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朱海燕  袁修开 《航空学报》2015,36(3):881-888
针对航空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优化(RBO)解耦方法。首先将高效求解的可靠性灵敏度用于失效概率函数(FPF)的快速构建,其优点在于仅需要一次可靠性分析即可得到失效概率函数的局部近似,克服了常规求解方法中需要多次可靠性分析的缺点;然后将得出的FPF近似代入RBO模型中,将原问题解耦成确定性优化子问题,可用常规优化方法来求解。另外,采用了序列近似优化策略来保证可靠性优化解的正确性。文中给出了复合材料梁和机翼三盒段结构的优化求解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实现方法。建立了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确定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解空间的办法。采用不同的策略处理前后约束和资源约束。编制了粒子群优化通用程序并对典型项目实例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验证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黄海滨  马广富  庄宇飞  吕跃勇 《航空学报》2011,32(11):2073-2082
针对卫星编队自主队形重构问题,提出了基于协同进化粒子群优化(CPSO)和Pareto最优解的求解方法.首先,使用Legendre伪谱法(LPM)将队形重构问题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NLP)问题;其次,根据卫星编队的特点及碰撞规避的需要,使用CPSO算法对重构问题采用既独立又集中的求解方式,避免了传统优化方法对梯度的求解;...  相似文献   

4.
物理规划方法及其在飞机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允良  李为吉 《航空学报》2005,26(5):562-566
 物理规划方法是一种高效的设计优化方法,它与设计者的工程经验紧密联系,能以较低的计算代价获得真实反映设计者偏好的折衷解,对解决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物理规划设计方法与稳定、高效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有效地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折衷非劣解。通过求解数值算例和民用飞机方案设计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月面软着陆过程发生故障后的应急上升轨道,建立了整个应急上升过程的优化设计模型,并针对构建的强约束轨道优化问题,设计了将Gauss伪谱法和直接打靶法结合的混合优化策略,求解得到了满足应急条件的上升轨道参数。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月面应急上升轨道优化问题,且求解收敛性和鲁棒性较好,可为同类问题的求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MPI的大规模变量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变量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了基于虚载荷法的位移敏度求解理论,提出了惩罚函数随优化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二次扩展内罚函数法,并结合牛顿法作为优化算法.采用MPI并行技术实现了敏度求解的局部并行计算,解决了大规模变量结构优化技术中的规模和效率问题.采用FORTRAN语言在HAJIF2013系统上对上述方法编程实现,实例表明,优化方法能够快速、稳定收敛到最优解,以及基于虚载荷法的位移敏度解析求解理论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变体飞行器变形规律优化问题的特殊性和计算困难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该问题的变形变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无穷维度,求解难点体现在:现有最优控制方法无法直接求解无穷维控制量问题;变形引起的气动模型数据维度增加,计算量呈级数增长,制约了优化求解。针对这两个问题,基于Karhunen-Loève展开方法对分布变形域进行离散和降维,采用有限维变形控制参数和几何模态描述,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可求解的有限维最优控制问题;采用Kriging方法和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方法构造了与变形控制参数相关的气动代理模型,大幅降低求解该问题的严重计算负担;结合离散降维最优控制模型和气动代理模型,基于hp自适应伪谱方法,建立了变形规律优化求解过程。以翼型分布式变体问题为例,对给定的飞行任务要求,以燃料消耗最省为目标,实现了全弹道翼型变形过程和迎角、燃油消耗率等控制量的同时优化,获得了更省能量的变体飞行方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所发展方法具有通用性,能扩展到机体/弹体等更为复杂的变体形式,可为未来变体飞行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Hopfield神经网络优化的原理。将神经网络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并利用MATLAB提供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器进行计算。对于多约束优化问题,KS函数的包络凝聚特性可以简化约束条件,其光滑可微特性又方便了问题的求解。将其运用于非线性约束规划和某型飞机总体参数优化问题,算例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的搜索、优化方法入手,分析了遗传算法对复杂、多峰函数优化的有效性;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并归纳出从优化问题转化到用遗传算法求解的转化思路;最后,通过对一个多峰函数优化的遗传算法求解,验证了此方法在全局优化、鲁棒性等方面的更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求解武器-目标分配问题的新方法.阐明了将武器-目标分配问题作为组合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针对问题特点,给出了基于系统信息的启发式操作方法及适合的操作算子.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问题求解的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针对固定温度点的热力学函数 (如焓、熵、比热 )综合近似计算法。该方法已成功地用来近似计算温度范围为 10 0~ 2 0 0 0 0 K的 150 0个热力学函数表。用内含近似计算程序包的 TD软件系统对混合物参数进行热力计算的结果证明,该多项式在求解多组元系统计算中迭代问题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数值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人伟 《航空学报》2000,21(6):488-491
回顾与分析了工程数值优化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着重介绍与讨论了优化问题的几种数学列式、近似问题的保真度与近似函数 ,以及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策略等。指出优化问题的对偶列式变式 DFOP-V2与高精度多点近似函数和二级近似概念结合而产生的数值优化解法 ,具有通用性 ,高的计算效率 ,并易于与市场现有分析软件结合使用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卫红  高瑜  方亮  陈裕泽 《航空学报》2008,29(6):1554-1562
 从工程应用背景出发,在研究现有组件布局问题的基础上,将Sphere-trees概念引入三维装填布局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有限球族进行非规则任意形状三维组件外形轮廓的统一描述,而非直接采用组件的实际外形轮廓进行装填布局设计,建立了任意形状组件装填优化设计干涉检查的系统性计算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与序列二次规划法相结合解决有限空间内组件布局优化问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陈少军  夏人伟 《航空学报》1996,17(6):102-106
提出一种基于两点信息的近似函数,它在当前设计点能够保证原函数的函数值、一阶导数值和近似二阶导数值;在另一设计点保证原函数的一阶导数值。用该近似函数形成结构优化原问题的序列近似问题,再用约束变尺度法解近似问题。通过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较高的计算效率,适用于结构优化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5.
广义奇异摄动降阶方法在控制器降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军  曾建平  程鹏 《航空学报》2002,23(2):125-129
 首先推导了广义奇异摄动降阶和奇异摄动降阶的 Schur方法,解决了均衡变换可能出现病态的问题,并且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然后,将其应用于控制器降阶,并同其它方法比较,认为原系统带宽附近的控制器降阶误差对降阶效果影响较大,而广义奇异摄动降阶法通过参数α的选择,能取得较好的降阶效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樊士伟  薛永宏  丁永和 《航空学报》2015,36(9):3027-3033
拟合导弹主动段弹道并估计其弹道参数是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导弹主动段弹道进行描述,并建立主动段弹道的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其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将导弹弹道估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准则下的样条系数和样条节点分布最优估计问题;最后利用投影定理将样条系数估计和样条节点分布估计分离开来,并通过迭代逼近给出了最优样条节点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对主动段弹道的拟合精度高,而且还减少了待估参数的数目,简化了求解过程,可在无先验信息条件下较好地解决导弹主动段弹道的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e receiver characteristics of a laser altimeter system containing an avalanche photodiode photodetector are analyzed using the Gaussian approximation, the saddlepoint approximation, and a nearly exact analysis. The last two methods are shown to yield very similar results except when the background noise is extremely low and the 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 is high. However, the Gaussian approximation method is shown to cause significant errors even under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background noise and received signal energy  相似文献   

18.
The stat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approximating the spatial curves and complex-shaped surfaces are considered on the basis of the spline-force analogy using the virtual models of elastic bodies construc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e ANSYS software. The numerical studies performed have confirmed a possibility of such an approximation and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linear model in the problems that correspond to large displacements and strains in calculating elastic bodies. To improve the approximation near the surface boundary, we propose that the numerically found quantities of the middle surface inclination and curvatures should be used or, if it is possible, their analytical values. We show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the virtual elastic body to approximate the central part, when extrapolation of the surface being approximated i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夏人伟  刘鹏 《航空学报》1987,8(9):524-528
一、引言 近年来,在研究具有高计算效率的结构优化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利用序列近似问题代替原优化问题的概念是一自然的而又重要的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构造恰当的近似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能否采用有效的解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6):1661-1672
Efficient experiment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valid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 with high nonlinearity and large input space. Excessive validation experiment raises the cost while insufficient test increases the risks of accepting an invalid model.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sequential experiment design method combining global exploration criterion and local exploitation criterion is proposed. The exploration criterion utilizes discrepancy metric to improve the space-filling property of the design points while the exploitation criterion employs the leave one out error to discover informative points. To avoid the clustering of samples in the local region, an adaptive weight updating approach is provided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Besides, the credi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and result credibility is introduced to support the model validation experiment design. Finally, six benchmark problems and an engineering case a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for function approximation in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