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气冷涡轮导向叶片的结构形式,选材,涡轮气动性能,精铸工艺,使用可靠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和比较了双联和三联涡轮导向叶片的特点,并阐述了其在航空发动机中的使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前主要采用精密铸造成型辅以机械加工的方法来完成涡轮叶片的制造.在涡轮叶片制造过程中精铸模具的设计将是整个生产周期中的关键"瓶颈".而对于精铸模具的设计,保证其精度的关键就是模具型腔体的获取,即模型的递增转换.  相似文献   

3.
针对空心涡轮叶片精铸过程中的试错法和数值仿真法难以敏捷反应铸件的真实变形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检测结果的精铸零件反变形综合补偿方法.通过对精铸叶片试模样件进行三坐标检测及统计分析,得到叶身截面收缩、扭转和弯曲变形情况,并建立其综合补偿反变形模具型腔优化算法,实现精铸型腔的反变形优化设计.以精铸叶片试模样件叶尖处截面为例,其叶身段型面误差、前缘最大误差、后缘最大误差相对于未补偿前分别减少了50%,68%和31%.实例验证表明:其研究成果能有效提高空心涡轮叶片的精铸成型精度,达到精确控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空心涡轮叶片一直是制约我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瓶颈。针对空心涡轮叶片精铸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在讨论涡轮叶片精密铸造工艺的基础上,从精铸"控形"及"控性"两方面,对涡轮叶片精铸成形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此外,围绕未来更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从材料、结构、工艺的角度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望在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晶粒度对发动机涡轮叶片性能的影响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发动机涡轮精铸叶片晶粒度对叶片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晶粒度问题的方法,对今后处理发动机精铸涡轮叶片的晶粒度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涡轮导向叶片及其精铸模型结构特点的分析,以特征映射理论为依据,提取其结构特征、特征内部的约束关系和构成特征的几何元素,将叶片的内外零件模型添加加工余量、工艺附件、收缩率后得到精铸模具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模具型腔体模型,从而完成了精铸模具设计各模型间的自动转换,大大缩短了精铸模具的设计周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精铸叶片晶粒度对叶片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晶粒度的技术措施,对今后发动机精铸涡轮叶片晶粒度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董菌 《红旗技术》2005,(1):28-31
高压涡轮导向叶片为无余量精铸叶片,采用真空浇注、定向结晶工艺,在真空浇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型腔反应问题,导致叶片报废。经过对反应原因的仔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型腔反应问题。  相似文献   

9.
严格控制整流器夹杂缺陷是提高整流器一次精铸成型合格率的有效途径。精铸合金锭的质量及铸件铸造工艺直接影响铸件冶金质量。严格控制合金锭的纯洁度 ,改进铸造工艺 ,能有效地改善铸件冶金质量 ,防止夹杂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涡轮叶片精铸模CAD/CAM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并行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铸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以IMAN 作为信息集成平台,开发出的CAD/CAM 原型系统真正实现了精铸模设计与制造的无纸化,使涡轮叶片精铸模具的设计周期缩短了60 % ,数控编程周期缩短了50 % 。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涡轮叶片精铸模具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周期过长、专家知识重用率不高、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将知识工程引入涡轮叶片精铸模具设计领域,构建基于知识的精铸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智能设计系统中相关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对专家知识进行继承利用,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精铸空心涡轮叶片模具虚拟修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昆  王虹  周桐  李世峰  沈翔鸿 《航空学报》2011,32(3):538-545
针对精铸空心涡轮叶片的精确控形问题,开展模具型腔优化设计中的虚拟修模技术研究.以某型号空心涡轮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使用ProCAST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获得空心涡轮叶片的精铸位移场,基于位移场的反变形虚拟修模方法对模具型腔进行优化设计.经修模后的模具型腔仿真验证及模具型腔型号鉴定,结果表明,按...  相似文献   

13.
涡轮叶片精铸模具知识模板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涡轮叶片精铸模具的设计周期,本文通过研究知识模板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模板的产品快速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和总结涡轮精铸叶片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和参数化设计规则,建立了模具外围机构的知识模板,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知识模板的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精铸过程位移场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精铸件的成形精度,制造所用的模具型腔必须对铸件的收缩变形进行补偿。提出一种精铸过程位移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涡轮叶片的精铸实验,测量与分析铸件上特定位置的温度值变化曲线,反向求解了界面换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提高了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数值计算的精度。通过设置适当的工艺参数和边界条件,基于熔模铸造温度场和应力场,对精铸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凝固过程位移场,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精铸涡轮叶片模具型腔的优化提供了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航改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工作叶片与导向叶片振动疲劳性能差异较大、导向叶片疲劳极限较低的现象,开展了 表面状态检查、内部冶金质量检查、断口分析、组织分析、叶身取样疲劳性能对比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表面 和内部冶金质量均满足标准要求,内部晶粒度和显微疏松等级相当;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裂纹均为靠近“叶根”进排气边处的疲劳 裂纹;导向叶片未采用细晶工艺,叶身表面晶粒较粗;导向叶片使用返回料导致枝晶间组织粗大、局部区域存在针状TCP 相。  相似文献   

16.
近代航空工业生产的喷气发动机,为了提高涡轮前进口温度,单纯的依靠提高涡轮叶片材料的耐热性能已经满足不了近代高性能发动机的要求,因为材料本身耐热性能的潜力已经不大。目前,空冷技术已在国内外的涡轮叶片和导向叶片上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它可以使涡轮前进口温度至少提高120℃以上,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采用石英玻璃型芯(以下简称型芯)形成的精铸涡轮叶片孔型就是一种新的冷却方式。由于型芯做成复杂异型孔形较困难,一般采用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圆形型芯直径达φ0.8~φ1.0毫米已经在国内用于批生产。在精铸涡轮叶片批生产中,直径为中φ1.0毫米的型芯往往在型壳和铸件中产生断芯,断芯位置在靠近转角R处。断芯与型芯材料、模具结构、模料、制壳工艺、铸件的凝固等因素有关系,经过试验和多年批生产实践已经掌握了断芯规律和解决方法,从而稳定了批生产质量,型壳断芯率由试制初期的70%以上降到10%以下,铸件中的断芯已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退役的美制涡轮叶片进行了解剖分析。确认该叶片的材料为MAR-M200+Hf即PWA1422合金,但其铪含量低于技术条件规定值。叶片采用定向凝固空心无余量铸造工艺制成,叶片结构不太复杂。虽经使用约两万小时,显微组织仍然稳定。叶片内外表面较为光洁,未发现内部和外部冶金缺陷,说明其熔铸工艺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卫淑霞  彭英等 《红旗技术》2003,(1):34-36,39
介绍了某起动机无余量精铸涡轮叶片质量改进工艺攻关试制过程控制,通过有余量叶片改无余量叶片等方案的实施,从而保证了该零件的顺利试制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1.构造和基本原理 V2500有两级高压涡轮叶片,一级有64个叶片,二级有72个叶片,都为单晶结构,由镍基合金精铸而成,这保证了它能承受更高的涡轮进气温度.这两级叶片都有前后两个冷却进气通道,均开口于根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尖磨损问题,对涡轮叶片的工作条件及磨损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涡轮叶片叶尖修复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其重要意义。文中详细介绍了激光表面仿形熔铸接长技术和全自动钨极氩弧焊接长修复技术,为今后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尖磨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接长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