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伟 《空载雷达》2002,(3):13-17,46
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箔条干扰弹干扰雷达的原理,即质心干扰,然后研究了机载自卫式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与设备,最后研究了机载掩护式雷达无源干扰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高箔条干扰效果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箔条干扰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提高舰艇自卫干扰效果的方法,在不改变有源和无源干扰投放设备、不增加投放箔条数量的前提下,利用有源干扰设备提高箔条质心干扰的有效反射面积.通过仿真分析,证明此模型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战术支援干扰只有与日趋复杂的威胁系统和战术同步发展,才能保持其威力。一、干扰系统要求大功率机载干扰系统,用干扰敌方防空系统及其有关的指挥、控制与通信(C~3)网络来保护我方飞机。实施战术支援干扰决非易事,干扰系统必须处理许多问题,诸如自卫干扰机、威胁告警接收机以及其它复杂问题。支援干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远处干扰来保护沿不同飞行途径飞行的各种飞机。故要求它具有以下独特功能:1)特大的功率,至少要比常规自卫干扰机的功率大一千倍。这样,支援干扰机才能通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单介绍近代战略反导防御系统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对抗在战略突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战略突防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无源干扰措施:诱饵、干扰条等作了简述,最后着重分析了有源电子干扰措施掩护末端突防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自适应技术在电子对抗应用中的需求与优势,提出了两种用于电子侦察的模糊聚类数据处理方法.同时梳理了自适应干扰的特点与工作流程,将模糊推理技术用于干扰效果评判.最后针对复杂电子干扰环境,分析了武器系统自适应抗干扰的原理与构成,提出将智能干扰决策系统用于抗干扰决策,以实现最优的抗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中面临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DRFM的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该技术采用交叉眼+灵巧噪声复合干扰体制.介绍了交叉眼干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波前相位差动态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干扰技术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机载火控雷达的目标环境,给出了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目标的简要特性;然后分析了机载火控雷达的电磁干扰环境,总结了自然干扰、己方无意干扰和敌方恶意干扰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影响,着重对敌方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复合干扰的技术样式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广泛应用 ,迫使作战飞机在低于 460 0m高度飞行时 ,必须采取能对抗这类导弹的技术、战术措施 ,最好装备导弹告警系统以及配套的红外诱饵弹投放设备。对于直升机和其它大型作战飞机 (如C 1 30系列 )来说 ,常用导弹检测系统和有源红外干扰机。上述的这些需求导致了研制采用各种技术的导弹告警系统 ,如有源和无源检测技术。有源检测技术虽非常有效 ,但却因增强了平台的信号特征因而不太受欢迎。所以绝大多数研制集中在无源导弹检测领域。基于目前的可用技术 ,主要起作用的有两个电磁波谱领域 ,位于 3~ 6μm的中红外波段…  相似文献   

9.
武器系统制导方式已越来越多地由单一制导转向复合制导,现有的多波段无源干扰技术已不能满足作战需求。基于泡沫型干扰幕的新型多波段无源干扰技术在技术和战术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分析研究了现有多波段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泡沫型干扰幕的干扰原理及实现方法,寻求提高此技术干扰效应的途径,最后阐述该技术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认知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雷达干扰决策方法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点日益凸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势行动-评论(A2C)的雷达自主干扰决策方法。该方法以A2C强化学习算法为基础构建干扰决策智能体,智能体通过观察环境状态并不断与敌方雷达进行交互以学习自身的干扰策略,最终实时给出有效的干扰决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Deep Q Network (DQN)算法和A2C算法在实时性和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仿真结果表明,A2C算法具有在未知环境下的干扰策略快速学习和决策的能力,可有效支撑认知电子战背景下的干扰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德国国防部于1999年春天开始试验两种导弹告警设备,以装备德国的84架C·16o飞机。一种是A\/AAR-54(V)无源导弹攻击告警系统,这是一种用于战术和宽体飞机、直升机、特种作战飞机自卫的红外导弹告警系统。另一种是AN/AAR一60导弹发射检测系统(MILIJS11),这是一种紫外成像系统,适装的飞机范围很广。还有一种是SrlldeY。公司的AAR-57CMWS,因未准备好,没有参加试验。德国开始试验机载导弹告警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了国外在智能干扰技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智能干扰系统架构,最后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智能干扰系统的认知引擎技术.  相似文献   

13.
当前雷达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复杂的电磁环境已经是战场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种可适应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智能干扰技术,主要从分选、干扰策略和干扰效能评估等方面讨论了整个智能对抗干扰的原理,对战场指挥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机载干扰系统常以扰乱(即干扰)敌方防空系统及其有关的指挥、控制和通讯(C~3)网为手段来保护友机.可是,这种战术支援干扰的实施从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干扰系统与自卫干扰机和威胁告警接收机一样,必须处理许多问题及其他复杂的因素.干扰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用远处的干扰机保护在各条航线上的多架飞机,这就需要具备一些独特的性能,包括:——超大功率,至少要比普通的自卫干扰机所需的功率大一千倍,这样支援干扰机便能通过将干扰信号引入威胁系统的天线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无角速度测量信息挠性航天器在受到正弦干扰作用下的姿态渐近稳定控制问题.针对挠性航天器,为解决陀螺故障或无陀螺配置情形下无角速度测量的姿态控制问题,同时抑制正弦干扰影响,基于无源性方法和内模原理设计了仅依赖姿态测量的动态控制器,利用Lvapunov方法和LaSalle不变原理证明了无扰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并对受扰系统进行了稳态分析,得出了稳定结论.数学仿真表现出所设计的控制律能较好的抑制干扰影响,渐近稳定受扰系统,验证了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达的无源干扰根据实施的方法和用途可分为压制式和欺骗式两大类。压制式干扰主要是箔条干扰 ,而欺骗式干扰主要包括箔条弹、伪装和雷达诱饵等。首先概述了对雷达的无源压制式和欺骗式箔条干扰 ,然后重点研究了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7.
1969年服役的P 3C海军巡逻机已到了退役时间 ,EP 3E监视飞机也要在 2 0 0 5财年开始退役。未来的接替飞机已命名为多任务海上飞机(MMA) ,美海军曾于 2 0 0 2年 3月召开招标会(RFP)。海军初步考虑以有人驾驶飞机为主 ,无人机 (UAV)也可选用。机上装备的电子战自卫能力包括 ,现P 3上装备的箔条 /红外诱饵干扰设备 ,拖曳式诱饵 ,先进的导弹告警和干扰系统。机上还要装备用于监视的合成孔径雷达。P 3C的接替飞机很可能使用反水面战 (ASW)改进计划和BlockⅢ进一步改进的成果 ,要比P 3性能先进得多 ,有些项目是从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计…  相似文献   

18.
付伟  侯振宇 《空载雷达》2001,(1):25-29,24
同雷达有源干扰相比,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并在实践中战绩卓著。综述了雷达无源干扰技术及其战术应用,以及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概述红外面源诱饵的辐射性能特征,详细分析红外面源诱饵对红外非成像导弹、成像导弹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干扰有效性,结果表明,红外面源诱饵通过模拟飞机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辐射光谱和空间散布特征,并采用连续投放的战术使用方式,可有效干扰利用目标辐射强度、辐射光谱和运动特征进行干扰鉴别的红外非成像导弹以及利用目标图像灰度、大小特征进行干扰鉴别的红外成像导弹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20.
智能导弹等智能化飞行器在快速跨域、高速机动飞行时,由于传感器切换、外形改变等因素,会对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系统引入随机非Gauss噪声等影响,离线优化的参数往往不能满足滤波器精度的需求。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是一种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技术相结合而成,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决策方法,它可以对导航数据进行学习,实现智能决策、实时修改滤波器内部参数,对滤波器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NFIS优化的智能导航自适应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和干扰带来的影响,提高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