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图波列夫设计局是前苏联历史最长的设计局,于1923年10月成立,在71年历史中,该设计局设计了众多的飞机。据统计,仅上天试飞和投入使用的型号(合改型)逾100种。该设计局擅长设计轰炸机和旅客机。俄罗斯空军现役中的轰炸机均是该设计局设计的,当今俄罗斯航空客运量的65%是该设计局设计的飞机承担的。 在军品订货下降的形势下,该设  相似文献   

2.
NewRegionalAircraftTu-334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是俄罗斯历史最为悠久的航空联合企业,建于1922年10月,该企业共设计了300多种飞机方案,几乎涵盖了所有用途和种类,甚至包括空天飞机。到目前为止,共有18000多架“安特”和“图”系列飞机飞上了蓝天。该企业研制的“图”式飞机仍是俄罗斯远程航空兵的主力,而图一门4和图一154等飞机承担了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80%的民用航空运输任务。近些年来,该企业将研制重点放在图一204和图一334飞机上,用以更新陈旧老化的飞机,并在国际市场h进行有力的竞争。1999年2月8日,由图波列夫航空…  相似文献   

3.
简讯     
图波列夫设计局与“航空之星”工厂合并“航空之星”工厂一直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主要生产制造商,这项合并计划将形成继米高扬、苏霍伊分别与其制造厂合并后的俄罗斯第三个大型联合企业。所不同的是图波列夫联合企业将主要涉足于民用航空领域。据俄罗斯航空界人士预测,俄将会有更多的合并出现。俄推出安-3型飞机 6月22日,俄罗斯在鄂木斯克举行了安-3型飞机展示活动。这种飞机是由“飞行”航空航天联合体和巴拉诺夫发动机生产联合体在安-2的基础上经现代化改装而成的。安-3型飞机安装了新型涡轮螺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用汽油作燃料,而是使用煤油。安-3飞机飞行高度比安-2提高了100米,满负荷飞行距离530千米。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航空学院(MAИ)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80年正式组建飞艇设计局.第一任局长兼总设计师叶戈尔·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原为图波列夫设计局第一副局长,是一位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主持图波列夫设计局多种飞机型号的设计与研制.他在主持飞艇设计局工作期间,将飞机行业的成熟技术移植到飞艇上,为新型飞艇的总体设计、气动、结构、动力和系统建立了一整套风格独特的方案,为发展先进飞艇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概 况图-114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集团设计的远程涡轮螺旋桨客机。当时,它是最大和最重的民航机。图-114装有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装有两副同轴对向旋转的螺旋桨,如图1所示。该机是在图-20轰炸机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机翼、尾翼、起落架、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其他许多零件与图-20轰炸机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图1.等待飞机表演的德国超轻型飞机图2.为欧洲战斗机(德国型)研制的火力圈外发射导弹图3.图波列夫展台上的俄、德联合进行的氢燃料方案研究图4.首次参加柏林航展的波音公司展台图5.俄罗斯“闪电”联合体推出的“闪电”系列飞机方案  相似文献   

7.
《飞机工程》2005,(1):59-59
美在提升战略轰炸航空能力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改装B-52H、B-1B和扩大B-2A的生产规模,对B-52H和B-1B飞机进行现代化改进;扩大采用“隐身”技术工艺制造的B-2A新型轰炸机的生产规模;为所有型号的轰炸机装备高精度非核杀伤武器,拓宽战略轰炸机使用常规精确武器弹药的能力和赋予其“双重用途”兵器的地位,是美国战略轰炸机现代化改进的主导方向,上述飞机应首先视为航空战略核力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F-105“雷公”(Thunderchief)是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继F-84之后研制的大型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战斗轰炸机。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F-105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和防空火力压制任务,但在越南高射炮和防空导弹的打击下,“雷公”遭受重大损失,成为历史上战损率最高的飞机之一。发展和试飞1950年6月,共和飞机公司开始对F-84战斗/轰炸机的后续机进行研究,这个计划是一项私人风险投  相似文献   

9.
陈黎 《国际航空》2013,(11):16-19
俄罗斯下一代轰炸机PAKDA最终采用了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出的强调隐身性能而牺牲航速的飞翼布局亚声速方案,并兼备核/常规攻击能力。PAKDA有望加强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中的空基部分,提升俄罗斯空军的常规对地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合     
《中国民用航空》2004,(6):12-12
俄研制新一代“黑匣子”RussiaDevelopsNewGenerationFlightRecorder2004年5月20日俄罗斯库尔斯克仪表制造厂表示,俄罗斯将为军事航空兵和民航飞机研制建造新一代机载飞行信息存储器(“黑匣子”)。据悉,来自俄罗斯10几个城市的“苏霍伊”航空装备生产联合体、“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米格”飞机制造公司和“别里耶夫”飞机设计局代表参加了上述问题的讨论。同时,共有约80位科学家和国产仪器制造领域的优秀专家参加了此次代表大会。俄主要飞机设计师和企业领导都指出,俄罗斯企业在“黑匣子”研究方面的成果属于世界上一流,比如说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透视美国B-2“幽灵”轰炸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2“幽灵”隐身轰炸机的研制背景、历程以及对飞机的未来予以展望。系统地论述了飞机的主要部件和装置,详细分析了飞机所采用的隐身技术和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2.
艾瑞克·布朗为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1944年1月成为“皇家飞机生产部”的海军首席试飞员,并于德国战败后负责接收和检验缴获的德机,亲自驾驶过55种不同时期的德国军用飞机,对其评价客观而公正。他对Ar234“闪电”式的评价是:“这种轰炸机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它做工精良,性能在当时也确实无与伦比。我可以权威地说,在1945年,盟军无任何飞机可与其抗衡。”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30年代,在每年五一节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作为"压轴大戏",伴随着地面上堡垒式的T-28重型坦克群,观众们总会看到一群风格粗犷的4发动机巨型轰炸机,轰鸣着飞越红场——这便是极富时代感的红色空中力量像征,在苏联航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TB-3重型轰炸机。背景图波列夫的TB-3作为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悬臂式下单翼4发动机轰炸机,在航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项目的起源,要从残酷内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不久  相似文献   

14.
金绮 《国际航空》2005,(7):58-60
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穆洛克轰炸机训练和机炮训练靶场,二战期间被选为试飞场地,1949年12月,该试飞场以试飞诺斯罗普YB—49轰炸机而牺牲的试飞员爱德华的名字命名为爱德华空军基地。从那时起它一直担负着试飞美国(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试验飞行器和各种武器系统的重要任务,对支持航空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30年4月16日上午,一架国民党空军的美制“柯塞”式双翼侦察轰炸机,由武汉飞往开封执行联络任务,在返航途中,遇大雾迷航,油料耗尽,被迫降落在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山区,离湖北宣化店西南10公里陈家河的河滩上。 常年受河水冲洗的河滩,地势还比较坚实,飞机迫降成功,只是滑行到最后,飞机滑出了河滩,半个轮子陷在泥土里,其它部位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6.
未来战争中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物的发展,常常是按“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演进的。60年代,一些国家曾研制了速度达到M3一级的高速作战飞机。尔后,又觉得这类高速作战飞机的实用效果并不好,因而第三代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一般不超过M2.5。60年代初,美国曾研制了一种巡航速度高达M3的高超音速轰炸机XB─70。原准备用来取代B—52战略轰炸机。但1960年,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被原苏联防空部队击落后,使人对XB─70这样一种雷达反射截面非常大的飞机,能否有效地突破苏联的防空系统,产生了怀疑。另外,60年代初,战略弹道导弹的问世,更使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胺电…  相似文献   

17.
1998年2月,海湾再次出现危机,美英等国集结了多个拥有对地空中打击力量的航空母舰作战群,以及35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变后掠翼的B—IB轰炸机和将从美国本上起飞的B—2隐身轰炸机,还准备动用一系列高精尖武器,包括具有“钻地18米”能力的智能炸弹。1998年12月17日伊拉克当地时间凌晨1点美英两国再次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袭,重点攻击目标为总统府、机场、地对空导弹基地和其他重要军事目标。*1998年2月,美国政府由于担心形成行业垄断,否决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购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提案,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简称一飞院)于1961年11月在南京组建,1975年定址西安市阎良区,是我国目前唯一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民用飞机、运输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大  相似文献   

19.
1944年9月2日的午后,英国范堡罗空军基地的工作人员都放下了手边的工作,引颈眺望着身漆法国空军环徽及三色条纹的亨克尔Hel77A—5“鹰狮”式轰炸机的抵达……虽然在二战后期的岁月里,不时有形状奇特的德国飞机通过各种途径被运到这里,但最引起轰动的确是这一次。神秘的重型轰炸机 早在1940年6月30日,我们就从德国战俘嘴里得知,一种重型轰炸机已经开始在纳粹空军中服役,并耳闻了一些关于其主要性能的含糊描述。从此以后,大家一直盼望着与这种轰炸机在空中遭遇,以一睹它的“芳容”,但它却一直深居简出。 于是我…  相似文献   

20.
俞敏 《航空世界》2011,(10):54-57
再干一票“私活儿”其实悬臂下单翼的设计,伊里奇和西弗塞夫早在1933年就设想过.因为当时的IK-1论证工作已经结束,相对较为空闲,两人干地下工作的瘾又上来了,于是乎,还是自掏腰包,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偷偷摸摸”地大干一场.这种新飞机设想用来对付性能不断提高的轻型轰炸机,其气动布局流线感更加出色,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采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