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1935年Taylor在文中对各向异性壳进行了探讨,后来在文和中,从各个方面对各向异性壳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线性理论,导出各向异性筒壳Donnell型方程的特征方程,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法则,导出轴压稳定性临界载荷,极小值存在的充要条件。若极小值存在,此值就是临界值;若不存在极小值时,临界值(最小值)必然落在允许区域内的某一界面上。这一法则,对纤维缠绕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等各向异性结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飞行器中常有轴压加筋截锥壳体,其传统的应力分析方法(扩散问题[1])给出的结果不十分理想。本文用 SAP5程序对某型号级间舱段(见图1)作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六种方案中考查了边界元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二、单元划分简述由于结构和载荷有四个对称面,故取八分之一进行计算。沿环向每9度取一条折膜对2.5毫米厚的截锥蒙皮作五条折膜逼近,每条折膜上17个等长的膜元素,计85个膜元。对后  相似文献   

3.
充填固体火药的园筒壳,受轴压、外压作用时,可将固体火药视成软弹性核心,忽略核心和壳体间的剪应力,用小挠度理论求解临界应力.Seide用Batdoff修正的Donnell方程,并假定挠度函数  相似文献   

4.
在1:12运七原型全金属模型具有湍流流动的表面上粘贴沟纹膜,研究了沟纹膜对飞机阻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顺流向沟纹膜粘贴在飞机具有湍流的表面上,可以减少飞机阻力5%~8%。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的能量释放率和能量线积分理论,推广到复合材料中来,通过精细加工试件和精确的测量,得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脂层压板的稳定的G_c,G_(ic),Jc和J_(ic),它们吻合得很好,指出了用J_(ic)作为材料的断裂韧度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当作正交异性材料,采用线弹性理论,将带肋圆柱壳的环肋看作单向应力状态下的连续分布的壳层处理,用Ritz法求得正交异性多层带密环肋圆柱壳总体稳定性方程和环肋间壳壁段稳定性方程,并做了便于工程应用的简化。对几种不同形状截面环肋的刚度参数计算,给出了具体表达式,提出了环肋材料铺设的刚度设计准则。用C/E复合带环肋截锥壳均匀侧外压试验作了部分验证。截锥壳用平均半径法做相当圆柱壳处理后,其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Hencky-提出的塑性形变理论,应用小挠度能量法获得了轴压偏心加筋薄壁圆柱壳的塑性屈曲方程。在分析中考虑了下列诸因素:(1)蒙皮局部失稳的影响;(2)加筋条的偏心距;(3)加筋条的单向受力状态;(4)加筋条和蒙皮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据此编写了计算机程序。两个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于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弹体结构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网格加筋壳结构,结构局部受热将降低其承载能力。本文首先采用解析方法分析了受热平板的屈曲失效,在此基础上,对网格加筋壳体在轴压和局部热流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进行数值模拟,表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影响结构失稳载荷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局部热流对结构局部失稳和整体失稳承载力的影响,其结果对弹体结构局部受热或抗激光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运载火箭结构的静力试验中,轴压或轴压—弯矩联合试验的情况是很多的。实现轴压,尤其是实现轴压一弯矩的加载设备,通常是用带有两个侧耳的加力帽、拉杆系统、测力计、作动筒,并连接在承力地板的承力点上,用力源控制作动筒行程实现的(图1)。  相似文献   

10.
对超硬铝合金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进行了外压稳定性研究,包括环肋加筋壳的总体稳定性和肋间短壳的局部稳定性。给出了6个短壳试件的试验结果和3个环肋加筋壳试件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超硬铝合金材料的高屈服极限和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的结构整体性高精度(包括几何形状和尺寸),短壳临界外压比过去试件(用低屈服极限材料LF3M和LF6M,钣金件冲压成型-焊接组装工艺,不同)的试验结果平均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轴压下圆柱加筋壳的热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柱加筋壳轴压和温度载荷下的稳定性是高速航天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简支边界条件下纵横加筋圆柱壳在轴压和温度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屈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考虑了加筋条的偏心效应以及材料属性的温度相关性,给出了临界屈曲载荷和温度载荷的解析表达式。测试算例验证了本文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结果为研究各种几何和材料参数对轴压纵横加筋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以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壳体轴压屈曲载荷的无损静力试验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传统的应变测量系统,利用弯曲应变的切线刚度值做为控制变量,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文中以轴压柱形方块壳为例,说明了控制变量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预示方法和精度。通过回顾两批轴压化铣圆柱壳试验,说明了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弯曲应变切线刚度法可以较好地预示结构的破坏载荷。  相似文献   

13.
对超硬铝合金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进行了外压稳定性研究,包括环助加筋壳的总体稳定性和肋间短亮的局部稳定性。给出了6个短壳试件的试验结果和3个环助加筋壳试件的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超硬铝合金材料的高屈服极限和整体精车加工成型壳体的结构整体性高精度(包括几何形状和尺寸),短壳临界外压比过去试件(用低屈服极限材料LF3M和LF6M,报金件冲压成型-焊接组装工艺,下同)的试验结果平均提高了50%以上,环肋加筋壳总体失稳的临界外压比过去试件的试验结果平均提高了近3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塑性变形理论,研究了密肋偏心加劲圆柱壳的轴压塑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焊接结构在运载火箭结构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焊接工艺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焊接接头的存在和焊接时加热的影响,焊接结构焊缝附近的材料强度有一定削弱。在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中,这种削弱一般以焊接系数表示。如LF6材料σ_b的焊接系数为0.7-0.8,σ_(0.2)的焊接系数为0.5-0.6,带加强高的试片比不带加强高的焊接系数稍高。试验还表明,在正常焊接(自动钨极氩弧焊)条件下,材料厚度2mm时,热影响区宽度约为30mm;厚度8mm时,热影响区宽度约为60mm。焊接工艺除使材料强度降低外,还造成焊缝附近严重的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碳纤维/树酯复合材料当做正交异性材料,采用小挠度理论,考虑到非对称多层结构的拉弯耦合效应,耒讨论碳纤维/树酯复合叠层圆柱壳在外压下的稳定性。着重分析了碳纤维/树酯复合正交叠层圆柱壳的层次、层数及环向厚度比值对其外压临界值的影响。并用碳纤维/树酯复合材料三层正交叠层圆柱壳均匀外压试验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直角与斜角网格加劲圆筒最优设计已有好几位作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提供在给定载荷大小和圆筒长度、半径下六种加劲形状的最小重量设计研究结果,其中有一种是胶接薄壁圆筒结构。胶接圆筒结构中,薄板迭折成单向加劲件。用两个这样带单向加劲件的薄板,使加劲件成直角地胶接在另一薄板的两面上。如果胶接很牢,就可把它作为正交加劲件处理。通过结构综合求得圆筒的最优等效厚度。通常对几个起点采用内补偿函数的方法求得结果。所考虑的破坏形式有:总体屈曲、环向加劲件之间的屈曲、蒙皮的局部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以下简称C/E复合材料)正交叠层圆柱壳轴、外压屈曲载荷出发,分析了正交叠层壳壁的层数、层次及环向厚度比值对壳体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化学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薄膜硫化镉(CdS),对成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沉积CdS质量较好,沉积速度较慢,受pH的影响较大,且水浴容器壁上沉积有大量的CdS膜。电化学沉积CdS的电流密度在0.5~2.5 m A/cm 2 的范围内,沉积速度快,材料消耗少,但是对电流密度过于敏感,成膜参数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术语注解     
粘贴式电阻应变计:(E(?)nded electric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粘贴于物体表面的裝置,它的电阻的变化正比于物体表面层应变的变化。试件:(Testing specimen)规定材料和尺寸的器件,在其上安置应变计以确定应变计的特性。应变计特性:(Characteristic)能够由测量或试验得出的数值表达出来的应变计的性质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