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某工程一阶段产品质量评审会在 618所举行并获得通过。 由 618所承担的某工程电传控制系统、导航综合系统、驾驶导航综合系统的研制任务,其交连关系复杂,技术难度大。一年来,在驻所军事代表室的大力支持下, 618所飞控、惯导两大研究部全体技术人员通力合作、顽强攻关,较好地完成了一阶段产品的部件调试与系统综合任务,达到了可交付状态。 评审会认真听取了系统产品的配套状况、性能测试、文件编制、技术状态报告,以及各个成品的出所测试结果与随件文件质量控制过程的报告。在就设计输入 /输出是否一致、试验记录是否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航空工业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编制工作试点会”于2000年12月11日-13日在陕西省阎良区召开。中航一、二集团公司主管标准化的负责人和首批参加试点单位及航空工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按照国防科工委栾恩杰副主任在2000年初定下的行业技术发展理念:“一定要抓紧形成设计规范”,“做好这件事关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召开的。它的召开表明航空工业“三大规范”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   一集团技术发展部科技基础处周国强处长和二集团科技部技术发展处冷俊杰处长首先在大会上再次强调了抓行业“三大规范”编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确保信息时代标准先行;抢占技术制高点,为企业乃至行业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奠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航空工业开展“三大规范”编制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抓出实效”。三0一所副总师毕国楦宣讲了科工委颁发的《企业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编写工作指南》,还特别对“三大规范”的内涵和开展“三大规范”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作了重点讲解。宣讲收到了良好效果,代表们增强了信心,明确了当前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及实施《指南》可带来的效益。   会上,还逐条讨论、审查了提交会议讨论的《航空工业企业设计、试验、工艺规范编写工作管理办法》和《航空工业企业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编写规则》。即将推出的《办法》对航空行业编制“三大规范”的组织机构及其责任、编制及审批程序、审查和报比要求、审批和更改办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则》主要规定了“三大规范”的定义和属性及其编写原则、结构、表述规则等。通过讨论与会代表认为:航空工业《办法》和《规则》在制定过程中,征求过多方意见,比较科学、完善,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对上述两个文件的审查,并希望尽快颁布实施。归纳起来,《办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年来航空企业军用标准都是作为企业内部科研成果来发展和推进的,属企业自主行为。《办法》则将企业“三大规范”的制定作为推进航空企业发展的大计来设计。它的出台表明航空行业在企标管理上有了行为规范,可进一步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   (2)《办法》作为鼓励和推进航空企业“三大规范”编制的管理方法,对编制企标采取了“特区”模式,特别为企业“三大规范”的编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   (3)《办法》为推动“三大规范”的编制,同时也为了使其真正起到“促进企业科研、生产、管理基础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对享受优惠政策编制的“三大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避免形成“豆腐渣”规范。   (4)《办法》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对企业“三大规范”规定了不同寻常的检查和验收方法,以使企业可以放心地度身定制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大规范”,这既保证了企业“三大规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为企业个性化技术诀窍的积淀提供了安全保障。   (5)《办法》基于现实,着眼未来,特别强调实用性与完整性的结合,明确要求规范的编制既要能满足当前全部设计任务的要求,同时又要能适应型号设计要求延伸的需要。   另外,中航第一、第二集团公司及三0一所还在会上与各试点单位确定了首批编写项目和计划安排,并为确保航空行业“三大规范”编制试点工作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按工作阶段划分提出了时间节点要求。   通过近一年的动员、宣传、研讨、学习活动,航空企业对“三大规范”编制工作的认识普遍有了提高,并达到了共识。现在不论是厂所领导,还是标准化人员,都对规范的编制工作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特别是首批试点单位,他们早已将目光聚焦于“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上,并纷纷在会上作出了:不论厂所任务多么繁重,都要按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三大规范”编制任务的承诺。   这次会议达到了落实栾副主任讲话精神,推动“三大规范”编制工作启动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5日,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航空装备FPGA测试要求》等9项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标准讨论会。来自中航工业一飞院、611所、601所、602所、320厂、132厂、613所、614所、615所、618所、631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家单位的26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我所标准化研究室编制的软件“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即将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Visual Foxpro数据库编程语言,具有标准检索、全文浏览、信息统计、打印、帮助等多项功能。它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我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可为军、民品科研生产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技术保障。 (六一三所 杨金花)  相似文献   

5.
空军装备研究院装备总体论证研究所会同中航一集团一八五厂共同制定的机载二次电源“三化”技术方案于4月底在贵阳顺利通过了评审。评审领导和专家来自空军有关部门、中航一集团有关部门和厂所及3所航空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评审会由空军标准化办公室主持。空装院装备总体论证研究所代表课题组汇报了有关《机载二次电源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技术方案论证报告》制定情况,与会代表在认真讨论了该技术方案后,一致认为:该方案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考虑了国内需求和研制现状,具有先进合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企业     
六○八所“三大规范”编制工作进展顺利我所高度重视“三大规范”编制工作,为保证按合同规定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编制任务(共76项),我所采取了以下措施:(1)成立以所长李上福为主任的“三大规范”编制委员会和以标准化人员为主的规范编制办公室;(2)聘请7名已退休的老专家为常务编委,对承编单位编制的规范进行技术把关;(3)将“三大规范”编制项目列入所年度综合科研生产计划,所内自筹部分资金作为编制“三大规范”的补充经费;(4)规范编制办公室与各承编单位签订了规范编制合同,明确了各承编单位的责、权、利,并落实到人;(5)由所总质量师陈豪…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 618所研制生产的一种惯导产品正式进入测控应用领域。 为重点工程配套研制的测姿分系统的选型调研工作于 1998年底正式开展, 618所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该所惯导产品进入测控新领域难得的机遇,把这一项目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来抓。该所营销处、惯导部的相关人员组成得力的工作组,一起赴总师单位及机关汇报技术方案及经费预算,为用户细心讲解惯导原理及性能,与用户一起分析其选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阐述 618所惯导产品的先进和可靠性,使用户对他们研制的惯导产品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他们还选派专家积极参与系统…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     
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研制在618所取得突破性进展日前,国家重点型号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研制在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第618所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整个工程研制重要的里程碑。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的研制是为国家某重点工程任务配套研制的重要系统,也是618所拓宽专业应用领域的重点型号任务之一。该项目研制难度极大,战技指标极高,时间要求异常紧迫。同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系统的集成、综合、调试,参数更改、优化等存在大量前所未遇的难题,而今年又面临着动力外形弹打靶试飞的艰巨任务,承担系统研制任务的618所能否按计划节点要求交付,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六三一所为某工程航空电子系统研制的军标计算机及其地面支援系统,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西安通过了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技术规范评审。应邀参加评审会的58名领导、专家、教授和代表,分别来自空军、航空航天部军机司、计划司、科技研究院;机电部1010所、1014所、1020所、1029所、1053所;西工大;北航;航空部601所、602所、607所、611所、613所、615所、618所、631所、301所、132所、161厂、171厂等23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我部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科技成果专家评审会。会议对部属各厂、所、院、校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暂行条例”的规定所推荐  相似文献   

11.
拉丘.  Я 《航空计测技术》1996,16(5):39-40
研究分析了产品的技术任务书、设计和工艺文件中规定的计量保证要求,完成这些要求将保证企业在鉴定、生产产品时,制造、试验和技术检测计量保证方面的完备状态。列举了计量要求的名称,完成这些要求的科技基础,生产的计量保证方面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计量保证工作的结果以“生产计量保证准备状态报告”的形式给出。  相似文献   

12.
受国防科工委委托,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于1995年4月2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三0四所研制的“国防计量系统实施《1990国际温标》的方法研究”课题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计量研究院、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及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共16人。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技术研究总结报告、测试报告及资料审查报告,参观了各固定点装置的整套设备。经认真评审认为,该课题技术文件资料齐全,测试纪录及报告洋实,各固定点的不确定度和固定点装置的重复性达到任务书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在83K~961.78℃温度范围内,优于原技指标,技…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简讯航空工业标准《机载计算系统》于1996年10月5日通过审查。该标准是一项填空标准,参照MIL-C—87232并结合我国国情编制而成。该标准从计算系统资源的高度,对编制系统规范、主项目研制规范、订货合同、产品规范中有关机载计算系统资源所需要规定的技...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日前,由国防科工委、中航一集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中国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三大规范”编制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 为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管理,严格执行规程和标准,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各企业在产品的设计、试验、工艺等研制过程中有相应的规程可依,国防科工委、中航一集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618所研制的 DZ102型电动手术钻荣获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质量技术监督局、税务总局、环境保护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DZ102电动手术钻主要应用于耳鼻喉科、神经外科、颌面外科及骨科颈椎等的各种精细显微手术。具有功能齐全、应用范围广、转速高、扭矩大、质量稳定等突出特点。该产品的互换性和安全性均符合国际 ISO3964标准,并曾于 1998年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 根据有关规定,该产品此次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可享受国家在税收和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  相似文献   

16.
航空机载设备产品(以下简称产品)履历本韵编制要求已分别在HB5615—81~HB5618—81《基本产品图样管理制度》的附录中作了规定。这些要求虽已逐步得到贯彻,但在具体编制和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三○一所于1987年5月在西安召开了有关履历本问题的技术讨论会,拟将履历本标准作为单独的部标准颁发。  相似文献   

17.
本刊资讯     
<正>中航工业精密所组织召开某项目转阶段评审会1月27日,精密所组织召开"定位转台及目标架设系统"项目转阶段评审会,来自成飞、611所、北航、规划院、北方院等多个院所、近6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该项目是为成飞集团研制的专项大型重载旋转系统,由精密所承制。评审专家和参会代表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评审,一致认为设计方案合理、内容完整,满足定位转台及目标架设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在我们自行设计的飞机结构中,常涉及到钛合金连接件,为此,三0一所组织有关厂,所成立了标准编制组负责制订“钛合金铆钉”,“钛合金螺栓”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2月9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所研制的原国防科工委“八五”重点课题“170o”C热校准风洞的研制”课题在京通过技术鉴定。会议由航空工业总公司质量局副局长孙守魁主持。来自航空工业总公司、解放军总装备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计量院,中航总6O6所、624所、608所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鉴定会。由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主顾诵芬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原中航总科技委副主任张池等10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与会专家和领导认真听取了该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20.
我部1982年科技成果评审会12月22日至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召开。会议由部科技委秘书长兼科技局局长王南寿同志及科技委常委许明修同志主持,会议聘请了72名来自各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及企业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评审。会议首先由王南寿同志就成果评定的重要性、如何掌握好评审标准及评审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发言。他强调了航空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航空科学技术的进步,邀请专家评审将使成果的评审更具有代表性。要求到会专家,代表整个航空工业部严格把关,坚持标准,充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