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振动流化床喷雾造粒中颗粒成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歇操作的振动流化床中,实验研究了喷雾造粒的颗粒成长机理以及流化速度、进风温度、料注伽料速度、初始物料颗粒尺寸大小对造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造粒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多因素影响的振动流化床喷雾造粒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了具有一定参数价值的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流化床干燥过程的机理分析,将干燥过程分为预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提出模型的简化条件,建立3个阶段的数学模型,用解析或数值方法求解,并应用于聚氯乙烯的干燥,模拟出干燥特性曲线,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钛合金超声振动钻削的特性,分析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指导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了钛合金超声振动钻削的正交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超声振动钻削的切削力随振幅增大而减小,随切削速度、钻头顶角和进给速度变化的规律与普通钻削相似,但是相应的变化幅度更大,而且切削力波动更大;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采用较大振幅、较小钻头顶角及较大进给速度,能保证钻削钛合金的加工质量和钻头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从试飞安全的角度出发,对直升机不可逾越速度下降转弯试飞动作进行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直升机不可逾越速度下降转弯试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其次,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某型直升机试飞为例,在该机上完成相关飞行状态参数、振动参数,以及载荷参数传感器的加装和校准工作;同时在该科目试飞过程中,对直升机上关键的飞行状态参数、关键振动参数和关键载荷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该型直升机不可逾越速度下降转弯试飞的安全,为后续直升机试飞安全进行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6.
激光陀螺的动态不敏感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激光陀螺的支架(底座)角振动规律是非谐波并且这种规律以给定的形式依赖两个参数的情况,本文研究了激光陀螺的动态不灵敏(闭锁)区域,求出了闭锁区域的大小与底振动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金龙  董凌华  杨卫东 《航空学报》2020,41(4):223384-223384
直升机后缘襟翼多采用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元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压电驱动器迟滞会对其振动控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压电驱动器迟滞开展了迟滞建模与抑制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压电驱动器在不同驱动频率下的迟滞特性,采用Bouc-Wen模型对驱动器迟滞现象进行了建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PSO)辨识模型参数,与实际测量迟滞曲线进行了对比,在10~60 Hz范围内所建立的迟滞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压电驱动器迟滞现象。建立了基于Bouc-Wen逆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够在10~60 Hz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有效抑制该压电驱动器迟滞现象。建立了考虑驱动器迟滞的主动控制后缘襟翼振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并对中等速度稳态前飞条件下后缘襟翼振动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驱动器迟滞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振动控制性能,而采用复合控制可以提高后缘襟翼旋翼振动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夏存江  詹于游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12):2807-2817
为实时监测和预警航空发动机振动状态,基于气路及振动参数,提出一种使用改进的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模型,对航空发动机近未来的振动进行预测。该研究相比以往采用的实验室模拟数据和仿真数据,使用了真实的QAR(quick access recorder)数据并进行随机采样,以求更能表征发动机振动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不仅使用其他振动信号进行验证,还在其他型号的发动机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针对航空发动机的振动进行预测是可行的,SENet模型可以有效并实时追踪振动的突变和波动。此外,该方法对于其他振动信号和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相较于以往采用的其他经典的深度模型,SENet模型在振动的预测中能得到更小的误差。实验证明,相较于以往只使用振动这个单参数进行预测,并行使用与振动相关的多参数融合进行研究更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ZrO2陶瓷薄膜早期干燥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无机盐先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溶胶,并对溶胶膜的早期干燥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溶胶薄膜的早期干燥过程存在着两个恒速干燥期,第一恒速干燥期的干燥速度明显高于第二恒速干燥期;此外,在早期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薄膜失重率急剧增加。为了获得质量理想的薄膜,应对溶胶膜进行分级干燥。  相似文献   

10.
马春虎 《飞机设计》2002,(4):54-57,62
在研究主起落架支柱在刹车状态下摆振的过程中,我们以双轮支柱式主起落架为例,同时,考虑到了其在纵向振动及扭转振动时自动防滑系统(ABS)的工作情况^[1]。本文在做了一些必要的假设条件下,引入了与起落架机轮,缓冲支柱及减摆器相关的变量和参数,并推导出主起落架刹车机轮振动的数学模型,进而研究与缓冲支柱和机轮参数相关的摆振激发主发生摆振的稳定区域边界。  相似文献   

11.
冲压发动机线性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柏顺  曾庆福 《航空动力学报》1990,5(2):179-181,191
70年代在超音速进气道动态建模中提出分段集总参数建立子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以串联系统的传递矩阵方法求解进气道结尾正激波位置的频响函数,此法较适用,并得到NASA 48cm进气道的实验验证。管彦深教授扩展了此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种反映腐蚀疲劳裂纹增长的da/dN-(ΔK,f)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加载频率f对腐蚀疲劳裂纹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及加载频率f影响的腐蚀疲劳裂纹增长数学模型da/dN-(ΔK,f)。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功能检测的备用系统维修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德峰  左洪福  蔡景 《航空学报》2009,30(4):660-665
为了减小或消除主系统故障的后果,机械中经常采用备用系统在主系统故障时代替其完成功能。根据某些机械设备的备用系统故障具有延迟性的特点,提出了不等间隔的功能检测策略;建立了该策略下备用系统的可用度模型和费用率模型;以系统可用度为约束,维修费用率为目标,建立了不等间隔功能检测维修策略下的维修优化模型;最后给出了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得到了维修间隔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首次检测间隔是重复检测间隔的3倍时采用不等间隔的功能检测优化模型比采用等间隔的功能检测优化模型节约9.55%。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应用于空战数值仿真的战斗机曲线跟踪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相重合的条件。导出了战斗机以调整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及以最大转弯角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根据导引运动学原理,讨论了战斗机为实现武器发射应进行的机动飞行。利用该模型对空战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建立了包括一维管路流动模型、液力模型、机械模型以及电磁模型在内的完整系统数学模型.该系统模型仿真了在系统机械部件高速运动作用下,燃油供给系统内以波的扰动形式传播的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了系统内的压力波动特性,并最终预测了系统喷油规律.经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碳/石英防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采用电弧加热器和碳/石英平头驻点模型,在不同驻点压力Ps、不同热流密度q和不同焓值hs的多组合条件下进行了烧蚀试验。针对试验所得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质量烧蚀率与热流密度、驻点压力、焓值3个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3个参数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热流密度与质量烧蚀率最为相关;与单参数、2个参数的数学模型相比,3个参数的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更好,能很好地反映碳/石英防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模型参数与飞行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香菊  方振平 《航空学报》1996,17(3):348-353
按 Neal-Smith准则要求,探讨了驾驶员模型参数与飞机飞行品质之间的关系。建立Neal-Smith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导出系统闭环幅频、相频特性对驾驶员模型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公式,用牛顿迭代法,计算出满足 Neal-Smith准则条件的驾驶员模型参数,得出相应的闭环幅频、相频特性曲线,找得相应的驾驶员对飞行品质的评定等级。用该方法来计算和检查飞机的飞行品质是非常简捷的,且能看到驾驶员与飞行器之间关系是否合适和匹配  相似文献   

18.
共轴式直升机线性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扰动理论和数值法,对共轴式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获得了用于操稳特性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共轴式直升机线性化模型.以某型共轴式直升机为研究对象,计算其稳定性导数和控制导数,结果与俄罗斯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并对研究对象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速进气道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燕  樊思齐  马会民 《推进技术》2002,23(6):468-471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二级斜板可调的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的内流场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值模拟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内流场的计算结果,得出每个网格点上的压力,温度,速度及密度等参数,从而求出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并归纳出进气道主要性能参数与状态参数和几何调节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进气道的特性曲线,建立了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数学模型,可确定进气道在不同状态下的主要内容特性参数值,并作为建立带进气道、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模基础,对进气道、发动机、矢量喷管的一体化控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