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复杂连接件疲劳失效机理和估算其裂纹形成和扩展寿命,在双剪连接件和双耳连接耳片疲劳试验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研究了其破坏模式和机理,并利用断口定量反推技术判读了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寿命。然后,根据应力严重系数法,建立了复杂连接件疲劳性能S-N-L(疲劳应力-寿命-应力严重系数)曲面;利用该曲面,发展了复杂连接件疲劳裂纹形成寿命估算算法;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裂纹扩展长度与扩展角度公式,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的累计求和算法。最后,运用寿命估算方法,估算了双剪连接件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双剪连接件和双耳连接耳片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结果与断口判读结果吻合良好。本文寿命估算方法为复杂连接件疲劳定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铆钉传递载荷相同的假设,建立了非对称复杂应力状态下铆钉连接件的传递应力和旁路应力的简化公式,并给出了铆钉孔的应力严重系数计算公式.采用名义应力法和新的应力严重系数公式,计算了谱载下铆钉连接件的疲劳寿命,并与DFR(Detail Fatigue Rating)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法与DFR方法估算结果吻合良好,计算过程更为简便并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3.
谱载下基于模糊Miner法则的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载荷谱中,当疲劳应力稍低于疲劳极限时,对构件是否造成损伤呈现出某种"模糊"过渡状态.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建立了考虑"模糊"损伤状态的Miner法则.按照常规Miner法则和模糊Miner法则,分别给出了程序块谱作用下疲劳寿命的估算公式.实例估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模糊Miner法则,可使疲劳寿命的估算误差减少18.33%.  相似文献   

4.
电液伺服阀是航空航天精密电液伺服系统的重要控制元件,其中衔铁组件是负责伺服阀电液转换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姿态控制信号的高精度、灵敏放大输出,要求衔铁组件具有极高的位置精度及尺寸精度,其中过盈配合参数设计极为重要。基于厚壁圆筒过盈配合原理,通过对零件材料的屈服极限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合理的过盈量范围。计算原衔铁组件各接触面等效应力均超过了材料屈服极限,这是时常出现的管弹簧受损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经过衔铁组件装配与测试,解决了装配时常出现的组件压配变形、平行度等指标超差及管弹簧受损等问题,过盈联接可靠性和合格率较原来有了很大提升,本文确定的设计参数能更好地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太阳黑子本影点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假设在太阳黑子磁管内出现局部横向扰动磁场,然后利用中性片理论较为满意地解释了黑子本影点的形成.并利用Petschek的理论公式估算了本影点的温度、磁场和寿命,所得结果与观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解析法计算出高速储能飞轮转子护套所需过盈量的范围,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静止状态和工作状态下护套的应力分析,仿真结果与解析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分析了装配过程中,护套加热产生的热变形,为护套的过盈安装提供了依据。最后, 对飞轮转子的模态进行了仿真和实验, 两者结果的误差为0.6%。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一些经典公式出发,推导出新的寿命公式。另外,通过引入蠕变损伤特征参量的概念还导出类似的另一个蠕变寿命估算公式。所推导出两个公式在16MnR材料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运行态智能电表难以实现可靠寿命准确预估的问题,基于广义多应力加速模型,利用加速退化的试验数据研究并确定了智能电表的寿命分布规律,首先通过分析环境应力与Weibull分布模型参数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多应力退化模型;之后提出了对该新模型的参数校正的方法,实现了正常应力水平下寿命分布模型参数的求解,获得了正常应力水平下智能电表的可靠寿命及其剩余寿命的预测结果;最后设置了正常应力条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智能电表可靠寿命的综合评估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多钉铆接连接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对多钉铆接连接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时的可行性不高、计算量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更加有效可靠的预测多钉铆接连接件的疲劳寿命的方法。对多钉铆接连接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时,先对压铆铆接过程进行了显示动力学分析,获得铆接后的钉、孔变形形式和干涉量,并编写了APDL子程序用于各种形式试件的铆接过程分析。用紧固件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细节应力分析。基于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铆接连接件的载荷-位移计算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说明用本文方法获取载荷-位移曲线的可靠性。在ANSYS中建立钉单元,并实现参数化建模进行钉载计算。使用应力严重系数法估算连接件疲劳寿命。开展典型航空铆接连接件疲劳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机匣损伤容限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某航空发动机机匣安装座处局部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尺寸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形状因子Y.基于BS7910评定方法,利用失效评估图(FAD,Failure Assessment Diagram)确定了机匣安装座结构在工作应力下的可接受裂纹尺寸为84.8 mm,结构的剩余强度随裂纹尺寸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焊缝较母材具有更低的损伤容限和剩余强度.使用缩小宽度模拟验证件模拟工作状态载荷进行了验证试验,当裂纹尺寸与试样宽度比值较小时,与模拟验证件的评估结果基本吻合.根据Paris公式,构件在工作应力下的剩余寿命为74 238周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CCD产生干涉条纹的原因,对采用减法消除干涉条纹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计算误差的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测定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守恒积分 光测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守恒积分中位移梯度的应力分量表达式,从而可由应力光图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守恒积分,并确定应力强度因子.本方法克服了单参数法与双参数法固有缺点.由此所得结果与由边界配置法所得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小弹塑性变形范围内,首先将应力写成应变的奇次四项式的幂函数形式。使其相当精确地拟合材料的拉伸曲线。然后,应用弹性梁的位移模态和一待定系数构成弹塑性位移场。并用最小势能原理确定该系数,从而得到封闭解。最后,给出若干典型算例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剂贮箱服役期内,由于材料强度退化及外界随机载荷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其可靠性表现为时变特性。基于区间理论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为推进剂贮箱时变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区间干涉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椭球底圆柱贮箱应力进行分析,根据贮箱等效应力分布与强度幂指数退化模型,将应力与强度转换为时变区间变量的形式。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将任意时刻应力与强度区间转换为标准化区间,根据临界状态函数与标准化区间的位置关系,定义区间干涉时变可靠性指标。结合示例参数对推进剂贮箱时变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服从正态分布的应力-强度干涉可靠性方法及区间可靠性方法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弹塑性材料全拉伸曲线拟合的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用分指数四项式拟合弹塑性材料的以应变表示应力的拉伸曲线.利用几个材料拉伸特征点的数据,就能获得全拉伸曲线的简单统一的表达式.与典型航空弹塑性材料的试验全拉伸曲线的对照表明,这种拟合模型具有很高的工程精度,从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变-变分法求解受钉传载荷含边缘裂纹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板的应力强度因子。首先建立满足所有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钉孔合力平衡条件及位移单值条件的应力和位移级数表达式,然后应用变分原理满足板的边界条件,从而确定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表明,级数收敛迅速,数值解和实验结果吻合,而所需机时较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声重波激发的Spread-F扰动的非线性制约方程的拓扑特性进行了定性讨论和数值计算.研究了Spread-F的混沌特征及参数范围.结果表明声重波在不同条件时对Spread-F的激发作用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天体对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多次因红外地平仪受天体的干扰而出现姿态异常的情况.本文介绍了各种红外地平仪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们受干扰的原因,给出了精确预报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有些已成功运用到在轨运行的卫星上。  相似文献   

19.
文中讨论了星地链路中同信道干扰对地面TT&C站的影响;分析了干扰对载波跟踪环路的影响,确定了载波环保持锁定的临界条件,重点分析了干扰对遥测解调分系统的影响。干扰通过两个途径影响误码率:一是通过载波恢复环路,造成参考相位抖动,间接影响误码率;二是直接进入相干检测设备,直接影响误码率。这些影响的结果可用同等误码率下输入信噪比E_b/N_0的损耗表示。  相似文献   

20.
月球探测器转移轨道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分析了月球探测器由近地点出发,在假定末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转移轨道的特性参数对初始条件和变轨所需的速度脉冲等的影响;考虑的特性参数的变化包括转移轨道倾角的变化,近地点高度的变化和转移时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