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放宽静稳定度条件下水平起降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尺寸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控制舵面—控制参数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鸽群算法构建了包含结构参数的空天飞行器气动特性代理模型,获得了气动特性参数随飞行条件、控制舵面尺寸及质心位置的变化关系,为控制舵面一体化设计提供输入。然后,设计了基于C*结构的空天飞行器纵向参考模型跟踪控制律,并将考虑飞行品质约束的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一体化设计问题转化成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采用非光滑优化算法计算得到了同时满足飞行品质、舵面饱和、舵面偏转速率等约束的最小控制舵面及对应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性能指标约束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控制舵面的尺寸,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线性规划的气动舵重构控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希恒  唐硕 《航天控制》2013,31(3):69-73
控制分配解决给定的期望控制力矩到可用气动舵面的分配问题,对于飞行控制系统的重构具有关键性作用。提出一种基于1范数的混合多目标优化方法描述控制分配问题。针对飞行器气动舵面控制分配的特性,将1范数优化问题转化为标准的线性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分配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实现气动舵面的重构控制分配。  相似文献   

3.
潘寒尽  邱学军  魏峰  马达 《航天控制》2011,29(2):3-6,22
针对电动舵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在建立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滑模预测控制算法.该方法将模型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到离散滑模控制,不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而且完全消除了系统抖振.通过对典型导弹电动舵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动舵系统受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非线性干扰的工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4.
俞渭良  张振利  童京富 《上海航天》1997,14(3):3-7,,11,
详细介绍了××改型导弹折叠舵研究课题的成果。内容包括:主要设计要求、研制程序、方案的拟定、设计、试验及结果分析、结论等部分。通过试制及试验,证明把高强度扭力杆应用于折叠舵的展开机构具有展开能量大、展开时间短、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该项技术不但使××改型导弹折叠舵课题获得成功,而且可以推广应用到需要折叠与展开的其他飞行器上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气动舵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超音速导弹用气动舵系统进行研究,描述了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气动舵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全参数舵系统工程仿真模型,并对整个舵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研究该模型可以方便的分析各个参数对舵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改善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对气动舵系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过载火工作动筒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弹上展开折叠舵用小过载火工作动筒的方案设计过程及试验验证结果。说明采用油压阻尼方法的特点和缓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动态逆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复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遆晓光  孔庆霞  余颖 《宇航学报》2013,34(7):955-962
考虑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存在气动舵低效的问题,提出了质量矩/气动舵复合控制方式,研究了这两类执行机构的复合控制分配问题,并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对象特性,基于神经网络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动态逆姿态控制系统。首先给出了质量块配置原则以及质量矩/气动舵复合控制模型;其次,为获得良好的控制分配精度并保证较小的执行机构能耗,基于二次规划方法设计了质量矩/气动舵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再次,利用神经网络权值的自适应调整来逼近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补偿动态逆误差,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逆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控制分配策略和自适应动态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求解N-S方程,对某空空导弹燃气舵在不同状况下的三维湍流干扰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燃气舵在不同舵偏角下绕流流场的复杂波系结构,计算了测量舵在无干扰舵和有干扰舵情况下升力和阻力等参量随舵偏角的变化曲线。所得舵间干扰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实际要求相吻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气舵的气动性能进行预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导弹总体设计中亚跨速稳定性和超声速机动性不能兼顾的问题,对双通道控制旋转导弹舵面控制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正弦、Bang-Bang、梯形和饱和正弦等控制律的原理与特点,给出了各自的等效舵偏角及其相应等效控制力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两对舵面配合控制方式,给出了上述4种控制律的统一表示形式。讨论了两对舵配合控制方式的影响及工程可实现性,发现两对舵面相位差固定时,其等效控制力的方向由舵面1的相位决定,大小由其最大舵面偏角和特征函数决定,在工程中易实现;两对舵面相位差可变时,等效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需由控制舵1的相位和两对舵的相位差共同决定,考虑的变量更多,设计难度大,舵机系统复杂,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两对舵面配合控制的旋转弹双通道控制方式,通过改变导弹舵面控制律,能有效提高导弹的操纵效率,在保证弹体静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导弹的机动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旋转导弹总体设计中两者难以兼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真实气体效应对高超声速轨道器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一个7组元6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NND差分格式求解化学反应Navier-Stokes方程,数值研究高超声速轨道器的绕流特性。重点讨论了轨道器气动特性在真实气体效应作用下对不同来流状态和不同舵偏角的敏感性。研究表明:真实气体效应主要发生在物面附近很薄的激波层内,缩短了激波的脱体距离,使激波层变薄,流动变量的梯度变大;空气的离解和电离导致轨道器的阻力系数比完全气体计算值低,压心位置前移。小攻角下,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的真实气体计算值高于完全气体计算值,大攻角情形则相反。此外,小攻角时真实气体效应产生小低头力矩,而大攻角时产生小抬头力矩。单就舵面而言,真实气体效应使其阻力系数增大,使其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在小攻角且非负舵偏角时变小,在大攻角且负舵偏角时变大。特别地,真实气体效应仅在零攻角且零舵偏角时对舵面的压心位置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控制系统,采用侧喷流发动机和栅格舵的新型小型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开展了起飞段姿态控制方法研究。给出了在低马赫数条件下侧喷流发动机的力放大因子和栅格舵的控制力矩,建立了运载器姿态控制模型。根据侧喷流和栅格舵的特点,设计了PID控制器与智能开关控制器相结合的新型控制器,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开关控制器参数的在线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满足控制精度、稳定度和鲁棒性的要求,算法简便,具有工程可实现性,以侧喷流发动机和栅格舵为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能满足运载火箭起飞段姿态控制要求,为陆基或空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薄膜充气管展开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体理论中凯恩方法建立的折叠充气管模型,模拟研究了V形折叠充气管的充气展开动力学特性.由管内气压变化与充气展开时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充气速率和初始展开角时展开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有效,展开加速度与充气速率总体成正比.另发现,为改善充气管的展开动力学性能,需控制特定展开角度范围内的加速度波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影响空间绳网展开性能的绳网回弹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拖曳绳张力控制的绳网展开控制方法.首先,使用质心追逐描述绳网的回弹现象,并针对追逐过程提出了使用拖曳绳控制的绳网展开方法.其次,以有效展开位移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佳控制力优化策略.最后,基于弹簧质点法建立了绳网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了无控...  相似文献   

14.
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特征方程反问题的直接方法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进行了辨识。方法以动柔度矩阵特征方程为基础,通过界面位移求解界面内力,并由模态迭加法通过舵面上可测自由度振型,拟合扩充机构内部的不可测自由度振型,然后由界面位移和内力确定连接部位的刚度参数,对某导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建模,并辨识相应界面的连接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且精度高,为舵面-液压伺服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固体导弹发动机推力向量控制采用燃气舵装置,燃气舵通常是4个均布在喷管出口的排气流中,因此,工作状态很恶劣,报告中着重分析工作环境地它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燃气流,其次是喷管的型面、发动机的剧烈振动、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大气压力变化等。为此,在研制过程中根据环境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燃气舵的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飞航型号舵系统通用化研究的必要性 ,分析了国内外舵系统通用化的现状 ,研究了舵系统通用化的主要内容和方案设想 ,并对通用化方案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缓冲气囊展开与缓冲着陆过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显式有限元模型,采用控制体积法对缓冲气囊的展开及缓冲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对单个球形气囊进行折叠展开过程模拟,之后依据NASA"猎户座"缓冲着陆器的缩比模型,建立了一个用以评估气囊着陆衰减系统的LS-DYNA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缓冲着陆器正碰和侧碰对缓冲气囊压力、着陆器的加速度和运动的影响。并与文献进行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折叠降落伞展开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从机理上研究折叠降落伞的展开过程,文章首先采用基于初始矩阵修正的直接折叠法建立了降落伞的折叠模型,并对该模型使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模拟了无限质量情况下不同风速、不同引导伞作用下开伞情况。计算结果证明了引导伞经验设计的有效性,但同时发现个别情况下经验设计过于粗糙,容易导致出现不良充气状态。文章的研究内容对降落伞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气动特性预测技术,在开展部分工况风洞试验基础上,结合少量数值仿真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全部工况气动特性.该方法能够降低研制成本,缩短周期.先后解决了相关函数选择、模型超参数训练、数据检验和"人在回路"应用等关键算法与技术问题,应用于运载火箭子级栅格舵落区控制项目气动研制,获得了设计所需完...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形网状天线小冲击、低能耗展开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规划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铰链摩擦、索网张力及驱动绳索柔性的环形网状天线展开动力学模型,并针对动力学分析模型的计算耗时问题,基于Kriging模型构建了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动力学分析的代理模型。基于此,提出了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规划的非自适应和自适应两种优化策略,通过合理设计驱动绳索的索长收纳函数实现天线展开角加速度峰值和驱动功率峰值最小化。优化结果表明,与运动学规划方法相比,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规划能够显著降低展开角加速度峰值和驱动功率峰值;与非自适应策略相比,自适应优化策略能够在保证代理模型精度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优化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环形网状天线实现小冲击、低能耗展开提供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