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     
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研制在618所取得突破性进展日前,国家重点型号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研制在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第618所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整个工程研制重要的里程碑。某型导弹制导系统的研制是为国家某重点工程任务配套研制的重要系统,也是618所拓宽专业应用领域的重点型号任务之一。该项目研制难度极大,战技指标极高,时间要求异常紧迫。同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系统的集成、综合、调试,参数更改、优化等存在大量前所未遇的难题,而今年又面临着动力外形弹打靶试飞的艰巨任务,承担系统研制任务的618所能否按计划节点要求交付,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前,陕西省技术监督局在 618所主持召开压缩天然气售气机企业标准评审会,由 618所编制的该企业标准顺利通过审定。 参加此次评审会的有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陕西省燃气办公室、陕西省标准计量情报所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学者。会议首先听取了 618所所作的“标准编制说明”、“压缩天然气售气机企业标准”、“标准验证报告”等报告。随后,与会专家、学者详细询问了标准的各项内容、产品的功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等问题,一致认为:该标准要素齐全,技术要求完整,能反映产品的质量要求,技术参数选择合理,实验方法可行,并符合国家有…  相似文献   

3.
由六三一所为某工程航空电子系统研制的军标计算机及其地面支援系统,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西安通过了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技术规范评审。应邀参加评审会的58名领导、专家、教授和代表,分别来自空军、航空航天部军机司、计划司、科技研究院;机电部1010所、1014所、1020所、1029所、1053所;西工大;北航;航空部601所、602所、607所、611所、613所、615所、618所、631所、301所、132所、161厂、171厂等23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 618所研制生产的一种惯导产品正式进入测控应用领域。 为重点工程配套研制的测姿分系统的选型调研工作于 1998年底正式开展, 618所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该所惯导产品进入测控新领域难得的机遇,把这一项目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来抓。该所营销处、惯导部的相关人员组成得力的工作组,一起赴总师单位及机关汇报技术方案及经费预算,为用户细心讲解惯导原理及性能,与用户一起分析其选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阐述 618所惯导产品的先进和可靠性,使用户对他们研制的惯导产品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他们还选派专家积极参与系统…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11日,空装和中航工业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某电动机构测试性研制试验大纲评审会。评审组听取了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做的某电动机构测试性试验大纲汇报,一致认为该大纲内容合理、结构规范、技术可行,符合总师单位下发的相关规范要求,同意该试验大纲通过评审。由此,某电动机构测试性试验大纲成为某型号工程  相似文献   

6.
本刊资讯     
<正>中航工业精密所组织召开某项目转阶段评审会1月27日,精密所组织召开"定位转台及目标架设系统"项目转阶段评审会,来自成飞、611所、北航、规划院、北方院等多个院所、近6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该项目是为成飞集团研制的专项大型重载旋转系统,由精密所承制。评审专家和参会代表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评审,一致认为设计方案合理、内容完整,满足定位转台及目标架设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通信时滞问题,提出基于记忆-融合的多无人机分散式协同导航算法。在无人机惯性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紧组合导航框架基础上,建立含时滞影响的系统状态向量,并对系统状态误差及其方差进行推导,进一步构建关于各无人机状态的最优估计模型,并基于状态误差方差最小准则对状态进行最优估计。建立了基于机间相对测量的多无人机分散式协同导航算法,提出了基于记忆融合模式的时滞处理方法。在GNSS可获取及拒止环境下进行多无人机协同导航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记忆-融合的分散式协同导航算法能有效补偿通信时滞造成的精度损失,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DARPA提出的全源导航需要快速集成并重新配置任意导航传感器的要求,结合民用无人机的任务需求,通过概率图模型相关原理,对基于因子图的无人机全源导航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采用因子图对系统状态更新过程进行表示,实现系统状态的递推与更新,完成传感器信息的数据综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传感器可用性时变的情况下,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确保系统导航定位精度,使载体满足不断变化的任务需求与环境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综导系统的信息融合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综导系统信息融合模拟仿真研究平台。平台包括综导信息融合模拟评估导调台、惯性类导航设备模拟器、非惯性类导航设备模拟器、综合导航模拟器、电子海图系统和数据分析服务器六大模块。导调台采取一种新的船舶运动参数发生器模拟生成多种海况条件下船舶运动参数;综合导航模拟器采取多种融合算法并行运行方式,以方便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数据分析服务器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模拟公共计算环境,可研究适应未来船舶软硬件计算资源的信息融合方法。系统测试表明,基于平台的导航信息融合流程和效果满足要求,所设计的平台系统功能正常,可直接用于舰船信息融合算法的设计、分析、测试评估等工程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某涡扇发动机电子综合调节器综合测试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生良  谢寿生 《推进技术》2003,24(2):190-192
为了对某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控制部件——电子综合调节器进行研究,采用反向工程试验方法,建立一种能反映其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包括系统的组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和系统的应用。根据此测试平台所测的数据编制的功能控制软件为进一步实现FADEC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也表明,该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和维护方便等特点,可用于教学及科研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孙庆元 《飞行试验》2003,19(1):34-36
某新型火箭弹射座椅新增了“达特”稳定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挡臀装置等,为了在机动飞行状态下测试弹射座椅内部参数,针对座椅与飞行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测试系统,经检验及应用证明:该套测试系统是成功的,工作是可靠的,所测的数据是淮确的。对今后同类产品的试飞测试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2月5 日,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陈绪华局长和周阿荣副局长分别与波音公司中国集团项目负责人坦普尔曼先生签署了《中国民航新航行系统(CNS/ATM)运行方案文件》和《新航行系统前期试验工程计划》。运行方案描述了我国广州到哈尔滨航路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能力,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比军机和民机项目研制目标的差异,指出民机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商业成功。通过对民机项目各阶段投入比例的对比,强调了预发展阶段有奠定项目基调、指明发展方向和降低研制风险的作用,明确了预发展阶段工作的两大任务是飞机定义和概念方案迭代、优化,并对预发展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市场分析与飞机定义、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各部分的承接关系、内部工作流程与做法。指出市场分析与飞机定义部分的输出成果是以飞机定义文件呈现,并由飞机定义评审会确定;可行性研究部分的重点是方案的展开和迭代,其中市场验证是方案优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初步设计部分要持续关注市场验证与技术环境研究工作。最后总结了民用飞机预发展阶段工作的市场指向性、科学性和相关投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产平视显示系统(HUD)部分功能模块底层可靠性数据积累不足、难以支撑可靠性分析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贝叶斯网络(IFBN)的平视显示系统多阶段任务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阶段任务系统(PMS)模型构建方法,并综合考虑可能的共因失效(CCF)影响;其次,研究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模糊事件失效数据评估方法,提出适用于航电设备的模糊区间划分方法及直觉模糊数与失效数据的转换算法,并采用基于Tω算子的直觉模糊数聚合算法,降低模糊累计;最后,以某型平视显示系统为例进行多阶段任务可靠性计算。所提方法为系统底层失效数据模糊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PDCA的核心思想,结合某型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研发过程工程实际,提出了一套系统测试性设计的技术方法。通过将系统测试性设计过程按照“策划-实施-评估-改进”的戴明环循环思路,以测试性需求实现和验证为出发点,聚焦测试性设计技术状态风险管控,提出了测试性设计工作的关键技术路径,落实测试性设计过程闭环,可有效指导系统测试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航空电子系统的费用 效能是飞机总体系统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飞机寿命周期费用的关键之一。在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传统的系统评估和优化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独立子系统/设备的费用或效能指标。综合航电系统设计方案的费用 效能重要指标包括:可支付性、构型能力、任务能力、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和技术风险,以组合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综合评估准则,给出了计算公式。以某新研航电系统作为实例演示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实施情况,演示的重点集中于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视化量化评估分析。该综合评估方法已显示出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嫦娥探测器分段渐倾转移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超  孙京  刘宾  李新立  张大伟  姜生元  季节 《航空学报》2019,40(10):223014-223014
巡视探测器转移机构是在地外空间环境执行巡视探测器转移释放任务的空间机构。与美国、苏联转移任务不同,中国探月工程(CLEP)二期着陆器采用腿式着陆缓冲机构及巡视器顶部搭载方式,转移任务沿着陆器周向展开距离及巡视器释放高度增加,转移难度增大。在设计阶段,转移机构是否符合探测任务严苛的工程约束及设计指标;在执行阶段,转移机构能否在月面非确知环境下正常展开、转移过程是否稳定可靠,是嫦娥探测器顺利完成探测任务的关键。为保障月球后续任务及火星探测任务中转移机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巡视器转移系统特点,以探月二期工程中首次探索并成功自主设计定型的嫦娥分段渐倾转移机构为例,对巡视器转移系统的组成、任务需求及设计约束予以阐述,并结合参研人员经验,对机构研制方案的选取、关键环节设计、工程状态及任务验证情况进行说明,以为后续工作及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自主式导航设备,隐蔽性好,导航精度高。南飞公司与意大利GEQ公司合资改装A5M飞机选用了进口的LN─39A惯性导航系统。该系统如何试验,国内尚无先例,为此进行了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等研究,建立了一惯性导航试验室,确立了测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进行了3套LN─39A惯性导航系统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室符合惯性导航测试条件,测试和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并获得意大利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对导航系统的精度、自主性、实时性等综合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天文光谱测速导航作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自主导航技术,具有直接获取航天器速度信息且实时性好、测速精度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梳理近年来天文光谱测速导航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天文光谱测速导航的特点,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技术应用组合。基于当前航天任务的需求和研究的难点,结合国内外技术趋势和我国实际工程需求,指出了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及内容。天文光谱测速导航为我国航天探测工程任务导航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技术途径,对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技术的持续研究将有力促进我国航天领域导航技术的发展,提升天文导航理论研究能力和工程研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飞机任务系统训练模拟器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PC/104嵌入式计算机的飞机惯导模拟器的研制方案,给出了模拟系统的硬件电路框图和软件程序结构图,并与飞机任务系统训练模拟器进行了组网导航训练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模拟系统性能稳定,简单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