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的标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与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相关的标准,对其中的科目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了我国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的完整框架,为促进我国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杰 《飞行力学》2001,19(3):66-69
针对舰载直升机的特殊使用环境,分析了舰船运动情况对舰载直升机实施起飞、着舰和舰上机动飞行的影响,最后,探讨了MIL-F-83300等直升机规范对舰载直升机的各种使用规定及特殊的飞行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舰载直升机的使用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舰载直升机在环境恶劣的南极飞行情况及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影响舰载直升机飞行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在极地考察中,直升机是保障冰区安全航行和科学考察的高效率运载手段。在海冰状况严重时,直升机甚至是唯一的有效运载工具。而在遇到危险需要营救时,直升机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在冰区航行中,利用直升机寻找海冰中的航道,可以帮助船舶迅速驶离冰区,提高航行安全效率。但是,由于极地环境与气候复杂多样,对直升机极地飞行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透过舰载直升机冰区飞行的成功救援范例和典型事故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总结研究,提高防范手段,能使飞行人员更好地规避风险隐患,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舰载直升机在母舰甲板上方悬停时的平衡特性。采用CFD方法计算了母舰甲板上方的气流场,建立了适用于舰载环境的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计算了UH-60A直升机在流场悬停位置处的配平值。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旋翼入流、载荷、功率以及机体姿态状态量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舰面流场的非线性、不均匀等特点对计算值影响较大。通过与无离散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流场对直升机旋翼的垂向载荷影响较大,对机体姿态角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破坏了直升机的平衡,对直升机在舰面流场环境下的飞行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速飞行特性是直升机飞行品质的研究重点之一,低速飞行试验是开展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研究重要手段。首先,从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直升机低速飞行的配平操纵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直升机低速前后飞行及侧飞时配平飞行试验,对直升机低速飞行时的配平操纵特性和试验直升机低速特性与尾部气动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小平尾面积或降低初始安装角的尾部气动优化建议,直接指导该型直升机设计和更改。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舰载直升机的反潜(Anti-Submarine Warfare,ASW)任务效能,设计了一种基于飞行试验的舰载直升机反潜任务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典型直升机反潜作战任务设定;采用树状图分解的方法,分析确定了直升机反潜任务效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应召反潜作业流程的模块化分析,构建了基于概率的事件驱动舰载直升机应召反潜任务效能评估模型,并分析确定了飞行试验与任务效能评估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新科 《飞行试验》2001,17(1):6-9,28
本文介绍了舰载直升机一舰组合飞行试验的方法、试验协调和数据收集、处理及分析技术。重点在于由不利的舰上使用环境所要求的独特驾驶和试验方法,突出目前组合飞行试验所遇到的技术难点,概括了为解决这些难题而采用的改进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某直升机在试飞中出现的故障现象,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原理和飞行控制原理出发,分析了手操纵时直升机纵向静稳定性特性,以及带自动驾驶仪飞行时其纵向稳定性差的故障原因;然后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及验证性试飞,最终对故障源进行了定位并对故障进行排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飞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飞行体会和飞行经验,从旋翼的诱导速度分布入手,对直升机起飞时贴地增速和进行消速过程中出现的旋翼抖动及其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直升机在起降过渡阶段中的飞行特点.可供直升机飞行员在执行场外着陆及其他贴地飞行任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