食的金属生命,或是存在于宇宙间的思维晶体,或是硅三角之类,不一而足。我们无意与幻想家争长论短,只想用化学家的眼光观察一下邻近的星球。…  相似文献   

9.
<正>太阳离地球多远?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假如太阳以每秒299792千米的速度飞向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众所周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球,它位于我们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还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10.
3 空间天文观测□□空间天文观测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寻找行星系统的源”和“宇宙的结构与演变”这两个战略课题进行。前者将观测最早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形成,发现在太阳系周围的所有行星系统,发现能维持生命的行星,了解在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生命;后者将研究宇宙是怎样开始的?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大爆炸的能量是什么?在黑洞的边缘,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是让宇宙膨胀的暗能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空间天文观测。3.1 引力探测器-B 引力探测器-B于2004年4月20日发射,基本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宇宙新信息     
宇宙新信息钱峰编1996年1月,天文学家聚集在美国圣安东尼奥,相互传递能改变我们对宇宙认识的新发现。天文学家提出结论性的证据认为,他们又发现了与我们太阳同等大小的几颗恒星附近有行星存在,行星上可能有生命的迹象;透过哈勃空间望远镜,他们首次发现了遥远的...  相似文献   

12.
以往科学家认为,恒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周围有一个由宇宙碎片构成的巨大圆盘,像木星那样大小的行星需要数百万年才能从这些圆盘中聚集而成。但是最近,天文学家托马斯·奎因在《科学》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些圆盘在围绕恒星转过几圈后往往就会散裂开来。圆盘散裂后,物质开始迅速聚集,并吸引气体———否则,那些气体会在木星一类的巨型气体行星周围形成气罩。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行星必须在这一阶段形成,否则宇宙气体和尘埃就会被吸走,并被附近恒星的辐射所驱散。这就意味着,如果巨大的气体行星不能迅速形成,那也就无法形…  相似文献   

13.
康旻 《飞碟探索》2013,(11):59-59
在一件事情值得好好思考:宇宙真的很大。在我们的银河系里,恒星数量有4000亿,在可观测宇宙里,有1700亿个星系。多数恒星都有行星,许多行星上含有资源丰富的矿物,要是位于宜居区中.就有液态水存在。可以说,创造生命的条件无所不在。但是,外星人到底在哪里?再转念思考:宇宙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人类则打从20万年前开始在舞台上现,我们存在的时间只占整个宇宙历史的0.01%。在数量这么庞大的外星世界中,其他智能物种应该早就有机会出现,并且早该向整个银河系强力宣传他们的存在。如果有智能物种曾发展出星际交通工具,不用几千万年,他们就应该可以完全攻占我们银河系。  相似文献   

14.
除了太阳以外其他恒星也有行星系吗?从地球上观测,它们太遥远了以致不能观测到,但我们能推测出它们的形状.行星科学家可能会比任何其他专业的科学家都要更多地被问及两个问题:恒星有多少颗行星?它们的行星系是什么样的?我们清楚地知道,行星系是我们居住的唯一场所——这便是太阳系.即使其他恒星的确有行星系,它们也是非常遥远的,以致于我们用任何现存的望远镜都不能观测到这些行星.但是,目前行星科学家十分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从而获得了一系列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据对夸克型物质数量和外星人数目的估测,外星人可能是在90%-99%的总星系物质被转换成夸克型物质的同时就已被造出来。因此可得出一个结论,要满足所有恒星及其周围所有行星,对外星人及其完成宇宙使命所必需的技术装备的要求,真是绰绰有余。借助宇宙信息场获得外星人的信息表明,在我们的太阳系有40个外星人,它们分别住在太阳系某些行星及其大卫星的核心中,甚至住在太阳上,这似乎很像真事。  相似文献   

16.
十九、如何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向何方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宇宙之广,恒星无数,向何方寻找才能更有效地找寻到太阳系外行星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应首先弄清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纪舟 《飞碟探索》2012,(4):50-50
地球上有没有生命?这算是相当蠢l的问题吧?不过如果我们是外星人,真的对地球一无所知,该怎么做才会知道答案呢?又假设,如果我们的位置是在宇宙中另一个恒星系统里的一个行星上,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地球上是有生命的呢?其实我们需要一丁点儿光,在太阳的强光下几乎看不到、稀稀微微的地球反照光——地照。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太阳系是一颗恒星和多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类似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以期发现地外生命。自1995年10月6日两位瑞士天文学家首次在恒星飞马座51附近发现1颗行星环绕其旋转以来,天文学家已在银河系中20多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发现了行星。但遗憾的是,所发现的这些行星大多是单独的。  相似文献   

19.
宇宙茫茫,星系无数,是否还有另外一个“太阳系”?能寻找到另一个“地球”吗?老练的行星搜寻者杰费·马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发现了一颗行星,而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比他迄今搜索到的任何一颗行星都更重要。“每个新的行星系统,都显露出某些人们难以预料的新的怪僻,我们发现的一些行星,就运行在窄小而古怪的偏心轨道上。”马西说。但是,还不曾有人找到过从远处看上去与太阳系里任何行星很相像的行星。然而,这种状况现在已经改变了。2001年8月,马西的同事德勃拉·费希尔曾宣布,他们发现了另一颗围绕大熊座47恒星旋转的行星。这个星系的构…  相似文献   

20.
行星和生命     
宇宙中有无穷的奥秘,其中最大的奥秘是生命现象。组成生命的元素虽然是恒星的核灰烬,但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却是在行星上,所以我们把行星和生命放在一起来介绍。 行星的形成 恒星死亡时抛洒在太空的氢、氦和重元素,形成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团,它们在收缩形成恒星时旋转速度加快,离心力增大。离心力最大的是云团赤道区,它对云团向内收缩起阻碍作用,就是说使引力变弱,收缩率比其它区域小,结果使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