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NASA"黎明"探测器3月6日抵达其探测任务的第二站谷神星,进入绕这颗矮行星运行的轨道,成为首个绕矮行星做轨道运行的探测器和首个先后绕地月系统以外两个天体做轨道运行的探测器。该探测器是2012年9月离开其首个探测目标灶神星小行星的。当时它利用其氙离子推进系统挣脱了灶神星的引力,重新进入绕太阳运行轨道,踏上了向谷神星转移的旅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20点39分,"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近8年、49亿千米的飞行,抵达矮行星谷神星。继2011年探测岩石质灶神星后,"黎明号"将对冰质谷神星进行为期14个月的科学探测,以增进人类对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了解。"黎明号"探测器是第一个环绕主小行星带天体的探测器和第一个在一次任务中先后环绕两个地外天体的探测器,也是第一个矮行星探测器。该任务是NASA第一次采用离子推进作为动  相似文献   

3.
德尔它2-7925-10L型火箭3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探测器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它的发现还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它将运行在尾随地球的一条日心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圈要用371天时间.它将把"目光"投向银河系中数万颗恒星,寻找大小与地球相仿、处在可支持生命的轨道区域内的行星,所瞄准的恒星区域约相当于人伸开手臂后手掌能挡住的一片区域.由于2月24日NASA的另一颗探测卫星"轨道碳观测台"发射失败,NASA将"开普勒"的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天,以对火箭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表面取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小行星探测逐渐成为深空探测的热点。小行星探测也从早期对表面进行简单的拍照观测,发展为着陆探测和物质取样等。1996年2月美国发射的"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探测器是第一个专用近地小行星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在小行星上降落的  相似文献   

5.
司空 《航天》2014,(9):33-33
日本计划在2014年底用H-2A火箭发射第2个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该探测器重600千克,主推力器为改进型微波放电式氙离子发动机,设计寿命7年,将于2018年6月到达小行星1999 JU3,2019年开始采样,把所携带的撞击装置(又叫太空炮)释放到小行星表面,此时探测器将移到小行星另一侧,避免脆弱的感应器被四处飞溅的残骸或碎片击中。  相似文献   

6.
裴燕 《中国航天》2004,(4):8-9,14
2003年12月30日,长二丙SM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准确送入轨道。至此,长二丙火箭系列创下了连续22次发射成功的记录。目前,它是我国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火箭系列(据统计共发射28颗卫星,其中13颗外星)。  相似文献   

7.
行星着陆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陆探测是获取行星特性和科学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探测方式。在行星着陆探测过程中,动力学与控制是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然后,针对火星和小行星的着陆探测,重点分析了火星着陆进入段和下降段所涉及的动力学与控制,小行星附着探测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3日,日本宇航探索局(JAXA)的隼鸟-2(Hayabusa-2)小行星探测器由H-2A运载火箭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飞往1999JU3目标小行星。隼鸟-2探测器是2003年发射的隼鸟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继承者,预计于2018年中与1999JU3小行星相遇并进行探测,2020年12月携带样本返回地球。小行星探测是日本深空探测的重点,已提出的小行星系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8-149
2008年9月24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洲航天局称,小行星采样任务——“马可波罗”(MarcoPolo)太空探测计划将在未来10年的最后阶段(2017年前后)实施。按照这个计划,科学家在地球附近挑选一颗直径不超过1km的小行星,并将一个探测器发射到那里,去钻取泥土和碎石样本进行分析,以更多了解人类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地球等行星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蓬勃发展。“天问”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目标;“嫦娥石”的发现让人类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理解更进一步;美国“阿尔忒弥斯” 1 (Artemis-1)任务成功发射,开启重返月球之旅;“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完成全球首次近地天体撞击防御技术试验……人类探索深空的脚步从未停止,深空探测活动的疆域在不断扩大。本文对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天文探测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等方面的任务进展与科学发现进行归纳,对国际相关政策规划开展分析,并阐述了深空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