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今世界,微小卫星蓬勃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为微小卫星提供了低成本进入太空的机会。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越来越多。2015年9月20日-10月7日,我国共进行了3次"一管多星"发射,共计成功将28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其中,新型液体火箭长征-6以"一管二十星"的方式一举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不仅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也打破了由印度保持的亚溯"一箭多星"发射纪录;执行"一箭四星"发射任务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11也成功实现首飞。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入轨的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制的商业遥感卫星。藉此之际,本刊特推出"新型火箭‘一箭多星'发射与微小卫星发展"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0日,长征-6运载火箭以"一箭二十星"的方式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其中的希望一2卫星(包括希望-2A、2B、2C、2D、2E和2F)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东方红公司")抓总研制。希望-2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皮纳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2卫星由6颗卫星构成,其中,希望-2A质量为28.5 kg,希望-2 B、2 C、2 D质量均为9.7kg,希望-2E、2F(由希望-2B发射的子卫星)质量均为1.3kg,希望-2卫星拥有大气密度探测  相似文献   

3.
正9月15日,欧洲"维加"小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秘鲁星"1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卫星和谷歌旗下特拉贝拉公司的"天星"4~7("天星"2-2~5)商业遥感卫星。这是"维加"火箭的第7次发射。"秘鲁星"1是秘首颗对地观测卫星,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为秘国家航空航天研发委员会建造,将由秘国防部使用。该星采用"宇宙客车"S平台,发射质量43千克,配备最新一代光  相似文献   

4.
正10月29日,一枚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2,并搭载发射了阿联酋酋长国先进科技研究院(EIAST)的"哈利法星"对地观测卫星以及5颗微小卫星。GOSAT-2又名"息吹"2,由三菱电机公司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建造,  相似文献   

5.
正9月26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G(3)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散射计星"1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国内外7颗微小卫星。"散射计星"1携带Ku波段一个有效载荷,用于填补"海洋星"2卫星上的OSCAT仪器失效所留下的空白。该星采用标准的"印度迷你星"2平台建造,发射质量371千克,运行在723千米的太阳同步极轨道,设计寿命5年。这是印今年进行的第5次航天发射,去年印度全  相似文献   

6.
<正>6月23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制图星"2E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30颗微小卫星。"制图星"2E是"制图星"2系列的第六颗卫星,发射质量712千克。卫星采用IRS-2平台建造,配备全色相机,63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时,地面分辨率优于1米,幅宽10千米,重访周期4天,  相似文献   

7.
正12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宇宙探索局的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气候(GCOM-C)卫星。本次发射的起飞时间仅比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铱"星早72秒,创造了航天发射最短间隔时间纪录。GCOM-C又称"色彩",发射质量1950千克,设计寿命5年。它将运行在高798千米、倾角98.6度的轨道,对云、气溶胶、海洋水色、植被和冰雪等进  相似文献   

8.
国外“一箭多星”发射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箭多星"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将两颗以上的卫星发射至预定轨道。"一箭多星"发射能使单颗卫星的发射费用降低,有助于用大、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多颗中、小型以及微纳卫星。对于由中小型卫星组建全球通信与导航卫星网络系统,从费用、时间以及火箭运载能力来看,最可行的方案是"一箭多星"发射。伴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箭多星"发射任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1发射统计分析1960年,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两颗卫星,1961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随后苏联、欧洲航天局实现了"一箭多星"发射,我国于  相似文献   

9.
2015年9月2日,美国成功发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4(MUOS-4)卫星,这是美国在2015年发射的第2颗MUOS卫星。目前,这一5星星座已完成4星发射,构成了海军所谓的"初始星座",基本实现了全球覆盖。经过数月在轨测试之后,MUOS-4卫星将投入使用。配合地面站的建设和大系统联合测试,整个系统将于2017年实现"全面运行能力"(FOC)。届时,MUOS卫星的数字化载荷将为战术部队卫星通信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遥感卫星发射30周年之际,ESA总结了该卫星编队在土地测绘、海洋监测、冰跟踪、大气感知方面取得的科学成果.于1991年7月17日发射的欧洲遥感卫星-1 (ERS-1)是ESA首个对地观测任务,也是当时欧洲有史以来开发和发射的最先进的航天器之一,为大气、陆地、海洋和冰监测领域的卫星技术铺平了道路.1995年欧洲遥感卫星-2(ERS-2)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一箭多星"发射不仅可充分利用火箭的发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按照所需搭载卫星的质量或体积合理地分担发射费用,这为中、小型卫星乃至立方体卫星开启了好、快、省的发射之路。当今,全球航天强国和大国(或地区),如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掌握并在有效地利用"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日本于2009年完成了"一箭八星"发射,引起了广泛关注。2014年,H-2A火箭又进行了"一箭八星"发射。1日本"一箭多星"发射情况日本的"一箭多星"发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前主要是演练和验证"一箭多星"发射技术。1986年8月12日,日本首次利用H-1  相似文献   

12.
<正>3月9日,日本三菱重工公司宣布为H-2A运载火箭将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为阿联酋酋长国先进科技研究院(EIAST)发射"哈利发星"对地观测卫星。这是H-2A火箭拿到的第3份外星发射订单。重350千克的"哈利发星"将是首颗自始至终全部由阿国人员负责建造的卫星。它将作为搭载有效载荷由H-2A火箭送入低地极轨道。那次发射的主有效载荷将是日本本国的"温室气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24日10:00,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以"一箭143星"的方式,实施了代号为运输者-1(Transporter-1)的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将10颗"星链"(Starlink)卫星和133颗微小卫星送入轨道高度560km、倾角97.6°的极轨道,打破了印度利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在2017年2月创造的"一箭104星"单箭多星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担心太空探索公司"重型猎鹰"火箭启用时间推迟,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已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预订了一次"质子"火箭发射,准备在2017年用来发射"欧罗巴星"/"希腊星"3卫星,但并未透露卫星名称和发射时间。"欧罗巴星"/"希腊星"3正在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由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和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共有。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在星上设有一个Ku波段有效载荷,国际移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7月15日和8月9日,俄罗斯"联盟"火箭分两次将欧空局(ESA)研制的4颗团星-2(Cluster-2)卫星发射升空,使密切关注该计划的全世界空间科学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Cluster-2卫星之所以引起众多科学家的注意,一是因为其坎坷的经历,二是因为它们在监测空间天气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5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俄"冻土"(Tundra)系列下一代预警卫星的第二颗卫星,即"冻土"12L,代号"宇宙"2518。本次发射是俄火箭近一年来首次执行军事卫星发射任务。俄上次发射军星是在去年6月4日,当时用"呼啸"KM火箭发射了一颗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517。"东土"系列又称"统一空间系统",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可能采用  相似文献   

17.
最新消息     
肖昊 《国际太空》2006,(3):24-24
天顶-3海射火箭2月15日成功发射回声星-10直播卫星回声星-10由美国洛马公司研制,重4333kg,设计寿命15年。日本M-5火箭2月22日成功发射自制红外天文卫星ASTRO-F它运行在高74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设计寿命550天。日本多功能运输卫星-2(MTSAT-2)2月18日由H-2A火箭发射升空其质量为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猎鹰9"发射60颗"星链"卫星5月23日22时30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其"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60颗卫星。这是该公司首次专门针对"星链"项目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飞过两次的旧第一级火箭,还再次对整流罩两个半罩进行了落海回收。本次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23日3时51分,"哨兵"-2A(Sentinel-2A)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由"织女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欧洲"哥白尼"计划专用"哨兵"系列卫星中的首颗光学成像卫星。2015年6月27日,"哨兵"-2A卫星发射后的第4天,便成功传回第一批卫星图像。从图中可看到地球充满着各种色彩,俨然斑斓的仙境一般。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1卫星组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的分辨率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其由4颗卫星组成,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工作轨道均为高约650km的太阳同步轨道。其中,光学A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具备常规推扫、大角度侧摆、同轨立体、多条带拼接等多种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