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3):48-48
俄质子M/和风M火箭1月2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彩虹”1M2军事通信卫星,用于部队与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之间的通信。“彩虹”1M采用地球同步轨道,是“彩虹”1(又名“全球”)的改进型号.可使用户能利用小型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彩虹”1M1是在2007年12月发射的。“彩虹”系列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一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2.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建业  魏雯 《中国航天》2005,(6):22-27,30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射线”系列中继卫星。第一颗“射线”中继卫星于1985年10月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用于保障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通信。1994年12月发射的“射线”1中继卫星位于东经95度.重2.2吨.  相似文献   

4.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型运载火箭9月29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发射,将加拿大航天局的“级联小卫星与电离层极区探测器”(CASSIOPE)空间天气观测卫星以及搭载的5颗小卫星送入低地轨道。  相似文献   

5.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4):48-48
俄呼啸KM型火箭2月1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测地-国际宇宙”(GEO—IK)2-1新型军民两用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470,但卫星未能进入高1000公里、倾角99.4度的预定圆轨道。  相似文献   

6.
欧洲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欧空局(ESA)制定了分两步走的数据中继卫星发展计划.即“数据中继和技术任务”(DRTM)计划。DRTM包括两部分:“高级中继和技术任务”(Artemis.简称阿蒂米斯)和“数据中继卫星”(DRS)。2001年7月12日,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4):46-46
伊朗“使者”运载火箭2月2日在位于塞姆南省的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该国首颗国产卫星“希望”。这是伊首次成功进行卫星发射。“希望”卫星重25公斤.将用于科研和通信。“使者”火箭高约22米.直径1.25米.重26吨多。△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2月6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的NOAA—N’极轨气象卫星。造价高达5.64亿美元的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建造.入轨重量1419公斤.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本期起,分三期向国内外读音介绍六种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下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第二期:FG-02“长征1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东方红2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三期:FG-23A返回式卫星制动发动机;“风云二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四期:EPKM近地点发动机,CZ-2C/FP运载系统变轨发动机(FG-47)。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9.
拥有“神舟”、“神箭”等著名宇航品牌,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业绩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第五届珠海航展上又给观众带来了惊喜:除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许多在研产品模型闪亮登场外.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精彩亮相,嫦娥1号卫星、环境1号C卫星等产品模型也一同展出。这些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虽然用途不同.但细心的观众不难从中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影子,注重环境、保护生态、高效节能已成为航天科技发展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7,(9):46-46
俄罗斯宇宙3M火箭7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2军事侦察卫星。卫星由OHB系统公司建造,重770公斤,寿命10年,载有合成孔径雷达、星间S波段发射机和X波段发射机等设备,采用550公里极轨道,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SAR-放大镜”是德首个卫星侦察系统,由5颗相同的小卫星和地面段组成。5颗卫星处在3个轨道面上。项目耗资2.5亿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12.
发射消息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420-10C型火箭9月6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替波音发射系统公司发射了地眼公司的“地眼”1商业遥感卫星。卫星全色图像分辨率0.41米.多光谱图像分辨率1.65米,是现有商业遥感卫星中最高的。它原称“轨道观察”5,由通用动力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13.
子力 《中国航天》2007,(4):10-13
(1)“阿尔及利亚星”(Al-SAT)1 “阿尔及利亚星”1是一颗微小遥感卫星.2002年11月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萨里公司是根据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技术中心(CNTS)的一项诀窍与技术转让计划研制该增强型微小卫星的。“阿星”1是CNTS阿尔及利亚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步。该卫星计划由卫星、设在阿尔及利亚阿尔泽的任务控制中心和在萨里公司进行的阿方技术队伍动手培训工作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4,(5):3-4
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1号和搭载的“纳星”1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5):16-18
探测双星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1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以下简称“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星.运行在赤道轨道。2004年7月25日.“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进入极地轨道。这两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分别运行于当时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9,(6):46-46
印度于当地时间4月20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采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CA型火箭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RISAT)2侦察卫星以及安娜大学的“安娜大学星”(ANUSAT)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2重约300公斤,有效载荷为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配备有抛物面形雷达天线.寿命为3年。它不受光线和天气条件影响,能透过黑夜、云层和伪装进行侦察。卫星轨道高度约为550公里,倾角41度。据报道.卫星研制工作得到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9):46-47
阿里安5ECA型火箭7月1日在库鲁发射了美国地星网络有限公司的“地星”1移动通信卫星。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采用1300系列平台.发射重量6910公斤.是迄今建造的最大的商业卫星。因卫星尺寸太大.阿里安5ECA此次发射未采取一箭双星方式。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3,(11):F0002-F0002
据欧洲空间局的官网报道,已经酝酿11年的“蜂群”卫星星座(Swarm)将于11月14月由俄罗斯“轰鸣”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蜂群”是欧空局继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任务卫星(GOCE)、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SMOS)和“克里塞特”2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后实施的第四个地球探测项目,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磁场变化规律,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地球内部演变过程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6,(3):46-46
由于失去了机动能力.美法合作的“托佩克斯,海神”(全称为“地貌实验/海洋动力学综合监视与研究观测项目”)卫星在成功运行13年、绕地飞行近6.2万圈后,于最近停止工作。该卫星发射于1992年8月10日。它给海洋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最早实现了对洋面地貌的连续全球观测.使人们能了解到海洋每周的重要变化。它的数据使有关海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的认识产生了巨大改变.曾用于飓风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预测、海洋与气候研究、船舶航线规划、海上工业、渔业管理、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全球潮汐模型改进和海洋垃圾跟踪等。该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但最终却成了历时最长的地球轨道雷达观测项目。它的用户遍及全球.包括54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星上用于保持轨道指向的俯仰反作用轮于去年10月9日失效.后续海洋研究卫星“贾森”1已在2001年12月发射.称为“洋面地貌任务”的另一颗卫星定于2008年升空.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3):47-47
波音公司和移动卫星风险公司(MSV)1月11日宣布.两家签订了包括3颗L波段卫星和相关地面系统在内的一笔大型商业合同。这是波音1997年以来拿到的最大一笔商业卫星订单。1997年.波音曾从一家国际用户那里得到了两颗大型区域移动通信卫星的订单。根据合同,波音建造的这3颗“静地移动”(GEM)型卫星将使全球第一项同时采用空间和地面设施的商业移动卫星服务得以开展.该网络以MSV公司已获专利的?辅助地面组件”(ATC)技术为基础.融合了最先进的卫星和蜂窝技术.将向整个北美和南美提供可靠且覆盖广泛的高级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前两颗星MSV-1和MSV-2将覆盖加拿大、美国、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墨西哥和加勒比盆地,第三颗MSV-SA将把服务引入南美。卫星定于2009年和2010年发射。每颗卫星将通过由5块板组成、采用高效三结砷化镓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翼来提供11千瓦的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