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接收信号(时间和多普勒频率的函数)所作的分析,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将产生目标相对于雷达转动的两维图像。时间分析将给出亮点沿雷达视线轴(距离轴)的位置,多普勒频率分析将给出亮点在横向距离轴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介绍微波全息和航天微波个息雷达的工作原理。从全息雷达对目标的几何关系图和距离等高线出发,详细论术对微波全息系统的基本要求,给出微波全息雷达的简要方框图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可看成是目标3D到2D的投影。通过目标的有效转动得到的投影平面正如从雷达所看到的情况。本文讨论了用类似雷达数据形成的两个图像。一个图像聚焦良好,另一个模糊。用于雷达数据的时间频率分析表明这种模糊是由目标分离的散射体的多普勒频移变化引起的。结果表明转速变化和投影平面变换都可引起多普勒频移改变。与运动参考数据比较,证明这两种影响都是存在的。采用这种时间频率分析法即使在目标运动很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良好聚焦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4.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地基雷达具有对空间目标的二维成像能力,这是它进行空间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仿真研究空间目标的ISAR成像。简介ISAR成像技术后,仿真了中段弹道,进行了相应的坐标变换,根据仿真场景得到了空间目标的ISAR图像。着重分析了雷达布站的位置、目标空间姿态控制方式对成像相干积累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成像相干积累时间的影响很大,雷达必须选择合适的布站位置、适当调整脉冲积累时间才能实现有效成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于用雷达探测地下埋藏目标表现出极的大兴趣,这类目标小到可以杀伤人的地雷,大到车辆、坦克等。目前,用机载SAR探测地下目标尤为人们所关注。关于用雷达探测地下目标的技术,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6.
尽管非协同式目标识别与高可靠敌我识别极其相关,但一直是一个有等解决的问题,过去提出并研究了许多方法,如:利用目标的红外、声学、光学或雷达特征等,其中一些方法是无源法,其优点是不会对被观测目标发出报警,不足之处是观测距离有限,边缘分辨率低,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在利用飞机雷达图像的基础上提出的,所研究的是一维雷达图像(通常所说的高距离分辨率剖面图)和二维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  相似文献   

7.
陈刚  顾红  苏卫民 《宇航学报》2013,34(8):1137-1145
对MIMO雷达的系统结构和它采用ISAR技术时的信号模型进行分析,以二次降维方式详细讨论了回波信号在波数域的分布特点,得出两条针对成像应用的MIMO雷达阵列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有效聚焦的极坐标格式算法,经过对MIMO雷达回波数据逐次渐进降维重排,将其从四维转换到二维,然后通过距离向和方位向两次一维插值,把以极坐标格式记录的回波数据变换为直角坐标下均匀分布的数据。针对推导过程中因平面波假设引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到算法的适用条件。最后仿真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首型在空军服役的有源相控阵多功能火控雷达AN/APG-63(V)2 1.1 APG-63/70雷达的改进AN/APG-63(V)2是雷声公司制造的多功能火控有源相控阵雷达,是APG-63/70雷达的改进型,用于装备F-15C战斗机。它是世界上进人空军服役的首型战斗机AESA雷达,已全部交付。该雷达消除了原来F-15雷达笨重的液压天线驱动系统,雷达的快速扫描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得到了改善,提高了飞行员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这种新型雷达卫星设计,通过简化航天器公用舱和使卫星能放入一个小的整流罩这两方面来削减费用。  相似文献   

11.
钻石卫星     
何兴 《中国航天》1992,(3):31-31
1991年3月31日,前苏联发射了钻石-1雷达卫星。卫星轨道高度近300公里,轨道倾角72.7°。预计工作寿命到1992年12月26日结束。 该星原定的在轨寿命为2到2年半,由于太阳活动的变化,可能减少其实际寿命,而且消耗的燃料也比预计的要多。  相似文献   

12.
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的性能分析和设计约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是星载SAR的重要发展方向,它不仅能按用户要求改变观测视角,而且能够大大扩展其一次通过观测地区时的观测带宽度。如果设计满足观测带远端模糊度约束,则最大观测带宽度与雷达波长和实际天线孔径的形状无关。本文对于该雷达的分辨率、天线面积、观测带宽度、平均发射功率和回波数据率等性能参数和设计约束均作了较详细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万增 《中国航天》1993,(11):20-22
一、引言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侦察遥感设备的又一支劲旅——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AR)异军突起。它一出现,就以其特长和优点赢得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近几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成像雷达是太赫兹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目前太赫兹雷达源的功率水平和太赫兹雷达的应用环境决定了要优先考虑采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因此文章在转台成像方式下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太赫兹雷达信号模型和处理方法,实现了高分辨成像,并与X频段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太赫兹调频连续波ISAR成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的小转角目标回波特点,提出通过快速生成包络和相位的方法来构成目标回波.根据ISAR的成像原理,忽略包络延迟中由转动生成的分量和相位变化的弱小分量,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对于由多个散射点构成的机动目标,只加入影响较大的偏航运动,运算量得以减小.模拟机动目标回波的成像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商用产品和技术有助于降低成本,降低风险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然而,在高性能飞机电子设备领域,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军事环境、规范/要求、以及商用产品满足它们的能力,那么就会限制采用商用技术改进航空电子设备的潜力。为了举例说明如何使航空工业向着这个方面转变,本文评述了Hughes飞机公司所开展的工作。Hughes公司正在用商用规范与技术对原有针对军事用途设计并采用军用规范和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进行了改进,以便降低成本并瞄准非军事市场(包括国外的市场)。令人好笑的是,军方已经把该产品供自己使用,并且该雷达第一次就卖给美国军方。Hughes综合合成孔径雷达(HISAR)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SAR雷达,它具有实时侦察、监视和地球资源测绘的能力。HISAR采用了最初为美国空军开发的称作ASARS-2的先进的SAR技术,以便在日、夜及全天侯条件下,形成接近光学照片质量的图像。最初的ASARS-2采用了常规的高速可编程信号处理器,该处理器由数个机架组成,并且需要大功率和冷却。在七十年代中期正在开发ASARS-2时,商用处理器能实现相同的功能,但其硬件资源和软件复杂性要高一个数量级。随着以有效的高速数据总线为特征的信号处理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采用可靠的、成本显著降低的商用信号处理器代替原来的硬件。商用技术与产品也有可能用于其它雷达功能领域,并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物理特性。现在HISAR是几个新的美国国防部计划的基础。本文论述了怎样广泛使用商用技术和规程来满足军事要求。  相似文献   

17.
简要论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主要参数: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阐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俯视角的选择、天线俯仰方向张角及俯仰孔径、天线方位孔径、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选择、发射功率的计算.给出方案设计方框图.  相似文献   

18.
雷达的发展与变革主要取决于二个基本因素:一是雷达根据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其中包括各种反雷达技术的进步对雷达提出的挑战;二是雷达支撑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雷达理论和雷达技术自身的进步,基础元器件的进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光学、人工智能、通信等)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和通信系统的融合发展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能够简化系统,避免电磁干扰,在军事和民用上均具有极大的价值。提出了一种微波光子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通过微波光子技术提高雷达分辨率、降低回波信号采样率,且能同时实现雷达成像和无线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中距离对准的一种新技术。回波的移位被建模为一个多项式,这个多项式的系数是根据距离对准的最优准则选择的。这项技术对噪声干扰及目标的闪烁是稳健的,并且可以避免误差的积累。另外,该技术通过在频域引入线性相位来实现时域移位,能够消除整数倍步进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