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举办“动态数据采集和试验模态分析”讲习班6月12日-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举办了“动态数据采集和试验模态分析(DAMA)”讲习班,来自全国近十个科研单位的学员参加了该班的学习。南航振动工程研究所,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2.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筹)成立于1985年8月,决定我院为该学会的挂靠单位。1986年3月27日至29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筹备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我院召开,出席会议的除筹备组成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23个单位40余人。著名力学家、筹备组组长胡海昌教授主持了会议。我院党委书记吴明、院长余承业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  相似文献   

3.
《力学系统与信号处理》(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旨在为力学学科和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校、研究所和工业界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定于1986年第四季度创刊。编委会由国际动态分析与振动工程界的著名学者16人组成。我院振动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张令弥即为其中之一。刊物由英国科学出版社在英国伦敦、美国奥兰多,圣迭戈、纽约、奥斯汀、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媒体和学术争鸣的园地,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科技期刊编辑要充分认识科技期刊的作用,只有发表具有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成果和新的发现的科技论文,才能不辱使命。我国科技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的屈指可数。在收录低的诸多因素中,论文质量是主要因素,而其中无学术价值的论文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数较多的不具有创新性的科技论文得以在科技期刊发表,说明科技期刊编辑在科技论文的创新性审查和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本文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从创新性角度“净化”科技论文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4月11月23日—27日在西安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厂矿企业的代表,计100余个单位近250人。这是全国振动学术界继1981年12月第一届会议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宣读、交流了240余篇论文,作了6个大会报告,检阅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交流了科技信息,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开放、搞活,加强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经长期酝酿和协商,南京航空学院与美国HP公司决定在南航联合成立“NAI-CHP振动工程咨询培训中心”,协议签字仪式于8月24日在我院举行。我院院长余承业教授、美国HP公司LSID总经理汤伯森先生,中国HP公司(CHP)总经理俞新昌先生分别代表南航、HP和CHP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签字后,HP、  相似文献   

7.
1986年是贯彻“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里,在全国改革,创新的一片热潮声中,我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持续深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计划,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截止1987年1月底,已获知获得国家、航空工业部,江苏省和南京市科技进步奖的共19项,(详见表1)即: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二等);  相似文献   

8.
《强度与环境》2004,31(4):64-64
为活跃加权残值法及其工程应用领域的学术气氛,增进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第八届加权残值法及其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于2005年10月中下旬在江苏苏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苏州科技学院承办。现开始征集论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振动的内在规律,在大学物理课中首先直接引用高等数学中的二阶微分方程给振动分类,增强学生对机械振动的内在规律理解;第二步给学生讲解机械振动的工程应用价值及共振所产生的灾难,增加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通过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第50届冲击、振动技术讨论会即将召开。此时,大家回顾过去2(?)年冲击、振动技术的进展,无不为之惊叹。人们会在这个重大盛会之际提出两个问题:促迸冲击、振动技术进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是哪些?回答这两个问题很简单一电子学。实验工作者之所以能分析复杂的振动讯号以及诊断机器与结构的故障,就是由于人们发展了一些实用的电测仪器。要是没有波形分析器和实时分析仪,要作振动记录信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液压管道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液压管道系统振动问题是工程中普遍遇到的。这种振动轻者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重者会使管道产生疲劳破坏,导致严重事故。因此,分析研究液压系统振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计算了某飞机液压管道系统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5月4日—7日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正式代表175名,列席代表30名,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地区和香港地区的16个单位,代表业已批准成立的11个分科学会和16个省、市的地方学会或地方学会的筹备组织,基本上云集了全国从事振动工程研究、教学和应用等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会议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安排紧凑,开得很成功。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邱吉宝研究员、北京卫星环境工程所向树红研究员、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张正平研究员共同编著的《计算结构动力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将大型复杂的工程结构离散化为多自由度系统,主要介绍其运动方程的建立,振动特性与响应的分析,特别是自由度数很大系统的振动分析。全书以工程应用为目的,以应用理论为主要内容,从理论、方法到以实例说明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振动理论的系统性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主、被动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及技术(Ⅰ)--导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是系列讲座的第一篇。针对工程中复杂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本文以一个典型的航天结构为例,对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以解决振动控制技术在复杂结构中实现的问题。对各种振动控制策略、控制材料和器件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对振动控制一体化策略实现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控制律中的鲁棒控制,作动器和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问题,智能材料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杂交阻尼在结构减振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控制机理、优化设计以及智能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目标,指出振动控制的研究必须与具体工程问题结合,强调试验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合作研究的标准化验证模型,促进振动控制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简述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振动形式和振动规律;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增大与时间的关系;在变动振动系统的参数时,对振动形式的影响,及在振动过程中速度与外力在相位上的关系。文中着重对工程上的一般抑震,防止和避免共振发生的简单原理作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前言卫星振动试验是卫星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环境试验的内容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卫星在未来的振动环境中能否正常可靠地工作,通过试验发现卫星在设计、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隐患,并予以排除,以提高飞行试验的可靠性,此外,通过试验将积累振动环境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卫星承受振动环境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为此,在试验中对卫星的主耍部位进行振动参数的测量。本文从研制的角度出发,讨论卫星振动试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力学学会、西南结构力学研究所、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筹)于1987年11月4日至7日在绵阳市联合召开了“四川省振动工程学术交流座谈会”。出席代表86人,他们来自中央部属(在川)、省、市20多单位。代表都是在力学、数学、机械、航空、核工程、电子、冶金、化工、电力、建筑、石油、地震等各领域从事振动工程、研究、教学、应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专业性文摘杂志主要收录反映各学科最新成果与进展的科技论文,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科技动态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莫尔罗(Charles T.Morrow)博士是美国导弹冲击振动工程专家,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取得哈佛大学声学和通讯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哈佛水声电声试验室,斯佩里陀螺仪公司,休斯公司,宇航公司,LTV研究中心,Ling-Altec电子公司,先进技术中心工作过。他是一个从基础科学领域走进工程技术领域的学者,在声学,电子机械装置,冲击和振动,噪声控制等学科有较深的造诣。据介绍,五十年代苏联洲际导弹研制成功以后,美国深感落后,为了解决导弹的可靠性问题,他们把受过高级训练,特别是具备声学基础和对统计学与概率论有经验的人请到导弹领域,以便认清问题和提供解决办法。莫尔罗就是其中一个。他负责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洲际导弹环境试验规范,同时引进随机振动和连续谱的概念,并发展了关于概率分布,功率谱和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等基本概念。他著有《冲击振动工程》第一卷(1963),《作为技术管理工具的环境试验规范》(1981)等书。并为《随机振动》第二卷(1963),《导弹包装基础》(1955),《科技百科全书》(1971),《冲击振动手册》(1975年版)撰写了重要章节。从著作来看,他在学术上有独到的见解。应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邀请,莫尔罗博士于1982年9月19日至10月4日来华与我国冲击振动界人士进行技术交流。他以“环境试验和统计可靠性试验的关系”,“冲击振动工程”为题,介绍了他本人及美国在导弹的可靠性、环境、规范、试验、设计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的关系、冲击振动工程、隔震问题、低频振动问题与我国同行进行了技术座谈。概括起来,他的主要技术观点是: (一)对于导弹,应该把人力、物力花在研制初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上,而不花在到研制后期才见结果的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上。 (二)对于导弹,环境试验规范应起到指导设计作用,而不只起到在设备研制完以后的检验作用。 (三)导弹的主要振源是发动机噪声和气动噪声;环境试验的目的是发现设备的薄弱环节,纯粹的模拟真实环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美国的导弹用的电子设备和惯性器件不用隔震器,也不用粘弹性材料隔震。问题通过限制设备的最低谐振频率和提高设备在高频的抗震能力来解决。 (五)描述瞬态振动环境的办法美国目前尚无定论;在制定洲际导弹规范时,并没有多少数据;美国现有规范中的低频段,并不是真实环境的表述,而是试验设备的使用极限。莫尔罗博士是迄今为止来华的学者中唯一搞导弹的专家。由于他自始至终参加了美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冲击振动工程工作,因此他的技术观点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导弹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尤其是他在可靠性增长、隔震、低频方面所提到的问题,正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保密的原因,加之他最近已退休,某些技术内容以至观点未必能反映美国当前的技术状况。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虽然莫尔罗关于导弹的统计可靠性试验的观点已经反映在1975年出版的《冲击振动手册》之中,但是据我们所知即使在美国还有另一种颇为不同的观点与实践,肯定了导弹的统计可靠性试验的必要性。在这次技术座谈中,我国有关方面的同行就此问题与莫尔罗博士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这个总结只反映了莫尔罗本人的观点。不言而喻,与他的其它技术观点一样,它既不能作为美国技术状态的全面描述,更不能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我们欢迎全面介绍美国在这方面情况的文章,欢迎有关人员参加讨论这些问题和对莫尔罗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次技术座谈是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所长陈奇妙同志主持的,由何克让和厉慧敏同志翻译,吴家驹和冯振兴同志记录。本文是由吴家驹同志整理成文,宋文治、张维纲、郑开陛和李德林等同志校阅补充,最后由陈奇妙同志审订的。以下按可靠性试验、规范、数据处理、试验方法、隔震、非平稳问题,对莫尔罗博士的报告及部分座谈答问内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虑在基座具有线振动与角振动的情况下,并计及干摩拭力矩、粘滞摩拭力矩和结构非等刚度等因素对自由陀螺仪的漂移误差做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非等刚度对漂移的影响较大。所得到的陀螺漂移计算式可供有关的实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