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问答     
正我国首枚火箭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有什么意义?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得圆满成功。"长征一号"是钱学森领导研制的中国第一枚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的奠基者。它将中国第一颗卫星送入太空,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航天能力和中国洲际导弹能力已然成熟,在那个年代极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安慧 《太空探索》2015,(2):22-24
一个国家的火箭运载能力,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和国家战略力量的基础。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期通过"箭指太空"专题重点介绍最近几种新型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欧空局是当今世界主要航天机构之一,过去30多年时间里它以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尤其是"阿里安"4和"阿里安"5火箭建立了赫赫威名。随着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国家运载火箭的发展,以及欧空局航天任务需求的变化,欧空局现有的"阿里安"5火箭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势在必行。欧空局当前主要使用"阿里安"5  相似文献   

4.
陈杰 《国际太空》2014,(12):39-41
俄新社2014年9月2日称,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赞同开始开发载重量达到150t的超重型火箭。早在2014年4月24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列格·奥斯塔宾科就表示:俄罗斯已将新型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列入"2016-202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草案,研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将逐步优化火箭构型,渐进提高运载能力。截至目前,俄罗斯政府尚未公布草案中新研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预算经费遭压缩,俄联邦航天局仍在考虑把研制"凤凰"运载火箭作为其未来10年要开展的工作之一,未把该项目从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中撤下。"凤凰"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载人航天项目形成一种新的运载火箭。该火箭的运载能力与"天顶"号火箭类似,它的第一级有可能选用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出产的、已用在"天顶"号火箭  相似文献   

6.
<正>4月14日,在美国航天研讨会上,美国军方"御用"航天公司"美国发射联盟"(波音和洛马公司合资组建,简写:ULA)公布了其新一代军用运载火箭部分设计详情。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被定名为"火神",这是网络投票选出的名字,新研制的"火神"火箭将在本年代末开始逐步接替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现役的"宇宙神"5火箭以及"德尔它"4火箭除重型型号("德尔它"4H)外的所有型号。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透露,我国正在规划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构想,以满足未来重大航天工程任务,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可显著提高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2015年1月,美国航宇局(NASA)投资研制的"太空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完成500秒点火试验。2015年底,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发射首枚"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俄罗斯也开始研制重型运载火箭。由此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好消息不断传出。长征五号火箭预计今年下半年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长征六号改、长征七号改、长征八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30年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以"立方星"为代表的微小型卫星研究应用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微小卫星发射需求。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的航天机构,利用其现役运载火箭以搭载发射或一箭多星模式完成了多颗微小卫星的发射服务。但主流的现役火箭这种"大火箭发小卫星"模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多国的航天机构和企业开始面向微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研制新型专用火箭。  相似文献   

10.
正重型运载火箭代表了一个国家更大、更远、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相继开展了第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包括美国土星-5(Saturn-5)和苏联/俄罗斯N-1火箭,80年代两国又相继研制了航天飞机和能源号(Energia)火箭,将人类的足迹从近地轨道扩展到了月球。2011年,随着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世界上已经没有在役的重型运载火箭。而为了满足载人重返月球、载人登陆火星以及地球以远深空探索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研制出土星-5(Saturn-5)重型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实现了载人登月,天地往返。为满足上述航天运载器研制过程中对推进系统试验能力的要求,美国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火箭推进系统试验设施。这些试验设施不仅为土星-5重型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研制提供了试验能力保障,也为其后续航天工业能力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12.
<正>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航天依靠商业发射和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艰难维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又启动了一系列新的航天项目,包括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以及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这也是俄罗斯重获太空强国地位的标志。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佳,俄罗斯最终放弃了跟风美国星座计划的重型火箭研制计划,转而在安加拉火箭基础上研制能力增强的安加拉5V火箭。  相似文献   

13.
心榕 《太空探索》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  相似文献   

14.
<正>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将启动新型联盟5中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俄2016年—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要求2018年—2025年在"凤凰"研制项目下研制一种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预计俄政府将为该火箭研制工作拨款近4.98亿美元。火箭第一级拟采用RD-171MV液氧/煤油发动机;第二级将采用联盟2-1b火箭;第三级使用的RD-0124M液氧/  相似文献   

15.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凌晨4时45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研制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强大的运载火箭。此前,只有专门用于登月的土星5号火箭,以及苏联的能源号火箭可以与之比肩而立。这一天,几乎所有航天从业者都在热议这条新闻。就连一些原来对航天一点都不关心的人,或者那些原来认为航天和科幻没有区别的人,都在疯传这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 0 0千米、远地点3 9 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可靠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代表了中国近60年运载火箭研制领域的最高水平。此次发射刷新了中国航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美国重型运载火箭包括土星-5(Saturn-5)火箭、航天飞机和在研的"航天发射系统"(SLS),其大直径结构包括土星-5火箭的一、二、三子级,航天飞机的外贮箱和四段式固体助推器,以及SLS的芯级和五段式固体助推器。在完成生产和试验后,所有部件都要运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总装和发射。美国重型运载火箭最主要的生产、试验和发射区位于沿海或沿河地区,非常便于利用水运的方式进行大直径结构的运输,因此水上运输是其采用的最主要的运输方案,而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飞机空运作为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2):4-5
我国航天项目首次商购火箭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举行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卫星工程运载火箭研制合同签字仪式。依据合同,中国科学院将为其抓总研制的相关卫星项目向集团公司批量采购三发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总承包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火箭研制单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不经意间,2014年悄然谢幕,2015年闪亮登场。2014岁末,国内外航天分别有件大事值得回味,一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征火箭")发射达到200次,二是美国新一代飞船"猎户座"发射试验成功。北京时间12月7日11时26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火箭的第200次发射。第200次发射本身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发射,但长征火箭累积达到200次背后传递的信息则耐人寻味。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