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机场建设》2006,(3):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对建设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的认识,进一步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同时增强对企业变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建设集团公司于7月14-16日在密去去湖度假村对来自各职能部门,公司,规划设计总院等部门和单位的近六十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建设集团公司的高管人员也全程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
企业HR管理的e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阳 《洪都科技》2002,(4):42-48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信息技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动力。电子人才资源,即eHR,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际上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是对传统HRMS在技术上与理念上的延伸,使HR部门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从而扮演一个战略性的角色,这一角色所经营的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才。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这对高科技、高风险的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作为一家我国中等规模的航空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在竞争激烈的航空运输市场中赢得主动,从改革运行控制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着手,在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上做了一些努力与探索,取得了预期效果,说明航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空》2008,(9):9-9
9月2日,美中航空合作项目(ACP)启动了面向中国民航官员的第三期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EMDT)。根据项目安排.34名学员将在北京参加1个月的培训.随后赴美国华盛顿、佛罗里达和西雅图等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内容包括领导力培训、航空安全和效率管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空中交通管理以及新的安全和环保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并且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市场化、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一个新型服务部门,被视为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但物业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首开先河,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的划时代变革,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迎合了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6.
简讯(一)     
民航总局成立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ChinaCivilAviationHumanResourceCenterSepup为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航系统人才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于近日成立。该中心为民航总局所属事业单位,与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即民航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该中心的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负责,其主任、副主任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征得民航总局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后任免…  相似文献   

7.
《洪都科技》2011,(2):54-56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培训信息网络平台,以提高整个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本文针对培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管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航空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说明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需要做好制定经营战略、建立推进委员会、准备人力资源、开展知识培训、实施项目改进、建立测量体系、确定管理目标以及促使六西格玛管理制度化等工作。最后,对企业在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11月28日,中国民航与英国罗·罗公司在北京联合庆祝双方合作培训十周年,同时签订下一轮合作培训协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民航总局、各地区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院校的代表以及罗·罗公司方面有关管理人员。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元元以及罗·罗公司人力资源总裁John Rivers先生出席了会议。 中国民航与罗·罗公 司在联合进行人员培训方面已有十年的历史,双方先后共签订了六项培训协议,前后经历了“技术培训”、“合建培训中心”和“管理培训”三个阶段。先后共资助200余名民航院校教师及专业技术骨干赴英培训,联合在天津中国民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民航空管系统培训现状,从管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谈我对空管部门开展培训工作的几点看法。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应有:培训前的行业预测、培训需要的调查分析、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对象,客观的培训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该航空公司11月2口向美交通部提交文件,申请经营从美同至中国的航班。到目前为止,中美双方各有两家客运公司被授权经营中美航线。达美希望经营从纽约至北京再飞往上海的每H直达航班以及每周三班从波特兰至北京,后飞往上海的共计十个航班。该公司认为,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商业个0,从纽约至北京的旅行需求比从芝加哥的需求多4倍。如果以上申请获准的话,该公司准备2001年4月1日开始以MD—11经营以上航线。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寻求进入中国市场@新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1日南方普惠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南普公司)在湖南株洲举行了开工典礼。南普公司由加拿大普惠公司和中国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为2743万美元。  双方于1998年3月2日在北京签署了合资合同和公司章程,经过约20个月紧张筹备,厂房改建和扩建、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人员招聘和培培训等都已就绪。南普公司将生产和销售加拿大普惠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公司目前有员工94人,4条数控生产线,58台套设备。预计今年员工将增至,195人,2002将增加两条生产。  南普公司将实现并保持产品完…  相似文献   

13.
对航空公司需引进的飞机如何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从而保证人机数量比例的合理性是一项新课题。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可划分为一线部门人力资源需求和非一线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一线部门按照飞机制造公司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公司运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预测,而非一线部门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4.
RollsRoyceForwarded“PrinciplesofModernManagement”5月22日,罗·罗公司在北京隆重推出《现代管理原则》一书。此书主要介绍有关管理技巧,财务管理方法,领导艺术,客户管理技巧以及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方法。罗·罗公司针对在中国管理培训高层次的需要,采用一些中国的案例运用管理原则解决问题。这些书将赠予中国民航的培训基地,以此书为基础的管理课程也将在中国民航──罗·罗培训中心进行。罗·罗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世杰期望本书能帮助支持中国的改革,在培训和人力资源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罗·罗公司推出《现代管理原则》一书…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公司之本,取得人才的途径有两条,即从外部引进人才和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民用航空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民航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对在职员工的持续培训应成为民用航空企业提高人力资本,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民用航空公司人力资源与培训需求构成一家民用航空公司的人员可分为飞行、乘务、机务与航务、商务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几大类。每类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具有很大的区别。培育一个成熟的飞行员需六至八年的时间,而且具有严格的飞行时间、资历与飞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要求。乘务人员专攻客舱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地空管部门已经脱离省局纷纷独立运行,建立一支拥有高素质管制员的空管队伍是空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空管改革独立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空管队伍的直接领导,优化空域资源,提高空管的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前空管的许多工作因体制原因无法理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现在随着空管管理环境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加强空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制员的招聘、选拔、培训、晋升、考核、薪酬、激励等一系列的方面进行统筹兼顾的考虑,空管队伍将来必定会在民航行业里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17.
航空公司运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这对高科技、高风险的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作为一家我国中等规模的航空公司,为了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在竞争激烈的航空运输市场中赢得主动,从改革运行控制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着手,在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上做了一些努力与探索,取得了预期效果,说明航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18.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是在中国改革开发浪潮中诞生的第一家企业化航空公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始至终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大的课题。它秉承“以诚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把通过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作为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把有计划、高起点、分梯次、多层次的培养人才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为厦航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厦航成立伊始,不具备自身培训的能力,采取的是“边组建,边培训,边经营,边发展”的策略。早在1986年下发的企业第一份“红头”文件就是关于培训的规章,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培训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点对企业领导来说似乎没有不明白其道理的。但是,可以说,真正能够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实处的企业家在中国并不多。本刊记者就如何在中国民航企业做培训和培训中存在哪些问题,采访了IATA中国教学中心经理陈燕女士。陈经理在中国民航具有丰富的培训经历,她曾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做过10年培训和6年市场销售工作,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北京办事处工作2年。 培训与人力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国民航不少企业,在这两方面还是分离的。随着航空…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民航企业 的竞争已转向知识 和科技的竞争,从 根本上讲是知识与 科学技术的“承载 者”──人才的竞 争。民航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激烈竞争,全球化的趋势、加入WTO后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民航规模经营的兼并重组浪潮等,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因此需要对其职责、作用和技能进行动态的思考,以实现民航企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建立民航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民航主要分机场、航空公司、航管、油料四大块,其中机场、航空公司部门已作为独立的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