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冲槽模     
图1所示零件是由板料经拉深、冲孔、旋压、车削成图2的形状后,再行冲切6个槽而成。此零件上的6个槽不同于一般成形件的孔或槽,因此,要用冲裁法制出6个槽,必须设计与一般冲裁模的结构回然下同的冲槽模。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工业和精密仪表制造业中,有许多0.01~0.3毫米厚的薄料零件。采用钢模冲裁工艺制造这种零件时,通常遇到模具结构复杂、配合精度高、制造困难、成本昂贵等问题,而且所得零件往往质量不稳定、毛刺大,尤其是零件形状越复杂,困难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2Cr18Ni9M薄片电阻丝只有0.1毫米厚,零件图如图1所示,是某机机翼防冰装置的零件。该零件原是航空部下达给某厂试制的关键任务,该厂曾多次请其它兄弟厂协助试制冲裁模,但经两年多时间,都未成功。后来由我厂协助试制,获得成功。我们在试制中采用三十二次连续冲裁成形。一、冲裁模改进前状况 1.冲裁模结构和工作过程冲裁模结构见图2。工作过程:被冲裁的材料由导板12定位,送到凹模13上,当冲床滑块下降到一定位置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冲压生产过程中运用“和合几何”理论,通过优化冲压件技术设计、补合、大小零件套裁、合理利用板材公差以及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实现少无废料冲裁  相似文献   

5.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运用“和合几何”理论,通过更改零件外形、补合、大小零件套裁,合理利用板材公差等,可以实现少无废料冲裁.实际应用时,综合权衡其利弊,切勿盲目套用。  相似文献   

6.
可剥垫片又称层撕垫片,由多层片状材料黏合而成,常用于调节装配间隙,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可剥垫片的制造方式主要是机械铣切和普通冲裁,这两种下料方式都有可能在剪切边缘出现分层问题.针对可剥垫片普通冲裁工艺中剪切面上出现的分层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可剥垫片的普通冲裁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模型采用了Coc...  相似文献   

7.
我厂接受了一批外商来料加工任务,在零件包装中遇到20毫米泡沫塑料冲裁成形问题。针对批量小、时间紧迫和泡沫塑料上不易划线、压缩后变形大等特点,我们采用纸模冲裁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氨酯橡胶作为弹性介质,在冲裁中充当凸模或凹模。完成冲裁弯形拉伸等冲压加工工序,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就冲切模具在应甩和加工中经常出现的二些具体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作为参考。 一、零件压伤 对于塑性好,材料软,厚度薄(如0.05毫米以下的紫铜零件)(图1),冲裁时表面最容易压伤,主要表现为材料表面会出现各种微小的麻点,因此,对于加工这类零件时,如果产品零件表面光度有特殊要求的,就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产品图纸未作要求的,我们认  相似文献   

9.
冲裁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极其广泛。近年来,国内外都采用精冲工艺,以获得冲裁断面有良好的精度和光洁度。而零件的宽度比是直接影响能否采用冲裁的重要参数。从目前有关资料的介绍和国内外部分精冲工件实物来看,一般冲裁件宽厚比为β/δ≥1,精冲件宽  相似文献   

10.
铸模用锌基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用来制造冲模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所冲出的零件表面质量较好。文中介绍了锌基合金冲裁模的特点、冲裁模的设计、冲裁模的制造方法以及在锌合金熔化及浇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相似性零件冲压模具重复设计和零件更改造成的模具重新设计的问题,参数化关联技术是主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参数关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参数的传递的方法,以冲裁模具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冲裁模具参数化关联技术的具体实现,并应用CATIA二次开发方法进行基于参数化关联技术的冲裁模具设计.实现了冲裁模具的快速设计,在设计依据发生更改时模具设计能够随之进行快速更新,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П型材是SFQ69系列大客车顶盖骨架上的一个重要零件,由于在落压成形时形成了双曲面,给切断两端头带来了困难。采用手锯锯割,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于保证质量;采用无齿锯切割,每锯割10余件就要更换一个锯片,既不经济,又难于保证质量。因此,去除П型材端头成了生产中的难题。 二、问题的解决 在冲床上加工П型材端面,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确保质量,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加工方案。其实施难点在于: 1.П型材的弯曲度大,在冲床上偏离压力中心,会损伤滑块; 2.П型材上两个高达50mm的立边(见图1A剖视图)冲切也较困难; 3.П型材难于定位,使协调尺寸无法控制; 4.装夹必须方便,才能提高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反复研究,实地观察,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设计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冲模。由于采用了合理的冲切刃口,使得冲切顺利,排料流畅,解决了生产关键。加工一件产品(冲切两个端面及装夹)只需半分钟,不仅节省了大量锯片,而且使工效提高了近20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学习兄弟厂采用薄板冲模的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来的模具制造和批生产使用证明,薄板冲模完全可以在电磁模座上固定进行冲裁。目前我厂已制造了电磁薄板冲模三百余套,可以生产四百五十余项零件。模具寿命能满足新品试制或批生产的要求。推广电磁薄板冲模冲裁,在钣金下料工艺方面,为中小零件实现以冲代铣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电磁薄板冲模的结构、应用范围,经  相似文献   

14.
图1所示零件的成形、翻边、弯曲、冲孔几道工序由一套如图2的复合模一次完成。本冲模无卸料机构,从而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方便了设计和制造。但冲孔后的零件紧箍在两冲孔阳模10上,造成卸料困难。取下后的零件出现挠曲变形。我们对现有模具作了点滴改进,顺利冲出了合格零件。根据冲裁间隙对冲件尺寸精度影响的规律,我们注意到我国冲裁模的间隙表,由于受  相似文献   

15.
精密冲裁     
精密冲裁(简称精冲)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项先进冲压工艺。其特点是借助专用三动冲床(或经改装的单动冲床)及特殊结构的模具,使金属材料处于塑性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冲裁。因而获得的零件质量较好。例如,对一个3毫米厚的碳钢零件,精冲后冲裁面光洁度达▽6~▽8,冲裁断而倾斜度在0.02毫米以下,內孔精度达GB3级,外形精度达GB4级,零件平直度达100:1。就适于精冲的材料来看,有各种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铜合金及铝合金等;就冲件尺寸范围看,国外最大件达几百毫米,最厚达20毫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聚氨酯橡胶通用模冲裁的机理,模具结构,用该模具冲裁品种多、批量小的航空机载设备产品中的微薄零件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对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孔径和槽孔宽度等于或小于板材2倍厚度的零件冲切,往往由于冲头受力偏扭,冲裁间隙不均匀等,引起毛刺粗大,致使零件质量不好,模具寿命短,给模具修理和零件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钣金柔性制造系统是钣金行业中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技术。钣金零件的制造手段主要有冲裁和成形,板料冲裁几乎是瞬时过程,其生产周期主要由辅助过程,包括材料输送、存贮等材料处理过程占用。因此材料处理是钣金(冲裁)FMS的关键部分,本文重点介绍钣金FMS中材料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钣金FMS系统的工作流如下:一叠板材从材料库送到下料输入缓冲库,将一单层板材送到CNC板料加工中心,完成零件的冲裁,然后卸下板料,再进行其它加工。这一过程包括材料传输、材料装卸、材料加工、材料存贮和零件分类,参见框图。 2.材料传输 材料传输是作为车间组织的一部分,将材料运往或运离机床,其方法一般有6种,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电器、仪表产品元件的冲压生产中,有一些冲裁件的尺寸很小,几何形状复杂,厚度为0.01~0.5毫米的薄料,而且多数为有色金属,要求模具间隙小。这对于目前常规结构的复合冲裁模来说,给模具制造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机床均是“C”形开式冲床,精度与刚性都很差。这对用一般复合冲  相似文献   

20.
国外某直升机,钣金件约有4000种,共需3252套工装;钣金外协件、标准件约有3000种。下面就钣金工艺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钣金下料模具化大的隔框和形状复杂的钣金件的下料采用数控仿形铣。一般零件,如平板零件的展开料、折弯件的展开料、单曲度长桁的导孔、装配孔都用冲模冲孔、下料。冲模的模板采用精制层板制作,结构见图1。模具制造方便,导柱、导套、上下模板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