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将图像直线的三个参数对时间的导数定义成直线光流场,找出了在透视投影模型下运动刚体上的空间直线与其投影的图像直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目图像序列中两幅连续图像的三对直线光流场,通过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刚体旋转运动的算法,同时还可以得到摄像机的一个内参数焦距。由于是解线性方程组,无需迭代和给出迭代初值且所需要的直线数目少,所以该算法简单,运算速度较快,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以前只是被看成一种研究方法的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在科研、工业和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本论文从CT图像重建原理入手,根据迭代重建的物理意义,从投影模型出发,得到投影数据,然后利用迭代算法MART及SIRT重建出断层图像,再与模型相比较,从而确定各算法的优劣,总结出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像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改进的GrabCut算法,利用迭代图割(GrabCut)算法对彩色图像进行分割的特点,在不需要交互式操作的情况下,将SAR图像转化为24 bit BMP的位图进行处理,再结合邻域生长算法实现对SAR图像目标的自动分割.通过对MSTAR和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SAR图像进行目标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精度高于目前通用的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仿真过程中网格畸变导致的计算终止以及计算精度与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Python对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提出一种二维局部网格动态细化算法。该算法通过研究网格细化准则和细化方法以及物理场的传递过程,完成了整个算法程序的开发,并应用该算法实现了在二维切削仿真中局部网格动态细化。与全局加密网格的模型相比,在保证仿真精度误差为5%以内的情况下,采用局部网格动态细化时计算效率提高了210%。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该算法所建立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重构算法易使图像产生边缘振荡效应的问题,在详细研究了边缘振荡效应的成因后,笔者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线过程模型的POCS算法来对低分辨图像序列进行超分辨图像重构。该算法采用线过程模型检测出超分辨初始估计图像的4个方向的边缘,在传统POCS的投影过程中增加了对图像的平滑处理,最后实现了低分辨图像序列超分辨重建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边缘振荡效应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应用领域,要求图像配准的精度达到亚像素级。针对X射线双能图像的特点,以双能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标准化互相关算子的相似度函数,纠正双能图像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的若干像素的偏差;建立二次插值迭代模型精确计算亚像素配准位置;最后,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实现对双能图像的亚像素平移。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双能图像竖直方向上存在的若干像素偏差,精度能达到0.1级别的亚像素配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获取高分辨视网膜图像的难点在于是否能够消除成像系统中像差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视网膜细胞组织的观察分辨率,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和视网膜图像后处理算法的方法。通过视网膜成像系统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校正人眼像差并获取初始视网膜图像,根据成像系统中的残余像差重建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图像复原模型初始参数估计,最后对视网膜图像进行条件约束迭代半盲解卷积复原,进一步消除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到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处理的视网膜图像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其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参数(GMG,LS和PSV)比原始图像提高近1倍,在视网膜细胞的空间频率范围内(70~90 cyc/deg),复原后图像的功率谱平均值比原始图像提高了10倍左右,基本能满足观察分辨率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空间系绳系统载荷捕获后的摆振控制问题。载荷捕获会造成系绳的摆振并导致系绳偏离标称位置。由于捕获后系统存在未知的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基于策略迭代的自适应最优控制算法,应用于载荷捕获后系绳系统摆动的稳定控制。通过引入积分强化学习方法,在系统动力学未知情况下在线求解代数黎卡提方程。为了避免迭代方程求解的计算负担,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在线实施策略迭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计算机存贮量大、运算能力强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分析纹影干涉图,计算密度场的图像算法。这套算法包括使用低通滤波技术消除干涉图背景中的高频噪声,使用 Hilditch 算法细化宽度多于一个像素的干涉条纹,使用模式识别方法提取干涉条纹的位移量,最后应用数值积分技术求解密度场的空间分布。这里研究的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纹影干涉图定量分析的精度、加快了实验结果的处理速度,给出了直观可靠的数值结果,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图像算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微波移动中继网络存在中继距离短、数据传输速率慢、功耗高、工作频率受限等问题。本文使用激光通信技术构建了一个中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系留球和地面基站之间红外高清图像数据的实时转发,通信距离超过20 km。实验的成功为激光通信技术作为机载通信中继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针对初始瞄准指向角度不可预测、平台姿态快速变化等特殊场景,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扫描角域的评估方法和姿态稳定性补偿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4阶Runge-Kutta迭代方法规避复杂的微积分计算,提高了扫描算法的精度。将基于目标空间位置和自身姿态变化的数据通过前馈补偿算法引入到闭环跟踪系统的速度环中,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稳定性。未来将实现空对空的激光链路中继网络实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一般性的条纹细化问题,该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图象测量等技术领域。算法设计中采用了详尽的模块分析方法,所产生的条纹细化计算法非常有效,已经成功应用于激光全息测量——一种图象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特征。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的几何滤波算法在有效去除相干斑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特征,但是运算量较大,处理速度较慢,将不利于数据的实时处理。为了克服此缺点,本文应用形态学中平滑方法对该算法作了改进。并对真实SAR图像进行处理并与几何滤波算法及Lee滤波算法处理结果作比较。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与几何滤波算法相比在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一半以上的运算量,大大地缩短了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一维信号的快速内插在语音处理、数字波束形成、雷达实时仿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图象处理中则常需对二维信号进行内插。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利用FFT的一维信号内插的子序列算法。去除了Adams算法的额外补偿项er(m)与其他冗余运算,所需实乘数只有Adams算法的20%左右,实加数约为Adams算法的30%。然后本文又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序列FFT的二维信号快速内插算法。该算法不仅解决了Sathyanaraya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报靶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和实现的自动报靶系统。针对靶图像背景颜色对比度大的特点,采用一种基于灰度期望值的图像二值化算法,通过逐步分离的方法,将靶环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针对影响靶数精度的主要因素(图像的非线性畸变),将靶数分解为整数与小数两部分。整数部分根据靶图像的物理意义确定,对靶数精度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小数部分根据弹孔最内侧点在两条靶环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系统确定的靶数可以  相似文献   

15.
二维物体相交检验的线性四叉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体的平面布局问题中,判别两个物体是否相交是一个难点,以往的方法数据结构不统一,计算量大,算法复杂,本文首先讨论了二值图象的线性四叉树的表示及其有关术语和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二维物体相交检验的线性四叉树方法及其实现的算法,最后进行了算法的时空分析,与以往的方法相经,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数据结构统一,算法简单,时空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AOV图及二叉树的梯形图与指令表互换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 blelogic contro ller,PLC)的梯形图语言及指令表语言的分析,提出了基于AOV(Activity on vertex)有向图和二叉树实现梯形图与指令表程序相互转换的算法。转换算法将梯形图映射为AOV图,并由其建立二叉树来表示指令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遍历二叉树实现PLC梯形图与指令表的转换。文中给出一个转换实例,介绍了算法思想及其实现步骤。该算法具有通用性,适于复杂控制逻辑的梯形图,已成功用于水电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PLC编程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二维最大熵图象阈值分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最大熵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二维最大熵获取二值图象的新方法,介绍了用梯度-区域灰度均值二维最大熵求取阈值的原理和过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阈值分割方法,对于直方图平坦的灰度图象处理效果尤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英国Aleksander等人用RAM网络实现的自适应模式识别系统可以认为是一种逻辑神经网络,本文详细描述了利用这种模型实现的自适应窗口边缘2检测技术,包括模型的理论分析,边缘检测种种的各种实现方法和实验结果。基于这种模型的边缘检测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对窗口边缘检测技术,包括模型的理论分析,边缘检测的各种实现方法和实验结果。训练一个或多个对目标物体边缘敏感的模式,然后对图像逐点扫描和测试,根据窗口对特定扫描区域的响应实现对边缘的检测。其过程和模式识别中的训练—识别过程相似。文中讨论了“中心块”和“边缘训练”窗口的响应行为以及窗口大小的选择、响应阀值的确定和N元的选用等具体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边缘检测和噪音滤除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且硬件容易并行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计算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处理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作者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涉及单元刚度矩阵的并行计算、有限元方程组的并行直接解法、有限元方程组的并行迭代解法、结构动力分析并行直接积分法、广义特征值问题的并行算法以及EBE(Element-By-Element)技术在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处理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特别提出了“伪单元向量”与“单元分组技术”等概念与新方法;首先考虑了矩阵向量积的多自由度问题;系统、深入而又全面地研究了EBE策略在结构分析并行处理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突破了国际现有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