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开关型直流变换器的非线性离散时域模型的建立及其机辅分析方法。利用此模型对单回路控制升压型直流变换器的稳定性及大讯号瞬变过程进行了机辅分析,分析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介绍DD3单晶粘塑性行为实验研究的部分结果。实验分别在700℃,850℃,950℃三种温度下进行,实验项目有等应变率拉伸,等应力蠕变和控制应变幅的等应变塑塑性循环,试验发现,单晶DD3的屈服特性随温度、应变率、晶向而变化。DD3单昌的蠕变变形有明显的三个阶段特性,蠕变曲线形状和蠕变寿命与晶向和温度相关,DD3单昌在高温下存在循环塑性软化现象,这是由于塑性功损伤引起弹性模量下降造成的。DD3单晶的临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应变片直接测量应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二向应力片及三向应力片原理,使在实验应力分析的电测场合中,对于某点的应力分量的测量,无需进行几个应变片数据的分别采集,再综合成应力分量(正应力或剪应力),使读数应变与应力分量一一对应,且各测量数据之间在算法上没有耦合。二向应力片及三向应力片的使用,简化了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在动态测量特别是冲击力测量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压电陶瓷元件是目前在智能材料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驱动元件。建立驱动应力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即传递驱动方程,对于分析压电陶瓷元件的驱动特性非常必要。本文以剪滞变形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压电陶瓷元件在驱动结构时的应力传递过程,建立了传递驱动模型;并以PZT5型压电陶瓷元件驱动玻纤/环氧层合板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驱动模型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建模型对影响压电陶瓷元件驱动层合板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用光弹性嵌片法(一种新的模型试验方法)进行飞机主起落架的实验应力分析。采用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光弹性贴片法中的贴片增强效应问题,避免了在贴片边界,因泊松比不匹配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试灵敏度。实验应力分析选用了与实物尺寸相同的模型试件,克服了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该方法在一套试验模型上能够直观地进行多种载荷状态下主起落架表面应力场的分析比较,为主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测试数据的计算校核表明,试验结果是可信的,可作为主起落架结构减重修型的重要试验依据。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体积含量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细观结构模型:将颗粒简化为同质、同尺寸的弹性圆球,两颗粒之间的连接基本简化为一弹塑性短圆柱体,并假设细观应力、应变和塑性区均为轴对称分布。其体和颗粒的变形行为分别简化为类似于弹性地基和弹性半空是,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反映一对颗粒法向和切向变形协调关系的两个积分方程。数值求解这两个方程,可得到一对颗粒间基体中细观应力的分布形式,从而建立颗粒对的细观弹塑性本构,采用平均化方法,进一步推导出材料宏观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利用该模型对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实验进行了模拟,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脆性材料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传播速度相关,考虑氧化铝陶瓷动态断裂韧性与静态断裂韧性的差异,采用新的裂纹扩展破坏判据对分枝裂纹阵模型进行改进。在SHPB(分离式Hopkinson压杆)上进行了单轴应力和单轴应变实验,所测得的实验结果与改进的分枝裂纹阵模型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监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支持向量机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的理论基础,针对某型发动机滑油金属含量的预测分别采用传统的AR模型和基于现代统计理论下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滑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建模  相似文献   

9.
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法研究了一些稀土元素离子对LC9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将CeCl3的缓蚀性与同等浓度的8108复合缓蚀剂、0.3%K2Cr2O7水溶液进行了比较,根据失重实验的失重量计算腐蚀率和缓蚀率,同时也根据试片表面状态、色泽、破损面大小评估试片的耐蚀性、通过动电位扫描法测极化曲线,恒电位法测诱导期的方法来确定孔蚀电位Eb、保护电位Ep及其它参数。结果表明,CeCl3是LC9合金在含Cl-水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其缓蚀作用优于其它两种缓蚀剂。Ce3+离子改善了LC9合金的表面膜,抑制了氧还原反应,减弱了对腐蚀的敏感性。CeCl3是阴极型和沉淀模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盐度下海水表面张力系数的表征,并精简其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手段,根据气泡在海水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海水中的气泡脱离体积及瞬时稳态上浮速度模型。通过搭建气体水下排放试验台,使用常压空气和6种不同盐度的海水分别作为实验的气相和液相,将气泡划分为低雷诺数缓慢上浮及高雷诺数快速上浮2种运动状态,并分别进行实验。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气泡运动进行实验观测,通过MATLAB编程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测定气泡脱离体积及瞬时稳态上浮速度。将实验数据代入到所建立的模型中,获得不同盐度下海水表面张力系数表征函数。结果表示,当气泡在非射流情况下生成及上浮时,气泡处于小半径慢速运动状态,属于低雷诺数运动过程,海水盐度与表面张力系数拟合效果理想,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偏离程度不到2%。  相似文献   

11.
固体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与可靠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力-强度型的结构可靠问题,只要适应应力和强度的变差系数,就可由安全系数确定结构可靠度,或由结构可靠度确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角刚度(又称弹性比力矩)及弹性件在最大摆角下的剪切应变是固体发动机柔性接头设计的重要指标。在考虑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接头层弹性件几何尺寸的差异的基础上,推导了角刚度及弹性件剪切应变的精确计算公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混杂纤维缠绕问题。给出了混杂纤维缠绕层厚度比的确定方法。以网格理论为基础,得到了混杂纤维缠绕圆筒壁厚和爆破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混杂纤维缠绕封头的分析方法。算例表明,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可用于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一个用于常重及微重力环境条件下,计算充液贮箱中非定常流体动力学行为的三维程序,该程序具有多种选择,提供了一个广泛应用的可能。文中亦给出了对充液40%模型贮箱中非定常流体动力学行为的计算结果,计算是在CRAY-XP超高速计算机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混合梁模型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模型、双梁模型和混合梁模型。考虑了推进剂的粘弹性效应,采用复频变模量模型描述推进剂,对三种模型进行了直接频响分析。以三维模型计算结果为标准,对比了混合梁模型和双梁模型的频响曲线,固体火箭发动机混合梁模型与三维模型频响曲线基本一致,而双梁模型与三维模型频响曲线差别较大,证明了与双梁模型相比用混合梁模型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更准确的。  相似文献   

16.
对长二捆近地点变轨固体火箭发动机动平衡用校验转子、工装、空载/满载发动机、卸载/不卸载发动机以及有无喷管发动机等各种状态下动平衡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动平衡在数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7.
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的破坏压强及其概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铮 《强度与环境》1994,(1):44-50,F003
用弹塑性理论推导出以幂函数形式表示的高强钢制做的固体火箭发机壳体的塑性破坏压强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用断裂力学推导出壳体表面存在裂纹缺陷时的脆性破坏压强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固体发动机的密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密封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密封界面上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对O形圈密封结构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捆绑液体火箭跷振(POGO)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捆绑液体火箭跷振(POGO)稳定性分析模型,简述近似方法,指出影响跷振的重要参数,给出了算例与结论。  相似文献   

20.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姿控系统与箭体弹性振动存在耦合的可能性。因此,在火箭控制系统设计阶段,就要求火箭横向一阶频率远离刚体截止频率,以提高控制品质,避免失控。常规的频率计算方法是运用梁模型或者壳模型建立火箭的有限元模型,从而计算出箭体频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方法比较成熟,但在火箭方案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适应性和效率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算法,在满足总体要求的同时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基于细长梁理论,推导出火箭横向一阶频率与起飞重量和细长比之间的数学关系;经国内外型号数据的充分验证,并成功应用于火箭方案论证阶段火箭的横向频率预示。有效解决了方案阶段参数不明确、方案未细化的问题,仅通过起飞重量、长细比等基本参数快速估计出火箭的横向频率,既保证了准确性,又提高了效率。此方法可推广到各种型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