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是一座充满诱惑的城市,只有通过体验和亲密接触,才能充分认识她体验成都从“耍”开始,爱上成都从“耍都·春江花月”开始。成都人的“耍”法到成都,要是不放开肚子.湖吃海吃,那你算是白来成都了。飞哥、秦妹靠说吃就能成明星,下班时间在电台里一啧嘴,就能把开车的和坐车的“香香嘴们”勾得直奔餐馆跑。坐落在成都市中心彩虹桥边上的“耍都”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光小吃就汇集了数百种,什么龙抄手、黄醪糟、夫妻肺片、盘□市、三大炮、邛崃奶汤面、宣兔头、锅中歌冷锅串串、一品粥、松茸包、金谷园钵钵鸡、叫化鸡、三品轩牛肉粉、华兴煎蛋面等等……包你一个月都尝新:烧烤更是五花八门,农夫烤鱼、小李特色烧烤、海洋烧  相似文献   

2.
范锦琳 《西南航空》2012,(2):116-118
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系列漫画书,质朴真实的描绘了一个SOHO族,在大城市中琐碎简单的独居生活,不像文艺青年一样调侃自己单身的不堪和尴尬,也不像2B青年一样掩饰自己单身的寂寥和白日梦。画面和点滴字句透露着生活的平常碌碌,不谈理想不谈哲学不说教不抱怨,像镜子一样,照出每个读者的影子,也照出生活的本质。还有什么比有趣的活着更好呢!在这个剩男剩女当道的时代,独居生活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照顾好自己——阳光总在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时候才会出现;独自旅行更要善待自己,各种"吃好"和"好吃",会让旅行充实和精彩。宜居的成都不愧为美食之都,为城市单身一族创造了很多好吃好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从早到晚,24小时都可以找到觅食的地方。这是个包容的城市,它就能让独食客们吃得有趣,有趣的吃。不要惧怕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旅行,阳光映只影,哪怕萧瑟冬日,在成都街头巷尾,都有各种阳光单身的暖食档。集酒吧与餐吧于一体的街小巷,  相似文献   

3.
《西南航空》2001,62(6):62-63
2000年的10月,乌青从武汉来到成都,因此认识了诗人何小竹、杨黎等人,在成都暂时定居.11月我来到成都,感觉这是一个灰蒙蒙的有点迷幻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西南航空》2012,(5):48-49
成都,在大多数人眼中,只读出它的"慢节奏"生活,只有少数人能品尝到这座城市馥郁的滋味,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奇遇,一种启示。正如走下大荧幕,与置信·牧山丽景结缘的"成都女婿"张国立,以其现身说法,诠释着他透过牧山丽景,所感受到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成都的气候,只适合养花,不适合养人.其实不然,气候养花,花养眼,人们就过得很舒坦.有花看的日子是成都人盛大的节日,阳春三月有龙泉国际桃花节.夏天来临,桃花节上曾经灼灼的桃花都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离成都不远的一个地方,却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相似文献   

6.
"西餐很乏味,没味没趣,"在成都最好的川菜馆之一蜀风园,侯伟一边吃着清蒸牛蛙一边说:"小孩子倒是喜欢吃西餐,但四川人很挑剔,如果味道不好,我们不会吃."  相似文献   

7.
刘乾坤  江静 《西南航空》2004,(10):48-52
成都,历来以温和大气的人风格让人怀想而留恋,这源于成都的包容。  相似文献   

8.
石宣  迟阿娟  李杨  李豫龙 《西南航空》2010,146(4):74-75
201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该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的称号。这标志着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第20名会员。  相似文献   

9.
寻夏之旅     
JK 《今日民航》2009,(6):58-71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这一天,在中国南边的云南墨江、广东从化、广西桂平,正午时分"立竿无影"。这一天,山东的人在吃面,而广西的人在吃狗肉……从北至南,在夏至这一天,你会看到最不同的风俗,也会看到最特别的景致,所以,让我们马上开始一次寻夏之旅。  相似文献   

10.
茅戈 《西南航空》2007,114(7):90-92,94
我以为,我有太多的地方都可以不去,但成都近郊的钟家大瓦房,我是每年都去的。去那里看三百年的客家老房子,去那里喝烈烈的酒吃九大碗,去那里摆龙门阵听客家人讲遥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无要不成都     
成都的富足造就了成都人懂得生活、懂得自在的习性;成都的水土成就了"中国美女在四川,四川美女在成都"的著名论断;成都的天气创造了川小吃、川火锅、川麻辣香遍天下的传奇;成都人的超脱形成了成都特有的茶文化。成都人的宽容、风趣、不排外,彰显出成都人骨子里的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12.
《西南航空》2006,104(9):30-30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话,已经不仅仅是留在了贾平凹笔下,在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心目中,都打下的深深的烙印。“少不入川”,是因为无法抗拒成都散发的魅力,这魅力,不单单是为了成都是座时尚和繁华的现代都市,更是为了源自成都由古至今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脉络,源自成都伴随华夏一路走来的化轨迹,因为,中国,只有一个成都——[编按]  相似文献   

13.
秦风  陈锦 《西南航空》2007,(1):66-70,72
身在成都——曾经的蜀汉政权的首都,便是置身于三国文化之中。走在这座城市,无论是游人如织、依然“柏森森”的武侯祠,还是如今只剩下地名的衣冠庙、点将台等遗址,那些曾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均为成都人津津乐道。时光流逝,当成都许多重要的三国古迹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在典籍与人们的记忆中去寻觅些许蛛丝马迹时,我们走出成都,踏上了蜀道三国寻踪之旅。  相似文献   

14.
无耍不成都     
《西南航空》2006,(6):68-68
成都的富足造就了成都人懂得生活、懂得自在的习性;成都的水土成就了“中国美女在四川,四川美女在成都”的名论断;成都的天气创造了川小吃、川火锅、川麻辣香遍天下的传奇;成都人的超脱形成了成都特有的茶化。成都人的宽容、风趣、不排外,彰显出成都人骨子里的娱乐精神。[编按]  相似文献   

15.
阿晃 《今日民航》2011,(1):13-13
为了国民的健康及供需的稳定,印尼政府正在发出呼吁——少吃白米!印尼福利部秘书长苏西洛说:"我们吁请印尼人改掉吃米饭的习惯。我们需要饮食来源多样化。印尼生产其他66种碳水化合物粮食,例如玉米、西米、木薯、番薯、马铃薯等,这些都能取代一天三餐中的两餐米饭。我们吁请印尼人从小培养多样化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6.
无耍 不成都     
成都的富足造就了成都人懂得生活、懂得自在的习性;成都的水土成就了“中国美女在四川,四川美女在成都”的著名论断;成都的天气创造了川小吃、川火锅、川麻辣香遍天下的传奇;成都人的超脱形成了成都特有的茶文化,谈生意、摆龙门阵、搓搓麻将、谈诗说辞、朋友聚会、相亲、约会、谈判……均选择在茶楼进行。成都人的宽容、风趣、不排外,彰显出成都人骨子里的娱乐精神。成都酒吧、超女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上打出名声,应均由于此。  相似文献   

17.
金坚  彭浒  颜峻 《西南航空》2001,58(2):54-58
唐蕾,成都人,属鸡,水瓶座,O型血.199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艺术系.成功策划并组织了"崔健1998成都演唱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美,川菜     
才波 《西南航空》2011,(4):112-113
2010年2月,成都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全球第二个、亚洲唯一的“国际美食之都”。而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伊曾这样表示说:成都的美食虽然只是中国博大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却很能代表中国。他说的成都美食,显然指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川菜。那么川菜‘美’的源头在哪里?且让我们追溯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才波 《西南航空》2004,(12):92-93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4年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以“吃成都”为主题,于11月2日在“成都全席”压轴子的尾声中落下了帷幕。根本地媒体报道:主、分会场就餐总人数达65万人次。此前,在全国58个城市,380多家川家酒楼举行了“成都在请客,川菜送全球”的大型活动,可谓蜚声世界,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大美新川菜     
才波 《西南航空》2011,(12):98-99
新川菜的主题是"绿色.健康.时尚"。探讨川菜美的机制,要顾及到人和川菜两个方面,这需要从"人与吃"两方面去理解而不是从菜品的或直观的形式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