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年3月14日,拜科努尔当地时间11时11分(格林尼治时间6时11分),俄罗斯联盟TM-21飞船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上载有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18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俄罗斯飞行指令长弗拉基米尔·德朱罗夫、飞行工程师杰纳迪·斯特列卡洛夫和美国航天员诺曼E.萨加德博士。这是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的第82次载人空间飞行和第22次国际飞行,也是美国航天员首次参加的俄联盟TM飞船/和平号空间站飞行(在此之前,俄航天员谢尔盖K.克里夫廖夫于1994年2月3日~11日参加了美国发现号…  相似文献   

2.
正9月29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共同的见证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与白俄罗斯工业部部长沃夫科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长期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白俄罗斯工业部在重型装备、工业互联网等工业领域的务实合作掀开了崭新一  相似文献   

3.
江山 《太空探索》2012,(11):19-19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近日对媒体称,印度至少在未来5年内不会送人上天。他说,尽管印政府已批拨约15亿卢比(2800万美元)进行预先论证,但载人航天项目尚未获政府正式批准。印2006年宣布的最初规划提出要送两名航天员上天,进行一周的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5日,俄印两国签署了核能、武器出口和航天技术合作等多项协议。根据俄联邦航天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签订的关于联合研制载人飞船的谅解备忘录,俄方将在2013年用联盟号飞船为印方运送一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1995年2月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实现了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首次交会活动,从而拉开了今后3年俄美联合载人航天的序幕。1994年6月,俄罗斯航天局(RKA)同美国航宇局(NASA)联合签署了一项载人航天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在今后3年内,即1995~1997年,美国航天飞机将与和平号空间站进行7次对接并联合开发空间的科学实验活动。作为启动费,1994年美国支付给俄罗斯1亿美元,以后每年支付1亿美元。今年2月的交会活动,正是为以后的7次对接活动作准备。这次交会活动的成功,为将来的对接活…  相似文献   

6.
7.
10月17日,印度空间研制组织(ISRO)向辛格总理表达了用本国飞船和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将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意愿。据悉,总理未表达任何反对意见,也未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按照程序,事情将在3到6个月内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8.
8月11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任局长波波夫金说,俄航天局把将近一半的预算投在了载人飞行上,而只是把人送上天已不再是件好事。他说:“载人飞行若能带来成果,则是有用的。但若只是为了上天而上天,那么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10月称,俄罗斯将最早于2009年向环绕火星的卫星发射探测器。该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说,正在研究实施这一项目,其目的是获得科学和技术数据。此外,这一项目还可以收集到有关太阳系其他星球的信息,其中包括未来行星际载人飞船人员将来可能会利用的潜在资源。他表示,就飞往其他星球的载人航天项目而言,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余同杰与欧洲空间局局长让-雅克·多丹在北京举行会谈,继续深入推动双方战略合作,确认双方合作《长远目标及实施步骤》并明确了三个领域的工作组职责。余同杰高度评价了多丹担任欧空局局长以来对推动双方合作做出的真诚努力和卓越贡献。目前,双方已经在顶层有了政府间合作协议作为指导框架,并在航天员、空间在轨设施、空间科学实验应用等三个领域成立了工作组,为双方推进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谈中,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将更好服务于中国与欧洲在载人航  相似文献   

11.
美俄签署空间站合作协议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美国副总统戈尔6月23日签署了一项总额为4亿美元的协议,实施两国共同管理的空间站计划。戈尔表示相信,尽管俄经济混乱,美国会强烈反对,但空间站计划将得到实施。据估计,该项目在10年中将耗资300亿美元。美俄...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2,(8):10
6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圆满完成所有在轨任务后,搭乘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为本次航天任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12个字来评价这次任务: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带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在载人航天上寻求新的发展,美国、俄罗斯两大航天国家,以及欧洲、日本、印度等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载人航天计划。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了整个航天发展的进程。随着载人航天的深入发展及登月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程绍驰 《国际太空》2014,(10):49-52
载人航天的历史证明,国际合作可以解决一国技术和资金的不足;分担风险,互补优势,是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主要国家载人航天目的地逐渐向近地轨道以远拓展,技术难度之高、资金投入之巨、未知因素之多、失败风险之大前所未有,国际合作已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空间技术发展中,载人航天常作为国家技术成就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航天技术最全面、最综合、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发展的“旗舰”。199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大国并驾齐驱,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应用活动中再获辉煌成就。11996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情况1·11996年飞行情况1996年美航天飞机飞行7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43人(外国8人)。在7次飞行中,有两次与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航天员舱外活动3次,累积时间19小时5分9秒;施放卫星6颗,回收卫星5颗(其中施放/回收4颗…  相似文献   

16.
17.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器     
人类进入太空乘坐的是载人航天器。40多年来,载人航天器从最初的乘坐1人环绕地球飞行1圈,发展到多人长期在太空飞行,人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年以上;载人航天器的建立从在地面建造、一次发射入轨,发展到将部件送入太空在太空组建;载人航天器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吨、长度不足3米、容积只有几立方米,发展到4百多吨、长达100多米、容积1千多立方米;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发展到进行广泛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人类进入太空的范围,从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多次十多人登上另一个星球——月球。载人航天器发展至今日,按用途可分为五大类:用于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试验性载人航天器、用于太空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在太空短期或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飞往其它星球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是20世纪彪炳史册的重大事件。从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至今还仅有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美国拥有载人航天工具。它们先后建造的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截至1998年6月,已把691人次的航天员送上太空遨游,并开展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篇     
正1概述1992年9月21日,中国正式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批准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推进剂补加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